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小陶公公
作者:月夜紅蓮      更新:2021-11-05 11:36      字數:2095
  結果這兒媳婦的嫁妝多不說,竟然還帶了下人來,雖然人不多,可他們楊家也就這那麽些下人,這倒是讓楊氏始料未及的。

  原本她還想著等新媳婦進門好好教教她規矩呢,結果這媳婦身邊還跟著丫鬟婆子,她個做婆婆的總不能在下人麵前給兒媳婦兒沒臉。

  這口氣就堵在了楊氏心裏,平時趁機挑毛病說教一番吧,二丫卻是將李家柒那句話給記住了,並且還學以致用的發揮的淋漓盡致,差點沒把個楊氏給氣中風。

  當然這是誇張了些,但就是任憑你楊氏再怎麽說,她就一個態度,無視!

  她家老七可是神童,老七說的法子那能不好用?

  當時老七就說了,有些人啊,隻要無視她,她自己就能將自己給氣個半死!

  楊氏可不就是這樣,不管她怎麽說二丫,二丫就是當麵恭敬聽著,然後該幹嘛幹嘛。

  若是楊吉不在的時候,那更是直接當麵聽都懶得聽。

  楊氏跟楊老爺訴苦,楊老爺心疼自己夫人,可他個公爹怎麽好管兒媳婦兒的事,尤其是兒媳婦穿什麽,戴什麽,他怎麽管?

  唯一能說說的就是生意上的事。

  “聽說你又開了兩家繡坊,你個閨閣婦人做生意就算了,還是要將心思都放在府裏。”

  楊老爺思來想去就隻能這麽說了。

  他們家的紮染方子還是因為兒媳婦的弟弟得來的,這時候也不好過多說什麽,隻能說這麽一句,看兒媳婦兒也沒有聽進去的樣子。

  楊老爺忽然就明白老妻為何能把自己給氣的肝火上升了。

  人家就聽著,除了“嗯!”一句,就是“是!”一句。

  然後自顧自的,該幹嘛還幹嘛,楊老爺忽然就也有些心塞塞了。

  倒是二丫對楊吉,那畢竟是自己看上的人,而且楊吉這人對自己也很好,夫妻二人時不時的還能探討些紮染的法子和花樣。

  二丫以前從李家柒個半吊子那裏被傳授過生意經,說半吊子,那是因為李家柒她前世真沒有做過生意。

  隻是見識的多些而已,知道人家是怎麽做生意的,什麽促銷打折,定製高端,招攬顧客的花樣是不少,都給二丫灌輸了一遍,讓她自己研究去。

  李家柒自認不是個會做生意的人,不然那些大學畢業就穿越的,還有什麽殺手特啥的女主穿越後都能整個全國首富當當,她的知識層次也不淺,她為何要賣方子不自己幹?

  還不是她懶加自認不會做生意,就想著一下賺多少錢然後養老。

  這走了仕途後就想著去到地方上搞基建,奈何真應了她那句,她年紀小皇帝不敢用她,怕直接把她給用沒了。

  而二丫就不同了,人都說初戀是最刻骨銘心的,二丫那也算是刻骨銘心的了,都啥破事兒啊!

  所以這次選擇嫁給楊吉,她自認是從側麵比較清醒理智的考慮過的。

  但其實還是楊吉這個人她看著順眼不討厭,然後還有些好感,不然她又怎麽會考慮這麽多呢?

  總之她對楊吉的態度跟對公婆的冷淡是截然相反的,是用心在經營夫妻感情,兩人的日子過的是真不錯。

  忽略自己生氣生的嗨的楊氏的話。

  楊家的紮染被府城另外幾家布坊再次打主意的時候,楊家卻來了京城皇宮裏采買司的人,這個消息一下就在府城裏炸鍋了。

  就府城的知府都得對人家討好,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如果自己家的東西被人家給看上了,采買到宮裏,那可是給祖宗爭光長臉的事啊!

  若是日後還能得到皇宮的采買,那不敢說成為皇商,那也是半個皇商啊!

  各方商人蹲守在楊家,那眼巴巴的熱切目光,都能將楊家的大門給燒出無數個洞。

  這在皇權至上的古代可真不誇張,至於知府為何要巴結人家?

  知府是想要盡力招待,不能巴結上,也不能讓人家回去說一聲,永寧府的知府哪裏不好的,那些采買司的人別看是閹人,人家離皇帝近啊!

  要不怎麽有宰相的門房七品官兒的說法?

  楊氏和楊老爺不誇張的說,差點都要暈過去,高興的。

  楊老爺到底還能穩住,楊氏卻是這幾天因為兒媳婦無視她,自己把自己給氣個夠嗆,這會兒大喜之下,要不是有下人見不好,趕緊掐人中順氣的,真就要暈過去了。

  這位宮裏出來的公公是采買司主事陶公公的徒弟,小陶公公。

  小陶公公二十七八的年紀,也是從小進宮的,能在宮裏活到這麽多年不容易,攀上個一司主事當師父更是不容易。

  但是吧,要不怎麽說有的人是師傅,有的人就隻能給人當徒弟呢?

  小陶公公私下裏就問了

  “師父,這狀元,榜樣,探花的每三年就一茬,今年這位雖然年紀小算個神童,可咱們也沒有必要幫那小探花郎做到這個地步吧?”

  陶公公微胖的臉上一副高深莫測的表情,白了這徒弟一眼搖頭歎氣

  “我說你這腦子,師父我再教你個乖!

  你考量事情不能單單從一個人上考慮,你得看全了,小探花是誰帶進京城的?燁王世子!

  小探花這個事兒是誰讓咱們幫忙辦的?皇上!

  李探花瓊林宴那天是誰送出宮的?二公主身邊的侍女!

  二公主在宮裏是個什麽情況?皇宮的眼珠子,皇帝最憐惜疼愛的女兒,那可是小小年紀就幫皇帝擋過毒的,不然身體為何這般?

  所以說,你自己掂量一下,那幾位,哪位不是天上的人物,不管以後李探花如何,咱們把事兒給辦漂亮了,那是咱們的本事和能耐。

  咱們再將這事跟李探花一說,他不得感激咱們啊!日後萬一有個什麽事,多個人幫忙說一句情,興許就不一樣,雜家在宮裏這麽些年,吃過鹽可比你吃過的米都多,吃過的虧也不比你喝過的水少。”

  有陶公公這位師傅掰開了揉碎了給她講道理,小陶公公還是感激的,因此這次來的時候雖然沒有提前跟李家柒說一聲,但給李家柒的二姐卻是帶了幾樣京城裏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