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提劍殺人
作者:俏仙筆      更新:2021-01-01 05:25      字數:3381
  眼下狀況,也在周全安預料之中,人多眼雜,不怕衡山恃武揚威。

  坤靈看了眼成竹在胸的周全安,不情不願道:“師尊正閉死關,如今山下之事,由我全權負責,你們若有要事,大可與我相商,此地吵鬧,可否借一步說話?”

  坤靈沒有提及蔡師弟被打昏,已是相當委曲求全了。

  周全安卻搖搖頭:“不妥,師父做錯事,卻要弟子出麵,天下哪有這般道理,今日見不著季掌門,即便拚著身死,我等也要闖一闖衡山。”

  坤靈不由語塞。

  周圍人多眼雜,又本就因為季長垣一事理虧,坤靈也不好直接出手趕人,況且,那名始終沒出過聲老刀客眼中神光內蘊,雖說不如自己氣盛,但也是一名實打實的上三品高手,這種行走多年的老江湖,真對上了,哪怕自己能憑實力強壓對方一頭,估計也討不到多少便宜。

  此時,那名村婦也開口了:“小兄弟,你若有難處,帶我一人上山即可,我隻是想上山問一問季掌門,究竟為何要傷我夫君,害他殞命長沙~~”

  她神情有些木訥,一字一句皆是艱澀,難掩悲痛。

  坤靈微微動容:“尊夫是~~”

  “陳峰。”

  氣喘籲籲追至的段來恰好擠進人群,聽到這個名字,吃驚地叫出聲來:“原來都是真的?”

  周圍緊接著便有人問:“什麽真的?”

  段來道:“我家大師兄說長沙大亂時湘水逆流,可能是會用瀟湘八劍的衡山高人出手,傷了一位協助七殺的義士,害那位義士走投無路,被長沙守軍捉住,聽說前幾日又讓人射殺在了城頭~~”

  段來說話時,已有人認出他的身份,前代清風劍門掌門之子,泰清山段來,口中的大師兄,自然是南林北李的李知言。

  這一下,人群徹底炸開了鍋。

  原先眼前四個不明身份之人欲闖衡山,眾人還當蚍蜉撼大樹,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人想趁著兩派論劍,給衡山潑髒水,可眼下,身為掌門二弟子的坤靈舉止微妙,又有泰清山段來、北李李知言佐證~~

  周圍議論如潮,聲音漸盛。

  坤靈置身其中,仰頭望了眼那座屹立三百年卻依舊煥然如新的山門,心口仿佛被巨石壓著,沉甸甸的。

  山雨欲來風滿樓。

  衡山,要變天了。

  坤靈雖久居衡山,卻也知道如今的大胤江湖,各方立場極其微妙。

  當年身為帝師的墨王和神宗皇帝聯手,幾乎締造出了一個堪比開國太祖的盛世,百姓安居樂業,食能飯飽,衣能敝體。

  以德高望重的墨王牽頭,江湖朝堂兩相融洽,各大門派輸送軍伍的弟子不計其數,那時的大胤一致對外,倘若繼續下去,相信假以時日,必能橫掃西虞北幽,南拒桫欏,平定東海海禍,開本朝立國以來不世之功。

  然而這等舉國共襄的盛舉,在一夕之間傾覆了。

  二十年前一場弑君案,武王借機陷害墨王,殺死神宗皇帝,扶植年幼徽宗上位後,自封攝政王,對江湖朝堂都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大清洗。

  與輕易在武王威壓下就範的朝堂相比,江湖人的脊梁顯然要硬得多。

  隻可惜,武王有八千繡衣在手,熟知天下事,自然知道如何對付江湖中人。

  以墨王世子為引,誘那批最難啃的骨頭自投羅網,二十年前那場以葉烽為中心的大追殺,大胤鐵蹄和飛羽刀,將呼聲最響亮的一批人徹底碾碎。

  隨即,合縱連橫,雙管齊下。

  向舉棋不定的門派許以利好,又向對朝廷流露不滿、抑或是有門人參與那場大追殺的門派痛下殺手,稍有風聲,繡衣便蜂擁而出,將所有不利於朝廷的動靜蠶食殆盡。

  動若雷霆,不給人絲毫考慮餘地。

  站則死,跪則生。

  那時一見灰衣,江湖上人人皆如驚弓之鳥,生怕惹禍上身。

  同時,又大舉進攻收容墨王世子的南詔國,明麵上是對外,實際上也存了殺雞儆猴的意思,震懾內裏蠢蠢欲動的江湖人。

  待大胤鐵騎攻破太和城,南詔國覆滅,拜月教月神隕落,整個大胤江湖看到南詔下場,又感受過身邊人如履薄冰的戰戰兢兢,集體噤聲,再無人敢談及弑君案。

  當然,一味圍追堵截,遲早會引起反彈,攝政王此後便實施懷柔之治,安撫江湖人的心思。

  哪怕不利於朝政的風聲再起,繡衣行事也不似之前那般強硬,去派出洪靜忠之類的大高手進行血洗,而是出動繡衣調查,威懾為主,沒有確鑿的謀逆證據,不會輕易治罪。

  而今,又在大興文治,鼓勵百姓投身朝綱,崇文抑武,弱化武人在百姓心中的印象。

  二十年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

  如今大胤各門各派,依舊不忿於繡衣行徑,難忘當年血腥,私底下,都會以大義的名義聲討幾下,但是,他們又不敢明目張膽謀逆,生怕繡衣上門,落個滿門抄斬的下場,因此聲討一事,僅僅流於江湖同道之口。

