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到達東陵
作者:花木帥      更新:2021-11-04 13:26      字數:2099
  客棧夥計攤開手掌,手掌裏有一塊大洋,他高興的笑道:“李三俠又接濟我們窮人了,客官您如果需要用錢,也可以去領一塊,雖然您是有錢的主兒,但李三俠仗義疏財,也不會跟您計較的。”說著,他將手中的大洋放在嘴邊一吹,又靠在耳邊聽了聽,心滿意足的將大洋揣進了兜中。

  “李三……李三俠,在什麽地方發放大洋?”吳誌遠連忙追問。

  “就在東郊城隍廟門口,您順著大街一直往東走就看到了,那邊人山人海,熱鬧著呢。”客棧夥計笑道。

  吳誌遠回頭看了看月影撫仙和孫大麻子,低聲道:“我們去看看。”說完,就要朝客棧門口走,孫大麻子卻一把拉住了他。

  “吳老弟,為免節外生枝,這個燕子李我們還是不要去招惹為妙,不如早點上路,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孫大麻子一臉的小心謹慎。

  吳誌遠略一沉思道:“孫大哥與這燕子李三結下了梁子,不過去也好,但我並沒有招惹過他,隻過去看看他的廬山真麵目,何況他也不一定認得出我。”說完,他轉向月影撫仙道,“月影,你陪孫大哥留在客棧等我。”

  月影撫仙點頭答應,孫大麻子還要阻攔,吳誌遠卻已經走出了客棧的大門。

  隨著人流一起向東而行,走到東郊時,果然看到了一座城隍廟,廟門前放著一張桌子,桌子上堆滿了大洋,一群人排成一條長龍般的隊伍,正在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領取大洋。

  吳誌遠看到那堆滿大洋的桌子旁並沒有人,燕子李三並沒有在現場分發大洋,所有領取大洋的老百姓都是自發排隊,盡管海量財富擺在麵前,卻沒有人擾亂秩序,現場井然有序,十分規矩。

  “難道燕子李三不在這裏?”吳誌遠心中狐疑,沒有過去排隊,而是繞過眾人,遠遠地走到城隍廟一側,站在人群外向那桌子周圍觀望。

  桌子附近果然不見有人在分發大洋,老百姓見到錢財卻能不哄不搶,著實難得。吳誌遠心中不由得稱讚起此處的民風淳樸來,可微風拂過,城隍廟門上一個迎風而起的紙燕子吸引了他的注意,他仔細一看,那紙燕子用白線吊著,掛在廟門上,廟門上還貼著一張紅紙,那紙上隱約寫著幾個字。

  吳誌遠眯起眼仔細去看,發現那紅紙上寫著“一人一枚,不可貪婪,如有違反,雙倍懲罰”十六個字,這些字是以毛筆書寫,筆畫笨拙,談不上什麽字體,僅能算是工整,看得出寫這些字的人讀書並不多。

  可以猜測到這十六個字就是出自人稱神偷無敵的燕子李三之手,此人以偷盜見長,讀書有限也不無可能。但吳誌遠感到詫異的不僅僅是這燕子李三賑濟窮人的俠義之舉,還有這些老百姓對他的恭敬態度。李三僅僅是留了十六字的筆跡,就能使眾人在金錢麵前遵紀守法,守規守距,這才是最難得的。

  “兄台也是來領大洋的?”不知何時,吳誌遠身旁站著一個年輕人,此人大約二十多歲,比吳誌遠大不了多少,頭戴一頂棉帽,濃眉大眼,鼻子寬闊,嘴巴也很大,給人一種莊稼漢特有的粗獷之氣,此時他雙手抄在兩袖之間,好奇的看著城隍廟前的情景,朝吳誌遠問道。

  吳誌遠被他的說話聲打斷思緒,不由得一愕,旋即笑道:“哦,不是,我是外鄉人,路過這裏,看見這裏這麽熱鬧,就過來看看發生了什麽事。”

  那年輕人打了個哈哈,笑道:“嗨,也沒什麽事,還不就是那個燕子李,偷雞摸狗的得來些不義之財,拿出來跟窮鄉親們分分,人家都說了,這個人啊,也是個沽名釣譽之徒,閑著沒事偷點東西來換個好名聲,說白了他就是一小偷,還能好到哪裏去?”

  吳誌遠淡然一笑,又上下打量了這年輕人幾眼,不以為然道:“其實話也不能這麽說,如果偷的本來就是不義之財,那就算不上偷了,拿來分給老百姓,倒算是一件善舉。”

  那年輕人將目光從城隍廟前收回,麵露驚訝之色看了一眼吳誌遠道:“看你氣色飽滿,也像個有錢的主兒,怎麽跟上流社會那些人的看法不一樣呢?”

  吳誌遠慚愧的笑道:“我雖然有幾個錢,但不是上流社會人士,我也是莊稼漢出身。”

  “莊稼漢,哈哈……”那年輕人大笑道,“我也是莊稼漢,那我們豈不是一家子?對了,你到這兒幹什麽來的?”

  吳誌遠聞言一愣,回答道:“我來探望一個親戚。”

  “哦,原來是探望親戚……”年輕人恍然大悟道,“那你可得小心了,這燕子李啊,專偷有錢人,你可千萬別被他給盯上。”

  吳誌遠啞然失笑,連忙感激道:“多謝了,我也沒多少錢,他如果需要,可以隨時拿去,反正是用來接濟窮人了,就當做了善事。”

  那年輕人“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朝吳誌遠一甩手,扭頭便走,便走便說道:“這人真有意思……”

  陌路相逢,吳誌遠也不去理會,繼續站在原地觀望了片刻,沒有發現李三的蹤影,便徑直回了客棧。

  回到客棧後,發現孫大麻子和月影撫仙已經準備好了,隻等他回來上路。吳誌遠匆忙吃了幾口飯,三人便踏上了北去的路途。

  清東陵在北京城三百餘裏,距離滄州約有五百餘裏,如果取道北京而後折去清東陵,則會繞了很多彎路,同時,也可能會引起當地政府勢力的注意,所以三人決定直接前往清東陵。

  又在路上馬不停蹄的奔波了四天,到了第五天的上午,三人終於來到了清東陵的邊緣。

  放眼望去,清東陵北有昌瑞山做後靠,如錦屏翠帳,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間有影壁山做書案,可憑可依,東有鷹飛倒仰山,如青龍盤臥,西有黃花山,似白虎雄踞,東西兩條大河環繞夾流,似兩條玉帶。群山環抱的堂局遼闊坦蕩,雍容不迫,的確是一處絕佳的風水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