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造化弄人
作者:俏仙筆      更新:2021-01-01 05:25      字數:3286
  唐懷真和秦滄滄對望一眼,哭笑不得,心想葉老爺子接完八箭大顯神威,宗師氣魄剛顯,一出口卻又繃不住形象,與二人從小耳聞過義薄雲天的豪傑形象大相庭徑,說出去怕是無人會信吧。

  蕭淩妖落在最末,聽到這些話耿直地翻了個白眼,倒不是嫌棄,而是想到葉沉脾氣古怪,除開逃亡的因素,多半與葉烽多變的性情脫不開關係。

  其實蕭淩妖不僅不嫌棄,相反地十分欣賞葉烽的作風,畢竟蕭淩妖接觸葉烽事跡太短,從來也沒豎起過什麽高大威嚴總鏢頭形象,自然沒有唐懷真和秦滄滄眼裏那種巍峨高山分崩離析的感覺。

  先前兵行詭道,裝作依舊風燭殘年誘殺輕功絕頂的八駿,一刀剁平繡衣駐事處,卻沒有殺進僅僅一牆之隔的刺史府,與襄陽守軍有了轉圜餘地,再到現在假意差點墜馬,賣荊州刺史一個臉麵~~

  可以說除了八箭換八馬有些不智,其他舉動都稱得上有勇有謀,深得蕭淩妖心意。

  思忖片刻,蕭淩妖夾馬上前:“葉前輩,如果我猜的沒錯,八箭換八馬,是你與何刺史早就商量好的吧?”

  葉烽驚咦一聲,詫異地偏過頭:“你為何會這樣想?”

  商量好的?唐懷真手一哆嗦,寶貝折扇差點抖掉,秦滄滄則是不自覺收緊韁繩,步伐眨眼間落後,又一夾馬腹,趕緊追上。

  蕭淩妖微微一笑。

  蕭淩妖向來不喜歡把話藏在心裏,有什麽疑問時,一定會刨根究底去弄明白,如果沒有這份求知欲,當初也不會去研究石潭鎮糧店爆炸的緣由,就沒有後麵差點坑殺董宣的戰績。

  “繡衣彈壓江湖多年,各門各派不敢出世,我長這麽大,如果不是發生七殺一事,就沒見過幾個能飛簷走壁的武人,想來襄陽城的尋常將士也不會比我好到哪裏去,況且您還是真境高手,整個襄陽城見識過真境高手出手的,估計鳳毛麟角~~”

  說到這裏,蕭淩妖忽然停了,問道,“不知我分析得對不對?如果不對,後麵的推斷也不必說了。”

  葉烽饒有興趣道:“確實在理,但還沒說到點子上,繼續說吧。”

  蕭淩妖點點頭,葉前輩這話就如同送來了一顆定心丸,使蕭淩妖心中的猜測愈加明朗。

  “襄陽守軍來得晚,沒見到您殺死八駿削平繡衣駐事處時的神威,一旦不經廝殺就放我們出城,想必襄陽守軍會心生不服,對那位何刺史暗生罅隙,日後軍政離心,何刺史在荊州主政的日子怕是不太好過。”

  心有餘悸吞咽一口口水,蕭淩妖才道,“所以有了那八箭,您怕何刺史會兵行險招,為了不和守軍生出罅隙而派兵圍殺,所以提前與他商量過八箭換八馬,既能彰顯你的不世武力,不用和襄陽守軍廝殺,又能讓不知情的人覺得何刺史放走我們,委實是明智之舉。”

  說著,蕭淩妖下意識轉頭望向襄陽,城門外的平地上,那些震撼人心的痕跡不一定會久留,但勢必已經深深印在襄陽守軍的心中。

  葉烽笑眯眯道:“就這樣?”

  “不止,您在出城前說過,前夜去刺史府喝過幾杯小酒。”

  瞧見蕭淩妖眼裏的狡黠,葉烽愣了下,突然哈哈大笑:“原來是葉某說漏嘴了,你這小滑頭心思活絡,猜得八九不離十了,稍微差點意思而已~~”蕭淩妖眉頭一蹙:“怎麽說?”

  “葉某與何東君商量了三箭而已,三箭換三馬,你,我,葉沉,原本以葉某衰朽狀態,哪怕鑄好新刀,接三箭已經了不得了。”

  蕭淩妖神情一頓,想想也是,葉烽事先並不知道唐懷真和秦滄滄會來,也不知道葉沉會提前離開,哪可能商量好八箭換八馬,頓時喪氣道:“那為何現在前輩能接八箭?”

  葉烽似笑非笑看過來:“你說呢?還不是你非要落那五錘,五錘下去,敲得葉某隻剩半月餘命。”

  “蕭兄弟~~”唐懷真忍不住出聲了。

  先前葉烽時不時將死字掛在嘴邊,又目睹了葉沉憤而離去,唐懷真隱約猜到其中關竅,意識到葉烽忽然借鑄刀回歸真境,鐵定付出了巨大代價,待“五錘”“半月餘命”等話一出口,唐懷真便坐實了猜測,連忙將一切解釋給蕭淩妖聽。

  蕭淩妖越聽沉默越沉默,想不到自己當時有十成把握能撐住的五錘,居然要了葉烽餘下三五年的壽命,真真是命運多變,造化弄人。

  “孩子,事已至此,並非你的錯,葉某隻是想通了,這江湖早不是葉某該在的江湖~~”葉烽安慰道。

  蕭淩妖點點頭:“我明白。”

  雖說一直覺得活著才最重要,但並不代表應該扭轉所有人的想法,想了想,蕭淩妖問道,“葉前輩無悔?”

