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整合軍隊
作者:人生浪費指南      更新:2021-11-04 03:15      字數:1783
  十天後。

  雲帆在江武商會的幫助下,徹底控製了整個蘇南。

  而且經過整合,雲帆也再次手握十萬兵馬,這其中不僅包括了江湖軍、刹火軍、神火軍這種特殊軍隊,還有鎮南援軍、江武私軍這種成編製的外來軍隊。

  這樣一來,雲帆的嫡係軍隊,卻倒是在數量上落了下乘。

  不過,雲帆從不是放心將軍隊交給外人統率的皇帝。

  經過一番操作,空降親信也好,直接解除編製,將之打散編入軍隊也罷,最終這十萬大軍,被雲帆整合成了支軍隊。

  第一支就是直屬於朝廷的嫡係軍隊了,雲帆簡單粗暴的將之命名為“銘庭軍”,足有三萬人,大都由原杜自名所統帥的精銳組成。

  第二支則是在這次平叛戰爭中大放異彩的刹火軍了。

  因為雲帆的確欣賞其能力,再加上其將領梁伏縱頗有射擊天賦,所以雲帆特意下令,在刹火軍原來的基礎上,擴編至一萬人。

  第三支則就是神火軍了,這個沒什麽好講,經過接連戰鬥,現在這支被雲帆臨時訓練而出的“近代軍隊”,僅還剩下三百來人。

  算是被徹底打廢。

  第四支就比較特殊了,是由難民組成的蘇義軍。

  雲帆為了精簡軍隊,將沒什麽戰鬥力的羸弱難民全部篩選而出僅留下能夠形成戰鬥力的兩萬士卒,再分別重編為蘇義第一軍和蘇義第二軍。

  就憑他手上的這十萬軍隊,除去嫡係,其他軍隊每支維持在一萬人最佳。

  第五支更為特殊,是律雲門的私軍,也就是江湖軍,由司巧澤直接統率,同樣有一萬人。

  平叛戰爭結束後,雲帆順然而然的告知了司巧澤的身份,司巧澤先是以為雲帆這個“親王”要謀反,直到叫來杜自名等一眾高層,司巧澤才是逐漸接受了這個現實。

  而在穩定住蘇南局勢後,司巧澤被派去了雨南隨之過去的還有律雲門,因為軍隊實在不夠,而雨南現在又近乎是一塊無主之地,所以雲帆才會派出有較高威望的司巧澤去接受。

  在蘇南,律雲門所宣傳的“立法思想”已經逐漸被底層百姓所知,法家的威望甚至已經能夠與儒家持平。

  而造就這一切的律雲門的地位,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而第六支軍隊,就是江武私軍了。

  當然,被徹底打散的江武私軍,現在充其量隻能稱作“江武軍”。

  江武商會在得知雲帆身份後,頓嚇得魂不守舍,秘密屯集私軍,在曆朝曆代都是誅九族的罪過。

  又還怎敢對雲帆的行動有異議。

  改編後的江武軍同樣有一萬人,不過隻有三成是原來的江武老卒,其餘都是新招的新兵。

  剩下的將近兩萬士卒,雲帆皆交給了牧司陵統率,並以其名字,命名為了“牧南軍”。

  牧司陵得此殊榮,在朝廷中的地位,更是水漲船高,如虎添翼!

  甚至可以說是,成為了繼將軍府改革成六部尚書製後,第一個擁有自己軍隊的“將軍”!

  但權力越大,責任越大!

  牧司陵之所以手握如此大權,還是因為雲帆實在再找不到合適人選。

  隻得再派牧司陵前往樺南,平此處亂黨!

  實際上,兩萬大軍,而且還是新卒,在叢林密布,野獸繁多的樺南地區想要平叛,是遠遠不夠的。

  隻不過,雲帆也實在抽不出多餘兵力拿去平叛。

  因為單是防守,就已經讓他手忙腳亂。

  七萬大軍看似很多,但要是分配駐防,平均起來,可能每省邊境,也就隻能駐紮一兩萬人。

  如果敵軍突然來襲,那防線絕對會一觸即潰!

  因此雲帆在布置防線時,必須按照相應情況來分配兵力!

  比如說在穀渠二省,這兩個最有可能是敵軍大本營的省份,雲帆就分別派有三萬重兵!

  至於剩下的一萬,則分為五千,駐紮在了剩餘兩個立場不明的省份。

  江南六省,雲帆不過才控製了一省。

  雖然是最繁華並處中心的省份,但這也讓他四麵皆敵。

  但這也並非死局。

  放下桐南等三省不提,就說雨南、穀南、渠南這三省,關鍵破局點就在於雨南!

  雨南正位於其他兩省中間,連接兩省的唯一地區就是穀渠走廊,隻要司巧澤率律雲門成功全麵掌控雨南,雲帆再率軍切斷穀渠走廊,那勝局也就基本定下!

  但戰爭永遠不是小孩子過家家,要考慮的事情有很多。

  而且雲帆現在,也並不打算再挑起戰爭。

  整個江南的財政收入,有四成來自於蘇南。

  也就是說隻要他安心發展,收複整個江南,也就隻是時間問題。

  隻不過……此時蘇南內部,還真就出了點問題!

  …………

  “陛下,恕草民莽撞,這個條件,我不答應!”

  吳家家主吳局族咬牙說道:“販鹽乃是草民祖業,草民絕不會讓其在這一代斷絕!”

  “我也……”

  “讚同……”

  一時,江武商會各大商賈紛紛點頭讚同,隻有幾人依舊沉默。

  而這幾人,也都不是雲帆此次的目標。

  雲帆背手站立,目光掃過在坐六人,而這六人,手中無不掌握著國家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