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太可惜
作者:玖玉      更新:2022-02-21 17:05      字數:2106
  “王上,我軍可以將三十餘萬步兵分成三撥,分別進攻鳳陽、廬州和寧國,破城後三路兵馬便各自駐守,先不急著屠城,按兵不動。”範文程說道。

  “那騎兵呢?”多爾袞問道。

  “回稟王上,五萬八旗精騎全部去往那片荒地,會一會偽明皇帝。”範文程回答道。

  “此計不錯。”多爾袞聽此,麵無表情地點了點頭。

  騎兵機動性極強,跑得快且來去自如,偽明皇帝幾乎沒有騎兵,而其飛天怪物又飛得很慢,根本追不上騎兵,如此一來,派騎兵去幾乎沒有危險,可謂萬無一失。

  想到這裏,他掃視了一眼其他所有人,並問道:

  “你們還有什麽高見嗎?”

  眾人聽此,立即低下頭去,不敢直視多爾袞,更不敢接話。

  而向來多嘴多舌,又自以為是的多鐸,此次竟然安靜地立於一旁,從頭到尾一句話都不說。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範文程的計策來。”多爾袞一錘定音道。

  “臣等遵命!”

  ……

  另一邊,在應天府的巡撫衙門內,方浩正一臉凝重地坐在首位上,他的左右兩邊,是張名振和柳如是。

  他剛剛得到緊急軍報,多爾袞竟然派出了兩萬八旗精騎北上!

  雖然暫時還無法確定對方的目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兩萬八旗精騎要麽是直奔京師,要麽就是直奔宋獻策,而無論哪一條,形勢對大明都極其不利。

  “張愛卿,柳姑娘,你們兩個有何看法?”方浩神情凝重地問道。

  “皇上,微臣以為,情況不容樂觀。”張名振率先回答道,神色十分鄭重,“這兩萬八旗精騎北上之後,短時間內,韃子九酋不必再擔心京師問題,而這可不是一件好事。”

  “這的確不是好事。”方浩沉聲道。

  多爾袞如果不再擔心後方京師,那他就不會著急,而不著急,那對方就根本不會理會大明的戰書和挑釁。

  如此一來,想要將多爾袞吸引到那片荒地去,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至於宋獻策的安危,方浩是一點也不擔心,範文程這個大漢奸必定會被多爾袞留在江南,用以對付自己。

  而沒有範文程在一旁出謀劃策,這兩萬八旗精騎根本奈何不了宋獻策。

  “皇上,民女的計劃考慮欠妥,還請皇上恕罪。”柳如是突然請罪道。

  “你無罪,你的計謀很好,隻是沒想到,韃子九酋在這種決戰在即的時候,還敢分兵,而且還是最重要的騎兵!”方浩眉頭緊皺地說道。

  騎兵是多爾袞最大的仰仗和資本,對方竟然還敢在這個時候,把騎兵分出去,真不知道是膽大,還是根本不把他這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大明天子放在眼裏。

  “皇上,這的確是民女的疏忽。”柳如是堅持道,“民女沒有把控好時間,以至於計劃出現了這種紕漏。”

  “哦?”方浩聽到這話,臉色微微一沉,他有些聽不懂柳如是的話,“此話何意?”

  就連一旁的張名振也是眉頭一皺,一臉的疑惑。

  “皇上,民女早就聯係好了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地的義軍,他們本該在這個時候揭竿而起,製造動亂,吸引韃子九酋的注意力,可由於這些地方距離太遠,所以時間上出現了偏差。”柳如是石破天驚地說道。

  方浩聽此先是一驚,隨即不敢相信地問道:

  “此話當真?”

  “皇上,韃子九酋南下之時,帶走了陝西、山西、河南等地幾乎所有兵馬,當地的忠勇之士怎麽可能不利用好這種天賜良機呢?”柳如是回答道。

  “這……”方浩一愣。

  曆史上,清朝初年的時候,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江西、江南、兩廣等地本來就是叛亂連連,要麽是義軍揭竿而起,要麽就是明朝或大順軍降將突然反叛。

  雖然不至於對清廷的統治造成威脅,但卻非常令人頭疼,所以清廷不得不在每個地方留軍駐守。

  但是,數月前多爾袞南征,竟然把各地駐軍都給帶走了,如此一來,各地的仁人誌士還如何能夠按捺得住?

  不過,柳如是竟然能聯係上這些地方的義軍,還真是令人感到驚奇。

  “民女昨晚便得到消息,各地義軍已經計劃完畢,按時間推算,他們應該是在十天前就開始行動了。”柳如是猜測道。

  “本來民女打算今日一早就向皇上稟明此事,隻是還沒來得及說,就被皇上給召來這裏。之前未曾透露風聲,是因為還未徹底確定下來,還請皇上恕罪。”

  “好!”方浩十分高興地說道,“既然你這邊已經收到了消息,想來韃子九酋這兩天也會收到消息。”

  一旦多爾袞得知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地出現了叛亂,那他必定會再次急躁起來,急著與自己決戰,以便回援京師。

  畢竟這幾個地方都毗鄰北直隸,一旦出現大規模動亂,京師必定岌岌可危。

  “皇上,韃子九酋這兩天可能無法收到消息。”柳如是苦澀道。

  “為何?”方浩疑惑地問道。

  你柳如是都收到消息了,多爾袞怎麽可能收不到?

  “皇上,民女昨晚收到的消息,內容為大致是‘各地義軍準備完畢,十日後集中行動’,而那名探子在路上花費了近二十日的時間,所以民女才說他們是十天前開始行動的。”柳如是解釋道。

  “也就是說,韃子九酋可能也要十天之後才能收到探報了?”方浩眉頭緊皺地問道。

  “是的。”柳如是回答道。

  “十天後就晚了啊!”方浩歎息道。

  如此良機,竟然因為時間的問題,而白白錯過,真是太可惜了。

  “皇上,是民女沒有算好時間,還請恕罪。”柳如是歉意道。

  這一環是皇上和宋軍師出現在江南之前,她就計劃好的,為的就是在雙方決戰之時,擾亂韃子九酋的內心,讓他慌亂之下急於速勝,而露出破綻。

  但是因為這幾地距離實在是太遠了,加之各地義軍非常分散,聯係不便,所以才導致在時間上出現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