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昭告天下
作者:玖玉      更新:2022-02-21 17:06      字數:2239
  不久之後,大軍回到了南京城,方浩立即召集了所有謀臣武將共商大事,包括柳如是。

  他直入主題,將議和成功之事告訴了所有人,不過他省去了過程和細節,隻說出了結果。

  一眾謀臣武將聽完後,都無比的震驚,皇上竟然跟韃子九酋議和了?這太突兀,也太令人難以置信了!

  皇上自登基以來,英明神武,明辨忠奸,更是製炸雷,建親軍,打得韃子節節敗退,而今,好不容易要決戰了,韃子注定會在這一戰之後,徹底敗亡。

  可是在這種關鍵時刻,皇上怎麽突然就莫名其妙議和了?這未免太奇怪了!

  雖說議和之後,大明掌控的疆域變大了一倍以上,但打敗了韃子,重新掌控整個中原豈不是更好?

  與大部分武將不同的是,柳如是和少部分謀將在短暫的震驚過後,便埋頭陷入了深思。

  特別是柳如是,她深知罷兵言和五年,對於大明而言是何等的重要,所以在一番震驚與思考過後,她的臉上很快便露出了十分振奮和高興的笑容。

  能讓韃子九酋同意議和,而且是五年,這簡直難如登天,恐怕皇上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最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皇上竟然不費一兵一卒,就輕鬆拿回了浙江、福建、江西和四川等地。

  特別是四川,那可是韃子才剛剛打下來的,耗費了不知道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

  不過,對於這場議和,皇上既然隻說結果,隻字未提過程,想必這其中必定有什麽隱秘的事情,不能讓眾人知曉。

  看到大部分武將一臉疑惑不解的樣子,方浩苦笑地搖了搖頭,他現在還不打算多費口舌解釋此事。

  因為到時候回到肇慶府,恐怕不少文臣武將都會質疑議和之事,所以,他打算到時候在朝堂上,再將議和的利弊好好分析一番,讓所有人都能明白。

  “張愛卿,你立即替朕草擬一份詔令,朕要昭告天下,大明自即日起,與韃子罷兵言和五年!”

  張名振聽此先是一驚,隨即應諾道:

  “微臣遵旨!”

  “詔令要著重強調一點,朕和韃子九酋已經共立盟誓,五年之內,雙方不得擅動兵戈!”方浩叮囑道。

  多爾袞要求不立盟誓,不發詔令,那他就偏要反其道而行,不僅要鬧得天下皆知,還要扣上一頂大帽子,讓多爾袞不敢擅動。

  當然,這裏麵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柳如是之前聯係好了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地的義軍,讓他們揭竿而起,製造動亂,吸引韃子九酋的注意力。

  現在雙方議和了,他必須通過詔令的方式,讓那些義軍知曉此事,並讓他們在停止行動的同時,立即準備南逃。

  “皇上,盟誓之事……”張名振欲言又止地問道。

  之前皇上跟他講述的時候,似乎並沒有說雙方已經共立盟誓了。

  “假的!”方浩直截了當地回答道。

  “皇上!此事萬萬不可!”張名振聽此一驚,連忙勸阻道。

  這可是代表天子威儀的詔令,且還要昭告天下,怎能作假!

  “無妨,朕說它是真的,誰又敢說它是假的!”

  “韃子九酋會!”張名振直言不諱地說道。

  “你說天下百姓是相信朕還是相信一個韃子?”方浩幽幽地問道。

  “這……”張名振一時語塞。

  “就按朕說的辦吧!”方浩不容置否地說道。

  聽到這話,張名振隻能應諾道:

  “微臣遵旨!”

  “成大用!”方浩突然輕喝一聲。

  “臣在!”

  “立即派出所有哨騎,盯緊江南所有的韃子,看他們是否向北撤軍,稍有異動,立即來報!”方浩命令道。

  “臣遵旨!”

  “還有,派出幾名傳令官,即刻快馬加鞭北上,追回宋軍師的五萬大軍!”

  “臣遵旨!”

  ……

  另一邊,在前往廬州府的路上,多爾袞和多鐸騎在高大的戰馬上,並肩而行。

  兩人走得很慢,距離也很近,多爾袞嘴唇翕動,一直在說話,而多鐸則側耳恭聽,一句話也不說,態度極其認真。

  多爾袞神情輕鬆,似乎正在述說著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在傾聽的多鐸卻雙目圓睜,臉上的震驚無法用言語形容。

  “哥,你……你糊塗啊!”

  多爾袞才剛講述完一切,多鐸便忍不住大聲驚呼道,語氣之中滿是急躁和憤懣。

  要不是兄長嚴令在講完之前不得插話,他早就爆發了!

  “偽明皇帝詭計多端,且擁有無敵的飛天怪物,這場決戰本王沒有把握獲勝。”多爾袞直言不諱地說道。

  “就算打不過,那也不能議和啊,而且是五年期限!”多鐸無比焦急地說道。

  “多鐸,你知道嗎,這個結果是本王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多爾袞十分認真地說道。

  “哥,偽明皇帝僅用一年的時間,就從一個隻有數千兵馬的小勢力,成長為一個能跟我大清分庭抗禮的龐然大物,你再給他五年的時間,天知道他會發展什麽樣子!”多鐸憂慮萬分地說道。

  “偽明皇帝這一年來,本就是在逆境中成長,夾縫中生存,是一路打仗打過來的,幾乎沒有休息過,所以就算本王不同意議和又能怎樣?”多爾袞問道。

  不管打不打仗,偽明皇帝都能照常發展壯大,任何事情都阻止不了!而且,這場決戰注定曠日持久,打個一兩年都有可能,說不定最後還會無疾而終。

  “可這次決戰,說不定能取得大捷,甚至陣斬偽明皇帝!”多鐸說道。

  “這話你自己信嗎?”多爾袞問道,“再說了,能治療本王‘不生’之疾的藥方和飛天怪物的製作技術,本王沒有理由拒絕!”

  “哥,你怎麽能確定那張藥方是真的?如果偽明皇帝是騙你的呢?”多鐸質問道。

  “他當著本王的麵發了毒誓,不可能有假!”多爾袞回答道。

  “就算那張藥方是真的,可是哥你的身體不一定有問題,你怎能輕信偽明皇帝!”多鐸說道。

  “你還是本王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嗎?”多爾袞聽此,神色不善地看向多鐸,冷冷地問道。

  他妻妾成群,但二十多年過去了,都沒有生下一個兒子,不是身體有問題,還能是什麽?

  而且,他與偽明皇帝的這場議和看似簡單,實則凶險異常,身為自己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在聽完一切後,不僅不替自己擔心,反而張口就是指責自己,真是想不生氣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