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仁者無敵,壯誌未酬
作者:雨淋狼      更新:2021-11-05 10:57      字數:2263
  026仁者無敵,壯誌未酬

  【在趙匡胤之前和之後的帝王們,你們先別急著diss他,因為他真的是個好人!】

  【請注意,這不是諷刺!這不是諷刺!這真的不是諷刺!】

  【咱們先說幾個類似的栗子,比較一下,大家心裏就明白了。】

  畫麵頻轉。

  最先出場的楊堅,對著他的女兒和外孫虎視眈眈:“我已經殺了宇文家的五個王爺,你真的要逼我再動手殺了你們嗎?”

  女兒楊麗華苦苦哀求:“父親,現在是您外孫當國,您就不能放我們母子一條生路嗎?”

  隨即,隋朝建立,降楊麗華為樂平公主,宇文闡當年去世。

  然後是“周公再世”的王莽,大肆屠殺反對者和漢室宗親。

  再然後是李二,在玄武門大殺四方。

  【這三位,還有其他通過所謂禪讓而取得政權的帝王,在政權交接的過程中,無一不是大肆屠戮前朝舊臣,血流成河。】

  【而且,被禪位的那位皇帝及其後人,結局往往都不是很妙。或是突然暴斃,或是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整個家族就滅亡了。而柴宗訓呢?】

  【禪位之後,獲封鄭王。雖然爵位不高——跟皇帝肯定不能比,但也算是衣食無憂了。他的弟弟也各自長大,還留下了五個兒子也都長大成人,繼承著鄭王爵位。】

  【也許有陰謀論者要說了,柴宗訓不是隻活了二十歲就死了嗎?難道不是趙匡胤下的黑手嗎?】

  【還真不是!因為金國打進汴梁、占領皇宮時,發現了一份趙匡胤的遺訓。】

  【第一條就是: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試問,能做到這一點的,縱觀華國五千年曆史,除了趙匡胤還能有誰?】

  李二:“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我不就這點錯誤嘛,怎麽還沒完沒了呢?”

  嬴政:“趙匡胤這麽幹,我都不知道是該說他傻還是傻了。你難道就不擔心,柴家的後人複辟嗎?”

  王莽:“虛偽!絕對的虛偽!”

  朱厚燳:“我也一向待人以誠,討厭誰喜歡誰都擱在臉上了,為什麽還有人說我是昏君呢?”

  曹老板:“其實我做的還行吧?劉協那個礙事兒的家夥,我不也沒殺了他嘛!”

  曹丕:“就是!我雖然篡了劉漢的位,但劉協不也活到死了嘛!這麽大仁大義,播主居然不表揚一下?”

  視頻繼續。

  【咱們再來接著說那個杯酒釋兵權。】

  【在每個王朝初期,為了限製那些有功之臣做大做強,甚至是起了不臣之心,往往都要明升暗降或者是除掉幾個刺頭。】

  【最極端的栗子,就是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

  【劉邦殺的開國功臣有:楚王韓信、燕王臧荼、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韓王信、趙王張耳、長沙王吳芮、燕王盧綰。】

  【其中爭議最大的,盡顯劉邦寡情薄意、流氓本性的,就是給韓信硬生生按了造反的罪名。太史公評價,劉邦在事後的感覺是“且喜且憐之”。】

  【咱們再來看看另一位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所作所為。那可真的是,沒有最狠,隻有更狠。】

  【立國之後封了34個功臣,大概隻有4個人不是死在朱元璋手裏。而這四人當中,劉基死於他人之手,湯和在癱瘓五年之後病死,耿炳文死於自殺。真正得了善終的,隻有郭英一個人!】

  【真真的是把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理論用到了極致!】

  【而追隨趙匡胤起兵的功臣們呢?大多都得了善終,安安樂樂地過了一輩子。這還不算,趙匡胤的遺訓裏,還有更重要的內容。】

  【第二條,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第三條,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從此,華國曆史進入了一個以仁治國的階段,甚至因此而出現了史上第一個以“仁”為廟號的皇帝,宋仁宗趙禎!】

  【在兩宋三百多年的曆史中,也幾乎沒有殺個一個士大夫,幾乎沒有一個皇帝是殘暴不仁的暴君!】

  嬴政:“朕之眼中,一視同仁!文人士大夫犯了罪,難道也不殺嗎?”

  劉徹:“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不殺,怎麽行?”

  李二:“朕覺得,文人也不一定都是好人,該殺還是要殺的吧?”

  司馬昭:“嵇康那家夥就是個文人,我該殺照殺!”

  朱元璋:“雖然我殺的武將和勳貴居多,但老趙家不殺文人的做法,我覺得還是不妥。”

  朱厚燳:“都是劉瑾那家夥殺的,我沒幹壞事。”

  雍正:“鼻涕宋就是因為太重視文人,才導致幾乎沒什麽戰鬥力!才使得在外戰方麵毫無建樹、屢戰屢敗,才使我大金先祖得以入主中原!播主這話,我不認同!”

  這是事實。

  兩宋的經濟算是封建王朝的頂峰,富庶遠超曆朝曆代。

  以“宋詞”為代表的文化建設,更是除“唐詩”之外的又一個不可逾越的巔峰。

  但是,自宋太祖之後,宋朝在軍事、外交方麵的戰績簡直是一塌糊塗,慘不忍睹。

  打贏了,締結和約,賞以“歲幣”;打輸了,締結和約,奉以“歲幣”。

  是贏也掏錢,輸也賠錢,真真的窩囊至極!

  再仁慈,再富裕,也不過是一頭肥大、好欺的豬,誰都想、誰都能咬下一塊肥肉來。

  但是,那都是趙匡胤的,呃不,應該說是趙光義的後代幹的事了,跟趙匡胤的關係不是很大。

  【宋之後的帝王們都知道,宋朝很慫,很軟蛋,但趙匡胤不是軟蛋,剛剛立國的北宋也不是軟蛋!】

  【他不僅個人武力值很高,創出“三十二勢長拳”、“太祖盤龍棍”,更是身經百戰,領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

  【他在建立北宋之後,見天下割據勢力林立,便說出了那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名言,開始了統一戰爭。】

  【他襲占荊湖,攻滅後蜀,消滅南漢,吳越主動臣服。最終,南方最後一個割據政權南唐覆滅,李煜投降,在汴梁日夜吟唱“春花秋月何時了”。】

  【如果不是趙匡胤突然離世,他推行的“先南後北”的戰略必將實現,五代十國的最後一個政權北漢,也必將將被他消滅,完成了大一統的構想!】

  【隻可惜,繼任者趙光義那個小人,誌大才疏,做什麽事都差了許多,使得宋朝從一開始就處於劣勢,並為宋朝的覆滅埋下了隱患。】

  【惜哉!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