  “刀出不收,言出無悔。”

  蕭淩妖得到意想中的答案,平靜道:“那便好~~其實我還有一問,放繡衣追捕二十年的重犯出城,在將士麵前能得些美名,但放到權傾朝野的攝政王眼裏,或許隻是無能之舉,這筆無論如何都稱不上劃算的買賣,何刺史為何會答應?”

  葉烽忽然得意大笑,舞了舞手中關刀:“葉某帶著刀去的!”

  蕭淩妖嘴角一抽,頓時替那位何刺史感到無奈,一言不合就得挨刀,能不能講點道理?

  勁風迎麵,馬蹄得得。

  一邊感慨著武力的好用,蕭淩妖於縱馬中本能地回頭去看那片已在視線外的平地。

  那生平僅見的八箭,那生平僅見的八刀,真叫人忍不住想仰天長嘯,直抒沸騰胸臆!

  ~~

  蕭淩妖在想那八箭八刀,而久立城頭始終沒有離去的何東君,則在想前夜那三杯酒。

  麵對提刀來講道理的葉老兒,一杯酒迎著刀鋒大膽入喉,這位主掌一州九郡一百六十七縣的封疆大吏當時波瀾不驚,自顧自說起了如今——

  “武王攝政二十年,平定南詔,揚我大胤國威,阻擊西虞,衛我大胤疆土,削藩固防,還地於民,大興科舉之製,使得黎民百姓自給自足,寒門弟子入仕有望,同時修繕律法,廣開言路,整頓吏治,清除屍位素餐者無數,如今十三州皆有欣欣向榮之相,延續了神宗皇帝開辟的盛世,天下人無不拍手稱道,你垂垂老矣,連刀都提不穩,為何還想掀動這片安安穩穩的天?”

  而那葉烽收刀,自斟一杯酒提及過去:“武王依托八千繡衣攫奪天下,不僅設計殺死神宗皇帝,逼墨王自盡,還借世子行刑之機,肅清胸有俠義的江湖中人,南詔僅僅因為庇護世子,暴虐如重征,便下令二十萬大胤兒郎死戰三年,不破太和城誓不罷休。

  葉某一直知道武王要平定的不是南詔,而是悠悠眾口,什麽延續盛世,葉某眼裏,無非是伺機摘取了墨王殿下和神宗皇帝悉心培育的果實,口口口口,用那雙血淋淋的手遮住了天下人的眼,葉某雖老,尚能提刀,為何不能去掀這昏昏無日的天?”

  何東君搖頭直歎:“治國不同治水,疏不如堵,從古至今莫不如此,先秦焚書坑儒,方能穩固九州,成就千古一帝之威名,我大胤太祖皇帝當初謀奪軒轅國土,舉世聲討,那時倘若心慈手軟,哪來這四百年胤國盛世?

  墨王世子弑君一案早已蓋棺定論,弑君者,墨王世子也,與武王全然無關,武王所做的不過是踐行太祖之道,以免大胤生亂,如今新君徽宗皇帝已能獨當一麵,天下要的是黎民太平,不需要你們這些一言不合血濺五步的江湖人,什麽七殺八殺,你逃亡二十年,難道還看不透世間有些事是人力無法動搖的嗎?何苦逆流而上,去行那明知不可為之事?”

  葉烽悠悠自斟第二杯:“刺史大人一心替攝政王開解,究竟是忠於大胤還是忠於攝政王?罷了,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史書皆是你等文人書寫,是非黑白自在人心,大路朝天,我行我道。”

  何東君氣極,怒飲第三杯酒:“老匹夫,你一人之見狹隘自私,為何不去問問天下人的意見?”

  葉烽自斟第三杯,灑酒祭天:“葉某問不到那些屍骨已寒的天下人,也不想問那些懼怕因言獲罪的天下人。”

  何東君憤而拂桌,摔去天子賞賜的名貴酒壺:“如此美酒,豈能與陌路同飲!”

  於是葉烽提刀。

  遙望已成黑點的四人八騎,又看一眼百丈外滿地的刀痕斷箭,何東君心有餘悸摸了摸脖子。

  前夜那陣冰涼猶在。

  “膽敢威脅一州刺史,三箭就想出城,想的美,八箭嘛,倒是不虧~~”

  “我們這是去哪?”

  蕭淩妖一出聲,周圍莫名靜了下來。

  唐懷真秦滄滄各自搖頭,此行目的便是幫助葉沉和蕭淩妖到襄陽,至於後續如何,先前連生死都不能保證,哪有多餘心思去安排這些。

  三人默契地望向葉烽。

  葉烽苦笑,佝僂手掌不自覺緊了緊韁繩:“我也不知~~逃亡二十年,萬通鏢局早就沒了,原本葉某想見上小世子一麵,了卻餘願,以後偷偷回廣陵,靠著葉沉再苟活三五年,興許運氣好,能抱上曾孫,奢心過上幾天太平日子,如今~~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