第414章藥浴
作者:俏仙筆      更新:2021-01-01 05:25      字數:3416
  村婦蹲下身,替陳情整了整衣裳,又教她如何抱拳躬身:“嗯,捏著拳頭,頭低下去些,小情兒,快叫師父。”

  陳情極為乖巧,像模像樣衝蕭淩妖作揖:“喜福。”

  村婦糾正道:“是師父~~”

  “喜福。”陳情神情認真極了。

  村婦便無奈笑笑。

  蕭淩妖頭一回收徒,也不知該說些什麽,揉揉陳情小腦袋,權當應了。

  頓了頓,又向村婦道:“從今往後,有我在的一日,便會站在她身前,不讓她受半點委屈。”

  村婦嗯了一聲,又悉心叮囑陳情要聽話,隨後,那雙明亮異常的眸子落在申屠遠身上:“老前輩,我對衡山鎮不熟,能否伴我出去一趟?”

  申屠遠問:“何事?”

  “既然知道他如今埋身何處,我得去買些紙錢,好生祭拜才是,免得他在下麵哭窮,哪天托夢哭訴連酒都沒得喝。”

  申屠遠點點頭,略顯佝僂的身子便仗刀直立。

  蕭淩妖和周全安對視一眼,又各自別開目光,沒有阻攔。

  有申屠遠跟著,想必不會出什麽事。村婦又俯下身貼到陳情耳邊:“小情兒,外邊壞人多,你先留在這裏等我,師父練劍,你便跟著學,待我回來,給你買串糖葫蘆。”

  “糖福祿~~”

  陳情明顯不情願和母親分開,但聽有糖葫蘆,猶猶豫豫半晌,才眯眼笑道,“懂啦,我跟著喜福。”

  說完,小腿蹭蹭蹭一邁,屁顛屁顛跑到院角撿了根枯枝,又折回,一臉期冀看著蕭淩妖。

  蕭淩妖想了想,自己也無其他事可做,索性抬劍,運回風落雁劍起手式。

  陳情有模有樣舉起枯枝,在蕭淩妖教導下不斷拗正姿勢。

  笨手笨腳,又憨態可掬。

  村婦笑吟吟注視這一切,轉身出門。

  申屠遠緊隨其後。

  吱呀~

  那位老刀客闔上大門,院裏便隻剩兩大一小三人。

  “右腿再弓一些,手抬高,這一式叫劍落雙雁~~”

  蕭淩妖無視周全安嫌棄又幽怨的眼神,謹記師父本分,但凡陳情招式姿勢稍有不對,就耐下性子糾正。

  自己雖劍法不精,但僅僅將回風落雁劍的架子教給陳情,不算難事。

  卻見陳情邊學,大眼睛不住朝門口瞟。

  蕭淩妖心中一暖。

  自家娘親才離開一會兒,就惦記上了,這小家夥~~

  “喜福,我娘走遠了吧?”陳情突然嘟著嘴出聲。

  蕭淩妖下意識點頭,撫慰道:“別急,等等就會回來的。”

  陳情大眼睛便是咕嚕一轉,一屁股坐倒。

  啪嗒!

  小手揮出,手中枯枝甩的老遠。

  “那~~不學啦~”

  蕭淩妖眉峰一挑,頓時意識到陳情才四歲,吃不得習武的苦,很正常。

  想了想,剛要說些悉心勸慰的話,陳情又出聲:“喜福,你要聽我的話,不準告訴娘親。”

  她說話時指著蕭淩妖鼻梁,一板一眼的,認真極了。

  “那邊的周叔叔說,爹爹是大高手,打架老厲害了,你要不聽我的話,他就會替小情兒出頭,打哭你!”

  “~~”

  蕭淩妖突然覺得,自己好像不是收了個徒弟,而是收了個祖宗?!

  衡山長街。

  提著一摞紙錢的村婦忽而頓了頓腳步,等一直跟在後頭的申屠遠幾乎與她並肩,才側過頭道:“老前輩可是出身大戶人家?”

  聞言,申屠遠蒼老的麵容上,閃過一絲恍惚:“夫人何出此言?”

  “先前在山門,我聽季掌門的弟子說什麽盛唐氣象,我雖不懂他的意思,卻也知道盛唐二字。”

  申屠遠恍然。

  大胤,並非曆史上第一個統一天下的國度,千年以降,先秦、霸蜀、盛唐都曾統一過天下,然先秦霸蜀皆是短命王朝,傳不過兩代便分崩析離,唯獨盛唐,興盛三百年,傳襲二十一位帝王。

  六百年前尚未因藩鎮割據而崩潰的盛唐,無論哪一代帝王在位,都足以當得起那個“盛”字。

  唐旗猶立時,四方臣服。

  盛唐曾遣使屢進大漠,揚九州之名,西虞各國慕其天威,年年遣使來朝。

  也曾北驅韃虜,鐵騎橫掃韃靼諸部,若不是有心推行德治,無意染指荒原,當今北幽大胤之爭,恐是內亂,而非外患。

  又曾南滅佛國,吞並了孔雀王朝半數疆域,才有如今桫欏君權式微,始終難以給大胤造成真正威脅。

  至於東部一望無際的海域,早已是大唐水師的天下。

  相比足足強盛了三百年、連分崩離析後的底蘊都能讓整個天下紛亂兩百年的盛唐而言,大胤的興盛堪比曇花一現。

  大胤雖有四百年曆史,又將九州重劃成十三州,牢牢把控著疆域,可除了開國太祖平定天下時堪稱盛世,有開疆拓土之功,後邊三十餘代帝王皆是守成之主,依托祖宗蔭德,勉強維持大胤不倒。

