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山上避禍
作者:月夜紅蓮      更新:2021-11-05 11:33      字數:2259
  “三弟,你在想什麽呢?是不是跑不動了,來大姐拽著你!”

  李家柒看一眼說話的大姐,搖搖頭

  “不用!大姐身上還背著東西,我自己可以。”

  “三弟俺拽著你,別看俺就比你大一歲,可你六姐俺這腿腳好,咱爹都跑不過俺。”

  看一眼和自己個頭一樣高,今年也才七歲的六姐,李家柒有些好笑

  “六姐你可真能吹牛,不用你拽我能行的,剛才就是在想事。”

  “想啥呢?這個時候了還不趕緊往山裏跑,要是讓山下那些天殺的叛軍抓到,咱們都甭活了,好不容易趕上兩個好年景,那齊王又開始作亂,老娘咒他生兒子沒屁眼!”

  六姐還沒說話,她娘趙氏就忍不住罵上了造反的齊王,看她娘把身上背著的弟弟往身上又抬了抬,走過去幫忙托了下才一歲小家夥軟軟的屁屁。

  她能想什麽,自然是在想自己這兩天來的遭遇。

  想她趙子琪上學的時候是學霸,當兵了是兵中一霸,身體素質和腦力素質都過硬的那種,就因為和男朋友聚少離多被劈腿。

  一個沒想開報了拆彈組,還混成了專家,隻是拆彈這種事總會有個意外。

  沒看她的遺書都打印了一摞,其實進了拆彈組自己就後悔了,可進都進來了,不拆個彈再走也說不過去,這一拆就拆了三年。

  這不三年後的一個沒拆好,就被炸來了這裏。

  當時這梅花村的人都剛上山避禍,他們家和二伯家正在為了吃飯的事吵,二伯家的牛蛋兒下力氣推了原身一下,本就是在山上到處都不平攤,可不就一下將原身給推倒在地,腦袋磕到了石頭上,結果一命嗚呼,讓自己穿過來借屍還魂了。

  當時自己接收完記憶整個人都不好了,戰爭就意味著要死人,尤其好是古代的戰爭,醫療條件那麽差,他們梅花村正好是在運河附近,那據說是叛軍的齊王就帶著匈奴人直接打過來了。

  好家夥,梅花村的人聽到消息肯定是就進往大山裏跑啊!

  所以她剛醒來的時候見到的就是,圍著自己的幾個姐姐,麵黃肌瘦黑不溜秋。

  長發,油膩!

  古裝,破爛!

  而且穿的還是類似於北宋年間穿的樣式,圓領大寬袖,長裙到腳踝,這包裹的嚴嚴實實夏天要怎麽過?

  默默看一眼房頂,房頂是不存在的,他們住的是山洞,雖然有機會從娃娃做起,可這起點是不是稍微低了點。

  另外這家人口也有點多哈,上麵有六個姐姐,下麵還有個嗷嗷待哺的一歲小弟。

  剛醒來的時候,五姐偷偷往她嘴裏塞了顆鳥蛋,也不知從哪弄來的,那鳥蛋雖然生,可還有些熱乎。

  見自己吃了五姐就道:

  “好吃不?俺下次再給你掏!”

  她還沒搖頭,她娘就一巴掌招呼在五姐身上,壓低聲音斥責:

  “你給老娘小點聲,你要幹哈你不能憋在肚子裏偷摸的幹啊!你嚷嚷出來幹啥?”

  這教育方式,夠可以的!

  哦對,她娘可是因為潑婦這名聲,愣是耽誤到了十八歲的,這是大周朝,咱也不知道是哪個周,總之女子十八不嫁父母有罪,要麽罰錢要麽挨板子。

  而她爹正好因為家裏窮娶不起媳婦,拖成了二十歲的大小夥子,終於等到了原身的外公,一個不嫌棄這李家窮的好人啊!

  將女兒給嫁過來不說還給陪送了一兩銀子。

  一兩銀子可就是一千文錢,李家的彩禮才五十文。

  說來這李家也是怪,李婆子生了三兒一女,可等到李婆子的兒子成親後,那是一個比一個能憋啊!

  李家老大今年都四十了,成親十四年後才生了李家的第一個長孫,今年八歲,和五姐同歲,在這裏絕對算是老來子。

  李家老二也一樣,今年都三十六了,這兩個都十八成的親,這十二年後也才得了個跟自己一樣大,今年六歲的兒子。

  所以在這之前,李家的男人別看白天在地裏幹活,晚上在炕上幹活,可愣是生不出孩子。

  當初,李家老大和老二都成親那麽多年了還生不出孩子,村裏人都說李家是不是風水不好,可她娘嫁過來後半年就懷上了大丫,大丫今年十四,月子沒出幾個月又懷上,二丫今年十三。

  歇息兩年再戰,又生了今年十一歲的三丫,完了也是月子沒出幾個月又懷上了,第二年又生了十歲的四丫出來。

  別看生的都是女兒,可那會兒老李家那兩房可還一個都沒生出來,憋著呢!

  直到她娘懷上老五了,大伯娘孫氏總算是懷上,激動的哭了好幾天。

  等生的時候,自己家生的還是個女娃兒,李家的長孫終於在千呼萬喚中‘使’出來。

  原主聽她姐說,李家老兩口都激動的對天跪下連磕三個響頭呢!

  有了長孫,他們三房的這些丫頭片子就沒有之前那麽受重視了,後來三房生了六丫,再隔年原主出生的時候,李家二房吳氏也終於憋出個兒子來。

  這下可好,就剩三房連續生了六個女兒,她娘一聽二嫂生的是個男娃,就將她的被子一蓋,說自己也生了個男娃。

  這下李家三個房頭不就都有男娃傳宗接代了。

  之前那兩家人都有種幹活幫三房養孩子的感覺,幹啥都沒勁兒,如今他們都有了自己兒子,那寶貝的叫一個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掉了,幹啥也都有勁了。

  對他們三房的丫頭們也開始指使起來了,為此原身的娘可跟那兩位吵過不少嘴,這不原身穿過來之前就是為了糧食的事兩家又吵吵起來。

  這事兒,誰讓他們李家還沒分家呢,都在一個大鍋灶裏吃飯,三房的孩子八個加兩個大人十個人吃飯!

  大房和二房都一個兒子,兩房加起來六個,就算加上李老頭和李婆子也才八個人,還沒有三房多,這不就失衡了,別說是如今下麵打仗他們在山裏逃亡了,就是好年景都要出矛盾。

  “少說兩句,村裏人都往山後饒了咱們也得跟上,三兒你別幫你娘扶著了,來爹拉著你。”

  嗯,他爹還不知道自己是個假兒子,畢竟有大姐二姐三姐四姐給自己打掩護。

  那個時候兩個姐姐七八歲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趙氏就跟她們說:

  “大房和二房都有兒子了,咱們三房要是再沒有個兒子就要被人說是絕戶,被人看不起,你們以後出去也會被欺負等。”

  兩個女娃早就知道這些,畢竟大房和二房沒有孩子的時候,村裏的流言蜚語說的可難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