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煙花柳巷
作者:花木帥      更新:2021-11-04 13:19      字數:2255
  思量至此,張擇方便不再向店家路人打探情況,以免擾亂視聽。他心中自有主張,與其被牽著鼻子走,不如化動為靜,暗自查探。青島城不大,可以留宿的地方更是不多。從吳家村到這裏百裏有餘,中途不見人家,於一粟騙盡了吳成喜夫婦多年積蓄,又好不容易來到這繁華城市,倘不散盡囊中金錢,那斷非於一粟的個性。隻要於一粟尚在城內,找到他隻是遲早的事。

  可是如今還有吳誌遠還魂一事近在眼前,現在算來還剩下五天就滿七天了,張擇方強打精神,客棧、飯館、茶社一個不漏的查探起來。

  不知不覺中四天又過,到了最後一天清晨,於一粟一直毫無蹤影,張擇方心急火燎,卻又無可奈何。這幾天來他走遍了大街小巷的所有住宿之地,均毫無收獲。眼見吳家村之約期限已到,他不禁神情沮喪,孤身一人在街巷漫無目的的走著。

  “如今看來,如果那於一粟尚在青島城內,還有一線希望,如果他人已離開,則是丟了追蹤的線索,今後就更不知從何處入手,再要找到他恐怕難於登天。時間拖得久了,於一粟四處騙人錢財,損我茅山清譽不說,茅山寶鏡倘若有半點差池,日後難向師父交代!”張擇方無精打采,思緒一片混亂。

  原來於一粟本是張擇方師弟,二人同是茅山派入門弟子,張擇方品行端正,遵規守矩,而那於一粟卻品行不端,貪財好色,屢犯門規,曾打著茅山派的旗號四處雲遊,訛人錢財,後被張擇方抓回師門,受到半年麵壁懲罰。不料於一粟本性難改,竟夜偷茅山派鎮山寶鏡,潛出師門。張擇方奉師命追捕,自江蘇一路追尋到此。

  張擇方正為查不到於一粟的蹤跡而發愁,突見一名少年與其擦身而過,他的臂彎裏搭著一件道袍,張擇方眼睛一亮:“那不正是於一粟的道袍嗎?”於是連忙跟了上去。

  隻見那少年約十七八歲,走起路來大搖大擺,來到一家洗衣店門口,將道袍一扔,對老板娘說道:“這件道袍也洗了,明天一起算賬。”

  有了前麵幾次的經驗,張擇方不再魯莽的單刀直入,靈機一動,計上心來。他走上前向那少年打招呼道:“這位小兄弟,不知道怎麽稱呼?”

  少年長得麵皮白淨,眉清目秀,聞言警惕的將張擇方上下打量,一臉謹慎的說道:“小弟賤名杜日落,不知道有何指教?”

  張擇方幹笑道:“我是看到了杜老弟拿的這件道袍非常眼熟,不知道是從哪裏得來?”心裏卻在想:“既然你拿這件道袍來洗,很明顯是受於一粟指使,隻要盯住你就一定會找到於一粟。這真是皇天不負有心人,這個機會我絕不能錯過。”

  那少年杜日落冷冷的反問道:“我為什麽要告訴你?”

  張擇方頓時愕然,趕忙賠笑道:“實不相瞞,杜老弟拿的這件道袍跟我的恩公身上所穿的道袍一模一樣。”

  “恩公?”杜日落眉頭一蹙。

  “不錯。”張擇方笑道,“我這位恩公是位姓於的道長,前些日子他救了犬子一命,所以我追到青島城來,刻意答謝他的。隻是不知道恩公現在何處?”

  杜日落烏黑的眼珠一轉,雙手一抱拳:“對不住,我也是混江湖的,還懂得點江湖規矩。不能僅憑你一麵之詞,就將實情相告,萬一你另有居心,我豈不是害了那位道長?”

  張擇方心裏大叫厲害,沒想到這個杜日落小小年紀,居然這般圓滑世故,既然他不肯中計,又不能拿他怎樣。張擇方也非等閑之輩,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忙笑道:“杜老弟多心了,既然你有苦衷,我也不便苦苦相逼,我還是自己打聽恩公的下落吧。後會有期。”說完,便朝門外走去。

  杜日落向洗衣店老板娘交代完,也走了出來。他分別向大街兩邊觀望一眼,順著大街向西而去。

  後麵一個人影緊跟而上,正是張擇方,原來他出來洗衣店後,並未就此離開,而是躲在近旁小巷口,暗暗觀察,隻待杜日落走出門來,好暗自跟蹤。順藤摸瓜,不怕找不到於一粟的藏身之所。

  杜日落果然深諳世事,他沒有徑直回去交差,反而在城中小巷繞起圈來。張擇方腳步輕盈,與杜日落距離適中,他絕不會發覺有人跟蹤。但杜日落行事這般小心謹慎,看得出絕對是個江湖老手,張擇方心下暗暗佩服。

  杜日落繞了半天,最後回到主大街上一處酒樓門口,左右查看,發現無人跟蹤,便走進門去。

  張擇方走到那酒樓門口,抬頭一看門上牌匾:怡紅院!隻見門內霓裳隱約閃現,一個個曼妙的身影浮現在青紗粉帳之中。

  “煙花之地!於一粟居然藏身在這種地方,我怎麽就沒想到呢?”張擇方一頓足,大有懊悔之意。事前他來來回回經過這座怡紅院多次,但始終沒想過進這種地方打探。現在想來真是百密一疏,浪費了太多的時間。那於一粟身上銀兩十足又好色成性,不到這種地方逍遙快活又會去那裏呢?

  如今已確定於一粟就在這怡紅院裏,張擇方就要舉足進門,卻突然心念一轉,停下了腳步。他抬頭看看日頭,已近正午,而今天就是吳誌遠失魂的第七天了,如果今晚再不還魂,就回天乏術了。

  看著怡紅院內歌舞升平的情形,張擇方心想,這於一粟偷取了吳成喜夫婦幾十年的積蓄,斷不會在三五日內耗盡,隻要有錢財在手,他這種人也絕不會離開這種有吃有喝,風流快活的煙花柳巷。於是當機立斷,先折回吳家村,救了吳誌遠,再回頭來收拾這茅山敗類。

  吳氏夫婦守著不省人事的吳誌遠,每日裏心急如焚,尤其吳氏,不時催著吳成喜去村口探尋。這些日子裏,村裏的大夫五叔也來過幾次,也始終毫無辦法。終於到了第七日,仍不見張擇方的身影,吳氏更是又急又愁,頭上的發絲也白了不少,仿佛一下老了十幾歲,吳誌遠畢竟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又含辛茹苦將其養大,此時吳氏寧願自己一死,來換取愛子的性命。

  傍晚時分,暮色降臨,吳氏夫婦多日的期望一點點消失,幾近絕望,看著躺在土炕上隻有呼吸毫無思想的吳誌遠,兩夫妻空有一身蠻力卻無計可施,一時相顧無言,竟互相抱著哭泣起來。

  正在這時,門外響起一陣極快的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