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蛻變
作者:十裏桃花      更新:2022-02-13 23:30      字數:2207
  神秘的墓室,居住在墓室裏的蛇怪,以及來自亡者的日記本,這種種跡象都讓方田想到了一部非常有名的作品。

  《蛤蜊波特》。

  不過在這部山寨化的《蛤蜊波特》裏,蛇怪和伏地魔都是自己人。

  方田和“蛇怪”交流了一會之後,發現它除了體型過於龐大之外,心性和虎鯨寶寶沒什麽區別,而如果按照妖怪年齡進行衡量,這並不妨礙它還是一個寶寶。

  如此一來,學姐在二年前來到不夜港,並頻繁出入畸變體森林的理由就呼之欲出了——她在森林深處,養了一隻蟒蛇寶寶,而在蟒蛇寶寶有了自力更生的能力之後,她便離開了不夜港,再也沒有回來過。

  巨蟒對方田又舔又蹭的態度讓他意識到這個“寶寶”似乎一直都待在這裏,等待著學姐回來找它的那一天。

  “你待在這裏不要走動,我就在隔壁。”

  方田靠近了巨蟒,伸手摸了摸它的腦袋。

  鱗片冰涼光滑,和他想象中的觸感如出一轍。

  安頓好了蛇怪,方田終於能放下心來仔細探索這位傳奇驅鬼人的墓室了,這前一路上留下的公告牌就是傅征對於後來者的提示,這些都展現出了傅征對於畸變體有著相當的深入的研究。

  這裏與其說是墓室,倒不如說是傅征的書房,用於囤放研究成果的資料庫,雖然墓室的隔間被蛇怪拱得亂七八糟,但作為囤放資料的主墓室卻驚人地保持了完整。

  方田仔細閱讀了墓碑上的文字,這座墓碑是傅征為自己立下的。

  上麵描述了他的基本概況。

  名門之後,也曾站在過驅鬼人的最頂點,在暮年時,傅征決定展開一個驅鬼人從未染指過的領域——畸變體的研究。

  即便在那些以縛鬼術聞名的驅鬼名門之中,也絕對不會有人將畸變體作為自己的縛靈,不具備思考能力,被無盡的惡意以及殺戮的欲望所淹沒,這就是驅鬼人對於畸變體的共識,而他們一生中的絕大多數精力,都放在了畸變體所引發的種種事件之中。

  他們隻需要考慮如何斬殺畸變體,從不會有人考慮如何與它們進行溝通和交流。

  但在和畸變體戰鬥了一輩子之後,傅征對畸變體產生了新的看法。

  傅征在自己的墓碑上明確寫到了自己當初展開這一項研究,並不是為了呼喚愛與和平,又或者是在自己晚年時產生了對於人性的探討,而是采用一種科學的方式重新審視這個驅鬼人的“宿敵”。

  而在經過了長時間的實驗和驗證之後,傅征終於推翻了驅鬼人一直以來的共識。

  畸變體,的確是充滿惡意和憎恨的產物,它由惡鬼演變而來,同時也意味著它們徹底失去了意識中的最後一絲人性,但它們對於外界強烈的攻擊性,卻並非是由惡意或者憎恨引起的。

  無論人類還是幽靈,死在畸變體手上隻會有一個共同的結果。

  被畸變體吞噬,肉體和意識和它們融為一體,這也就是為什麽放任畸變體不管,它們的體型就會越來越龐大的原因所在。

  傅征將這一現象體現為畸變體的進食需求。

  在他進一步的實驗和驗證之下,最終找到了和“畸變體”和平共處的方式,雖然它們的進食涵蓋麵極其廣泛,幾乎包裹了一切生命體和幽靈,但也有一些東西他們是不吃的。

  同類,和無生命物。

  傅征在一次實驗中將兩個畸變體困在了一個狹小的區域中,即便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它們也不會相互吞噬,而在為他們提供了食物之後,它們的確會為了食物發生戰鬥,但在戰鬥之後,失敗的畸變體竟然驚人地活了下來。

  與此同時,畸變體和畸變體之間具有十分明顯的排斥性,它們相互之間不喜歡進行任何肢體接觸,它們會本能地遠離對方,至少保持五到十米的有效距離。

  而在這一些列理論的支撐下,傅征逐漸找到了和畸變體共存的手段——隻要通過某種方式讓它們誤以為你是同類,他們便不會對你產生進食的興趣。

  惡意和行動模式通常是畸變體用於區分同類和食物的方式,也就是說一個時刻對外界散發出強烈惡意的幽靈,加上刻意模仿畸變體的行動模式,就有很大的可能被它們當成同類。

  遺憾的是,傅征研究出的方法對人類並不適用。

  基於以上理論,傅征又產生了一個新的設想,他認為畸變體需要源源不進食的原因,很有可能和他們所處的狀態有關。

  因為畸變體是在真正意義上,從幽靈從生物開始了過渡。

  在這個過程中,畸變體會根據周圍的環境不同,變成截然不同的存在,有的外表看起來像植物,有的看起來像動物,而即便能是保持人形的,也基本都是三頭六臂,模樣看起來能嚇死人。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有了進食衝動以及繁衍的衝動後,它就已經滿足了生物的標準。

  傅征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待畸變化的過程,他認為,這是幽靈在試圖重新塑造自己身體的過程,也即從“意識”朝“生物”的轉變,之所以需要源源不斷的進食,也是為了維持這一狀態的穩定性。

  隻是由於在這個過程中它們失去了意識,對周圍的區域開始無節製的擴張,導致它們通常在成型之前就會被掃除,才導致近現代沒有人見過在畸變體化完成之後的狀態。

  就連傅征對於畸變體的自我演變持悲觀態度,他認為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這個過程也許永遠也無法完成,因為就連畸變體自身都不知道它需要蛻變到怎樣的狀態。

  傅征後期的實驗也不得不到此為止,他尋邊了整片森林,也未能找到任何一個具有自主意識的畸變體,以至於他鬱鬱而終,隻能將自己未完成的研究通過資料和文字的方式留在墓室,寄希望於未來的某一天有人能重拾起他的研究,給予這個尚未解決的問題一個最終的答案。

  方田看得津津有味,而當他讀到最後一部分資料時,不禁猛然看向林玖。

  “你幹嘛?”

  林玖被方田“瘋狂科學家”一般的眼神看得心裏發毛。

  “我知道學姐為什麽說這些資料或許對你的修行有幫助了。”

  因為,林玖就是傅征找了許多年頭都未能找到的“具有自主意識的畸變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