  無他,皆因盛唐崩潰後紛亂的兩百年間,四方坐看九州內亂,從中漁利,漸漸壯大,脫離了重新一統天下的大胤掌控。

  好在,西虞諸國人心不齊,互相之間征伐不止,也就僅僅近年那位以神權一統西虞十八國的光明聖皇帝出現,才難得一致對外。

  可也就是那一位君臨西虞的真正帝王,就能率軍六入玉門關,兵臨龍城,差點將大胤一夕翻覆。

  再看東海,海禍嚴重,海上群雄並起,四下劫掠,打得大胤水師潰不成軍,但和西虞諸國類似,東海各島割據,並無統一的跡象。

  而桫欏,因盛唐吞並過孔雀王朝疆域,導致君權神權割裂嚴重,互有齟齬,難以對大胤造成威脅,但相對的,大胤苦於其他幾方牽製,也無力鎮壓桫欏,以至於這些年自桫欏傳入了各種雜七雜八的教派,人人自詡為真,對大胤本土的儒釋道三教產生了莫大衝擊。

  當然,四方之中,對大胤威脅最大的,應屬北幽。

  天下紛亂的兩百年間,北部荒原有明主出世,將從未統一的韃靼諸部聯合在了一起,稱為幽國,在胤人口中,便是北幽。

  北幽以廣袤荒原為靠,以機動性極強的騎兵為主力,屢屢進犯紛亂的九州,囤積財富,同時又擄掠文人,效仿唐製,有板有眼地立國。

  而且,其海納百川,不拒絕任何流亡荒原的九州之民,讓向來被視為不開化的韃靼人和九州文明漸漸融合在一起。

  因此,在九州各方勢力仍醉心於逐鹿天下時,北幽在荒原之上豎起十餘座雄城,終成真正的荒原之主。

  待大胤一統天下後,北幽王旗高高懸起,成為足以和大胤對抗的強盛國度,若非北幽一直受製於荒原,物資匱乏,人口增長緩慢,軍隊數量始終不上不下,以其軍隊戰力,早該入主九州,取代大胤成為天下之主。

  話不多表。

  村婦道出盛唐二字後,申屠遠思忖片刻,便隔鞘撫刀,說道:“夫人倒是沒說錯,先祖當年替唐皇統領玄甲軍,拒敵於雁門關外,我這一口陌刀,一身刀術,都是家傳,如今雖是家道中落,但相比普通人家,依舊算得上大戶。”

  村婦又問:“義盟之中,有我這般出身的嗎?”

  “夫人這般~~”申屠遠不明所以,皺著眉想了想,“若是說單純出生村野,倒有不少。”

  “老前輩誤會了,我是問有無家中落魄,無旁人指點,卻自行習武有所成就的人?”

  “夫人有所不知,習武艱難,虧得無數前人踩出道路,留下各種武學典籍,修行技巧,才有我輩如此順風順水,能輕易攀登武道,如若像夫人所說家中落魄,那麽光是鍛身所需的藥浴錢財,就能將九成九的人攔在門外,再談及無人指點,卻自行習武有所成就~~依我之見,除了那些百年難得一見的天縱之才,即便有人能碰巧踏入武道,也會止步八品。”

  頓了頓,他又道,“能在武道有所成就的,都如尊夫一般有所依靠,尊夫師承武當,得真武之意,而我承襲家學陌刀,勉強步入三品之境。”

  村婦若有所思,總結道:“藥浴所需的錢,與傳承武學的靠山,缺一不可?”

  申屠遠失笑:“夫人這麽說,也不是不對,但凡江湖上說得出口的武學門派,都有些家底,皆會負擔本門弟子鍛身所需,體魄是武學之基,沒有哪個門派會在這上麵縮減功夫,像夫人說的家道落魄,又自行摸索武道之人,想來會在鍛身一節蹉跎太多歲月,哪怕擁有絕世秘籍,最終也隻能受體魄所製,坐看寶山而無法得手,萬難有所成就。”

  村婦便點頭:“可是,村東頭的小虎子卻考取了秀才。”

  申屠遠一愣,渾濁老眼疑惑地打量著她,不解其意。

  村婦勾著草繩的指節發白,換一隻手提紙錢,又看看自己被勒出印痕的粗糙手指,才認真道:“我隻是想說,這世道並非你們說的那般人人自危,我年幼時,人人下地耕作,想的就是能吃一口飽飯,日出日落,全在田裏,其他什麽都不用想,因為一旦餓死,就什麽都沒有了,當時我就想,人如此活著,和畜生並沒什麽兩樣。”

  她下意識朝東看去,望了一眼家鄉方向,“而這些年,我偶爾從夫君口中知曉,那位攝政王一改本朝舊例,大施文治,我不懂什麽是文治,隻知道夫君說過這話之後,村上便來了一位教書先生,倘若有心的孩子,都能去讀書,小虎子便讀出了一個秀才,他爹娘平時摳的很,中秀才那天,卻連擺了三天水席,嘴都笑得合不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