  就好比前些日子那場以葉烽和蕭淩妖為主的荊州之亂,各門各派皆是一副支持葉烽反對繡衣的臉孔,可除了二十年前那些脊梁剛直的老人,幾乎沒什麽新人參與進來。

  可以說,大胤江湖的武人們,越來越習慣作壁上觀,苟且偷生,甚至隱隱有心安理得的跡象。

  不過,或許是自欺欺人的最後一點固執吧,再心安理得,哪怕是那些親近朝廷的門派、武人,也罕有明麵上支持繡衣的,身為江湖正道,需得擺出一副和朝堂勢不兩立的模樣,方能立足江湖,博一個大義的美名。

  誰若是公開倒向繡衣,隻會被冠上朝廷鷹犬,走狗的稱呼,為大胤江湖所不齒。

  當今天下,葉烽、七殺,是大義,是大勢。

  季長垣一劍逆流湘水,傷了幫助七殺的陳峰,便是置江湖俠義於不顧,逆勢而為。

  坤靈可以想象,此事一經眾人之口傳揚出去,衡山本就風雨飄搖的地位必會更加岌岌可危。

  在周圍一眾熱切又不懷好意的目光之中,坤靈緩緩拔劍。

  那名閉目養神的老刀客頓時如臨大敵,手背青筋暴凸,死死握住刀鞘,作拔刀狀。

  周全安瞪圓了眼,不可置信道:“孤兒寡母,你竟要動手?”

  他極擅造勢,說難聽點,便是煽風點火,此話一出,周圍一眾旁觀者紛紛怒目相視,謾罵聲一陣高過一陣。

  此地,唯獨那名村婦於喧囂中平靜如初,抱著手中茫然的小女娃,灼灼與坤靈對視。

  她的眼睛明亮異常,帶著讓旁人盡皆黯然失色的無懼。

  似被那雙眼照進心底,坤靈眼眸微微刺痛,竟有些不敢與之對視。

  他道:“這世道,並非非黑即白,尊夫一事,家師心懷苦衷,實乃不得已而為之,今口口等若是非要闖山討說法,我坤靈,生為衡山人,死為衡山鬼,必須擋在最前麵。”

  話音一落,忽起沙啞的摩擦聲。

  那名老刀客拔刀,刀出兩寸。

  周圍旁觀者頓覺心驚肉跳,仿若麵對著萬千英魂埋骨的沙場之地,鐵血氣息橫衝直撞。

  一時間,悶哼聲四起,衡山山門一處,竟有九成多的旁觀者禁不住這等威勢,連退十數步。

  四周短暫清淨。

  坤靈深深看了老刀客一眼:“好一柄陌刀,想不到今日今時,我還能有幸窺見一眼盛唐氣象~~”

  說著,他卻調轉長劍,將劍柄遞向那名村婦。

  “此劍名為乘風,其鋒之利,足以輕易削傷武人之軀,我散去一身護體內氣,任你處置,你若一定要闖山見師尊,先踏過我的屍體。”

  村婦木然接過乘風劍,固執地搖頭:“我隻想見季掌門,與你無關。”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殺了我,你就可以見到師尊。”

  周圍早已一片寂靜。

  有老刀客刀出兩寸之功,更多的,則是為坤靈這幾句話所懾。

  在場諸人,有許多人都像段來這般清楚坤靈的宗師境界,若坤靈有心,殺死那名拔刀老刀客,殺光此地所有人,都不是難事。

  可偏偏,他舍去主動,將劍遞給了那名手無縛雞之力的村婦,讓自己置身劍鋒之下,甘願為季長垣的錯誤受戮。

  在場,哪怕最想置衡山於死地的人,也知道此刻不是外人出聲的時候。

  這一刻,所有是是非非,全歸在那名平平無奇的村婦之手。

  “好。”

  一個“好”字如平地驚雷,震得所有人顛來倒去,不知身處何處。

  眾人目光,盡數聚集在那名平靜說出“好”字的村婦身上。

  一聲粗布衣衫,大手大腳,指甲縫裏黑乎乎的,有著常年和柴米油鹽打交道的煙火氣,臉龐略顯暗淡,五官粗糙又身段平平,和尋常村婦並無二致。

  雖說極境高手之妻的身份仍舊存疑,可畢竟是上三品刀客帶來的人,坤靈也甘願在其劍下受戮,想來不會有錯的。

  就是這樣一名村婦,說出了一個“好”字。

  她怡然不懼,要提劍殺人。

  殺一個一品宗師,衡山掌門弟子。

  何來的氣魄?

  就因為她是極境高手之妻?

  不,錯了。

  在場諸人,盯著那個一手抱孩子,一手提劍的聲影,心中同時浮現出一個稱不上錯覺的想法——

  無論她的夫君是不是極境高手,身後是否站著老刀客那般的上三品高手,她都會說出一個“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