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為父報仇
作者:龍城冠軍侯      更新:2021-11-06 16:41      字數:2216
  豫州的麵積不大,人口卻也不少,雖說是經受了黃巾之亂的浩劫,卻仍然算得上人口大州。

  不過豫州早已四分五裂,曹操,劉表,袁術,陶謙四家瓜分了豫州的各個郡縣,而且還都委任了自己的豫州刺史。

  當然,這些豫州刺史,除了劉備是長安朝廷正式頒布詔書冊封的以外,其他人都是各路諸侯表奏的。

  表奏這個方式,是當時關東諸侯比較流行的一種做法,說白了,就是無視中央朝廷的權威,自己來任命地方官員,一般都是比自己級別低或者同級的官員。

  通俗點說,就是挑一個黃道吉日,在麵對長安朝廷,皇帝所在的方向,擺上香案,寫上表章,念叨幾句,然後就算給皇帝上過表章了,然後就可以上任了。

  陶謙所能控製的隻是靠近徐州的沛國一郡之地,所以劉備做為豫州刺史,也隻能待在沛國這一畝三分地,以他的實力隻能自保,其他郡國卻不是他能夠惦記的。

  一九二年的十二月,關東地區發生了一件大事,雖然與曆史上的時間不同,不過該發生的終究還是發生了,甚至地點都大致相同。

  早就回鄉歸隱,躲避戰亂的曹操父親曹嵩給已經在兗州站穩腳跟的曹操寫了一封親筆書信。

  書信中曹嵩說他聽說複起的青徐黃巾之亂已經平定,世道也相對穩定了不少,曹操在兗州也站住了腳,他就不想再呆在琅邪的鄉下了,想回到曹操的身邊養老,人歲數大了就會更加想念兒女。

  他在琅邪多年,徐州刺史陶謙對他一直很關照,不僅秋毫無犯,甚至還派兵保護與他,他要曹操多多感謝人家。

  曹操雖是梟雄,卻是一個孝子,接到父親的書信,馬上就派手下的大臣應劭前往琅邪迎接。

  曹嵩曆任朝廷高官多年,加上曹操祖父曹騰更是四朝元老,很是置辦了不少家產,據說搬家之時的輜重車輛足有百餘輛之多。

  陶謙聽說曹操派人來接曹嵩,連忙手下率領軍隊將曹家之人禮送出了琅邪國境。

  當車隊路經薛縣之時,卻遭到了大隊騎兵的襲擊,不但搶劫了財物,還殺死了曹嵩和他的小兒子曹德。

  當然有人說陶謙本來是出於好意,派部下護送曹氏父子,結果他的部下見財起意,圖財害命。也有人說根本就是陶謙與曹操素有仇怨,直接派人去截殺的。

  反正無論哪種說法,事實都是陶謙的人在陶謙的地頭殺死了曹操的父親與兄弟,以及曹家百餘口人,搶奪了財產。

  曹操本就是一個孝子,殺父之仇不共戴天,而且這一事件也給了他進兵徐州的最好借口。

  所以,他不顧荀彧、荀攸等謀士的阻攔,立刻盡起兗州之兵,討伐陶謙。

  曹操大軍兵多將廣,樂進,李典,曹仁兵分三路,都是先鋒,一路之上所向披靡。

  從任城沿泗水一路向南,很快就攻克了廣戚,戚縣,薛縣等地,隻是在小沛遭遇了劉備的頑強抵抗,久攻不下。

  曹操命令大軍繞過小沛,繼續南下,陶謙也曾經親自領兵與曹操接戰,仍是大敗。

  無奈之下,陶謙隻好棄守彭城,退守東海郡的郯縣,曹操趁機攻克彭城。

  破城之後,一是泄殺父之恨,二是因為當地百姓多為擁護陶謙的,滿城皆遭屠戮,十數萬人被驅趕進泗水之中淹死,屍體阻塞了河道。

  陶謙寫信向揚州的袁術和幽州的公孫瓚,甚至還向冀州的袁紹求救,這個時候不管是什麽樣的救命稻草,陶謙都不會放過。

  曹操繼續向東攻打五原,下邳,最終圍攻郯縣數月不下,又轉而攻取了夏丘,睢陵等縣。

  所過之處,全部遭曹軍屠戮,雞犬不留,城垣廢墟不見人煙。曹操殺戮過甚,使得其許多部下,特別不是曹家一係的官員心生不滿。

  最終袁術派出了大將紀靈帶領援軍三萬人,由九江北上。公孫瓚也派田楷領軍三萬從琅邪出擊,進占蘭陵,昌慮,斷曹軍歸路。

  劉備也不遺餘力地出擊曹操軍的側後,就連袁紹都派軍前出白馬、延津一線,最終曹操因兵糧告盡,腹背受敵,不得不退兵回兗州。

  死中得活的陶謙為了感謝劉備拚死相救,將原屬徐州的彭城國和沛國都送與劉備,甚至想把徐州都讓給劉備,被劉備婉言謝絕了,不是劉備不想要,而是劉備顧及到自己的吃相不能太難看而已。

  與關東諸侯大戰連連不同,馬寧現在是抓住難得機會,讓並涼和關中地區的百姓休養生息,恢複元氣,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都停止了,剩下的唯一行動,就是涼州平叛。

  馬騰擔當涼州刺史,指揮整編之後的護國軍第二師和第一騎兵師,進剿盤踞在金城郡的韓遂、董璜一夥叛軍,董卓死後,董璜逃回隴西,重新拉起一支隊伍以後,就跑到金城與韓遂合夥了。

  馬騰不顧旁人的勸阻,親自帶著軍隊進入金城郡平叛,他心中放不下的自然還是韓遂這根刺,殺妻之恨怎麽能說忘就忘呢,雖然李儒是幕後主謀,可是真正動手之人還不是韓遂的手下?

  現在韓遂和董璜就在那裏,自己再不把握機會,一旦韓遂丟棄金城老窩,四處逃竄,再想抓他就難了,韓遂對涼州的熟悉不比馬騰差到哪去。

  至於說能否打過韓遂,這一點,馬騰一點都不擔心,自己手中這兩個師可都是整編以後的主力,護國軍的老底子,裝備也都更換完畢了,兩萬多人,打韓遂的叛軍,再多兩三倍也不在話下。

  馬騰積極求戰的原因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從加入馬寧一方,馬騰還沒有立下過什麽大的功勞,自己的表現甚至都不如兒子馬超,偏偏馬寧對他還很重視,涼州刺史這麽重要的職位都給了他。

  要知道,馬寧的護國軍到現在為止,控製的地域也不過是並州、涼州、司隸校尉部和冀州的一部分,馬寧信任他,將偌大的涼州都交給他了,他能夠感受到肩上的擔子有多重。

  而且私下裏護國軍的一些將領對馬騰身居高位都頗有微詞,認為他就是憑借與馬寧同宗的血脈關係才能上位,對他的能力並不認可。

  所以馬騰一心想要做出一些成績來,好堵住所有質疑他的人的嘴,而涼州現在最大的隱患就是韓遂、董璜這夥叛軍,國仇家恨正好一起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