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不做學人精,步驟卻相同
作者:久舟      更新:2021-11-09 00:12      字數:2161
  南北料理一百零八式中,是匯聚了煎炸炒燴燉蒸等等製作方式的,所以比賽限時兩炷香,隻不過參賽選手們大多會選擇炒煎炸一類,出品比較快,因此才顯得每一輪的比試時間很短。

  鍾家人此時說,如果鍾祺發現了就還來的及,言下之意便是,如果鍾祺看見了朱鶯鶯的操作,能學上一手,那麽在食材本身上,他就不會吃了虧了。

  朱鶯鶯九宮格裏的山藥已經煮好,她每一塊都嚐過之後,便根據口感,留下了與試煮的那一小節所匹配的整根山藥,其他口感不行的,就都被她暫時丟棄在了一旁。

  現在是在比賽,可不是在家做飯吃,該浪費的部分就必須浪費掉,過後拿去喂豬都好,不達到滿分的食材,是絕不能下鍋的。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難為壞米之炊,如果一樣食材隻值八十分,用高超的廚藝可以彌補剩下的二十分,那麽選到了一百分的食材,用高超的廚藝就可以做到兩百分的效果。

  朱鶯鶯看重烹飪裏的每一步,包括食材的挑選。

  就在朱鶯鶯又放了九小節山藥下鍋試煮的時候,剛撈出水鍋裏所有山藥的鍾祺,也朝她看了過來。

  並且隻一眼,鍾祺就明白了她在做什麽。

  因此鍾祺怔了片刻,甚至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繼續進行下一步。

  他不是不注重食材的挑選,他隻是想著,廚藝大賽提供給選手的食材都是同一批的,而且都是上好的品質,他與朱鶯鶯拿到的就是大致相同的食材,廚藝的高下,隻會在烹調技法上展現。

  可他萬萬沒想到,這同樣好的食材裏,朱鶯鶯還要細分出“好”與“最好”的區別來。

  這樣的話,他豈不是一開始就被朱鶯鶯甩開了一大段距離?

  鍾祺低頭看了一眼自己剛撈出來的山藥,可這裏麵,他卻不敢保證每一塊的口感都是綿軟的。

  也許他可以用一根細竹簽,每一塊都紮一下,觀察品質。

  但這麽做,也不會如朱鶯鶯親口嚐過那般,對口感和口味都有絕對的掌控。

  也許他可以每一節都切一小塊下來,也親自品嚐過,但是在朱鶯鶯之後這麽做,豈不是明顯的學人精?一定會遭人詬病的!

  鍾祺站住不動的時候,評委席上的眾人當然就正在談論他:

  “哎呀!鍾祺也沒想到朱鶯鶯能做得這麽細!”

  “鍾祺就是大意了,他專注做南北料理一百零八式這麽多年,就這一道拔絲山藥,他不知道做了有幾千次!誰會在酒樓裏試煮食材呀?肯定是拿到手上就烹飪,食材把關都教給負責采買的人了!”

  “還是鍾祺輕敵了,那小廚娘不也是清苑酒樓的大主廚麽?莫非她的酒樓沒有采買人員?麵對沒有把握的食材,她第一時間就會試煮,說明她很看中挑選食材的這一步。咱們品評美食的都知道,這一道菜好不好呀,從原料開始就決定了!”

  “你們說,鍾祺現在會如何做呢?依我看,還是放棄煮好的山藥,再另外嚴密的挑選一些吧。”

  “欸,依我看,用筷子每一塊兒都戳一下,不就試出來了麽?我自個兒在家吃紅薯,就用這種土方法。”

  “不行不行!咱們的評分標準是色、香、味要俱全,這每塊山藥上都破一個洞,品相就不好看了,‘色’這一塊就得扣分的!”

  “噢哈哈,也是,那還是另外挑選一些吧,別傻站著就行,死要麵子活受罪!”

  “不過讓鍾祺學一個廚娘,恐怕比他輸了比賽還難受!”

  說話的這人不是鍾家人,但他卻精準拿捏了鍾祺的心理,果然,鍾祺在猶豫了好一會兒之後,還是決定按照自己原本計劃好的步驟進行下去。

  他就當沒看見朱鶯鶯的烹飪方法。

  因為如果學了,那樣與作弊也無異。

  鍾祺的這一決定,讓留在候場區的第一樓廚師們,躲過了其他民間廚師的“討伐”。

  見鍾祺沒有另外處理山藥,而是直接進入了過涼水的下一步,支持朱鶯鶯的選手們才鬆了口氣:

  “呼……還好鍾師傅算有原則。”

  “他要是現學現用朱師傅的方法,我以後都瞧不起他!”

  “就是!看就看了,學可不行!”

  鍾祺開始下鍋油炸的時候,朱鶯鶯也已經挑選好了口感最完美的鐵棍山藥,她將選出來的山藥歸攏下水鍋,煮熟撈出後,同樣是要過涼水浸泡,這一步是為了待會兒下油鍋的時候,山藥承受熱油的時間可以更長,也能將原本就綿軟的山藥炸得更鬆軟些。

  拔絲山藥作為從古流傳到今的經典菜,其製作流程,也是如同刻進了無形教科書裏一般,所以即使這會兒朱鶯鶯與鍾祺都沒有再看對方,他們手上的步驟,也是一模一樣的。

  煮熟的山藥過涼水打撈出來後,加入少許澱粉裹勻,大豆油做油鍋,燒五成熱,下山藥入鍋炸至金黃色,撈出備用,然後另起一鍋熬糖,少許水與白糖同煮,等不斷沸騰的糖水形態從大泡沫變為小泡沫,並且顯現少許焦糖色的時候,就將剛才備用的山藥下進鍋中,翻炒至山藥均勻裹上糖漿,呈現香油色即可。

  朱鶯鶯在煮山藥的時候,另一邊就同時準備好油鍋了,所以最後進度,她竟然趕上了鍾祺,她一眼不看鍾祺,也是因為,她知道拔絲山藥的製作方法總是大同小異的,若她看了鍾祺,發現步驟是一模一樣的,到自己再操作時,難免會擔心被人說是現場學藝。

  而剛才吃了個啞巴虧的鍾祺,心裏也是如此想。

  此時兩人都不知道對方的菜要出鍋了,竟然同時從碗架上拿出一個圓盤,並且同時在盤上抹了一層薄薄的香油,防止拔絲山藥的糖衣沾盤。

  最後,還是朱鶯鶯先敲響了小鑼鼓,鍾祺緊隨其後。

  這也讓鍾祺再次啞然:這小廚娘竟然與我同時完成?明明她在煮山藥的那一步多花了時間,應該不能比我快才對呀?

  這時候場區有人說道:“朱師傅果然是效率第一,鍾祺另外再開油鍋,她卻是同時進行的!”

  “我就佩服朱師傅對時間的把握,她每次從一邊灶台轉到另一邊灶台,兩邊的火候都是正正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