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萬國牌
作者:劍嘯寒州      更新:2021-10-28 04:05      字數:2807
  教宗國的士兵數量和質量肯定是能到位了,武器的配備卻麵臨著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教宗國本身根本拿不出那麽大數量的武器,拿的出的武器絕大多也已經遠遠落後於時代了。這與征兵宣傳不符,也無法保障部隊的戰鬥力。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教宗國之前對軍隊的重視程度極低,也很長時間沒有戰爭,武器裝備不知道多少年才更新換代一次,對武器的需求非常小。長久沒有需求,沒有市場,也就沒有了生產。不隻是熱武器,就連長矛、刀劍都配不齊。

  現在就算立即開始造,就算投資、辦廠、生產、交付等一整套流程全部順風順水,造出那麽多人的裝備,也需要很長時間。

  但是戰機不等人,士兵不會等人,總不能說你們的裝備已經在造了,訓練先拿著燒火棍假裝有武器,更不可能要打仗了讓士兵拿著破銅爛鐵衝上去。

  奧古斯都對造和買的觀點是:租不如買,買不如造,造不如搶。但是因為造不出武器去搶人武器,這好像不太靠譜。

  沒有辦法,隻能先買,實屬無奈之舉。

  買也是有一些小技巧的,雖然改變不了是在買的本質,但是不同的買法卻是天差地別。教宗國高層的討論後一致決定:從多個國家進口。

  這個一致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恰恰是有一點無法達成一致,那就是哪國的武器最好。不要說現在了,後世站在上帝視角對這種問題向來都是爭議不斷的。

  武器的優劣,從來不是紙麵數據數值比較那麽簡單的。有的武器,紙麵數據碾壓競爭對手,怎麽看都是第一,上了戰場被吊打;有的武器,和別的武器一對一占盡優勢,但是兵團作戰的時候卻處於下風;還有的武器,用起來是好,但是壞起來也快,維修保養費用遠超預估,上了戰場突發狀況不斷,簡直要命。

  除了客觀上的好不好,士兵喜不喜歡也要稍微考慮一下。比如20世紀初,美國軍方格外鍾情於牛仔氣質十足的柯爾特M1873轉輪手槍,而不使用性能更好的勃朗寧M1900。

  這就考慮到了士兵對武器的偏好,但是因為性能實在跟不上時代,經常三槍打不死個人,以至在菲律賓土著手裏吃了虧(也有可能土著身體比較結實),不得已才逐漸淘汰這種情懷武器。

  討論的時候,隻有卡爾、杜卡奧、洛倫佐三個人興致勃勃的討論個不停,其他人根本插不上話,包括奧古斯都本人。這種純專業的問題,不是專門研究武器發展史和有親身經曆的,要說有多少了解,實在不大可能。自己頂多算半個愛好者,能知道什麽東西。

  討論中提到的名字和一些名詞,奧古斯都也不知道是什麽玩意兒,也沒問,問了也白問。隻覺得他們說的都有自己的道理,而且都無法說服對方。

  最終商定從提到的所有武器當中選擇了幾種進口,按團分配。戰場上的表現好才是真的好,根據戰場上的表現之後再做調節。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教宗國的軍隊中將會出現法械團、德械團、奧械團、西械團、波械團等。不少團還是混合的,比如說拿著法國的火槍,舉著西班牙的長矛,配著德意誌的刀劍,穿著米蘭的甲,騎著波蘭的馬。

  武器多元化一些,也有利於適應不同的戰場環境,以防遇到某些特殊天氣狀況,集體啞火。

  從多國買入,也能盡量避免受製於人,更可以加強和多國的合作交流,改善關係,增加利益往來。總之好處多多。

  有了方案,刻不容緩,教宗國立即派出特使去幾個目標國家商談。

  雖然這個時候還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國有化,但是像軍工這種關係到國家命脈的重工業,沒有國家的手筆幾乎不可能。

  控製的方法多種多樣,有國家管控,有政策扶持,有政府和私人合營,或者幹脆就是王室直接出資開辦的。有的算是王室私產,有的姑且算作國有倒也說得通。

  不同國家情況有所不同,君主專製,選王製,共和製,各不一樣,同種製度的國家情況都可能大不一樣。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大量軍械出口國外,都繞不過政府。

  因此派出去商談的人員都是直奔各國政府的。這其實是個好事,化繁為簡,不用到處跑,到處討價還價。有國家出麵,質量也會比較有保障。

  商談總的來說,沒有遇到什麽大麻煩,生意送上門來,沒道理不做,天主教國家,明麵上也都很樂於加強和教宗國的聯係。有的無非是價格問題,賺多賺少,稍微談一談,最後定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就可以。

  隻是波蘭、西班牙、奧地利等國,本身自己就在打仗,手頭也比較緊,能進口的總量比預計的少。缺的總要有地方補,這個偉大而光榮的任務,就主要落在了天主孝子法蘭西肩身上。

  自從亨利四世頒布南特赦令以來,法國大戰沒有,小亂子不斷,還要應對西班牙的威脅。因此一直維持著不低的軍費開支,約占每年財政支出的三分之一,武器裝備的研發和生產一刻都沒有鬆懈,以至常態化的債台高築。馬漢發明燧發槍之後,亨利四世更是大力推動燧發槍裝備部隊的進程。

  教宗國想要從法國大批量購入武器,亨利四世非常重視這件事,不隻是對賺錢感興趣,更是對教宗國的意圖感興趣,如果是用來應對西班牙的威脅,那真是再好不過了。於是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大臣,財政大臣蘇利促成這件事,也試圖借這個機會打探一下教皇的意圖。

  盧浮宮

  ……

  “喬凡尼先生,冒昧的問一句,請問教皇這次如此大規模的擴充軍隊是出於什麽目的?捍衛教宗國一直是法國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教宗國有什麽需要還請告知,我國定會伸出援手。”蘇利拍著胸脯保證道。

  “抱歉,我並不知道這些,我隻是來商談購買武器的。武器的價格能否稍微再降低一些?”

  ……

  “喬凡尼先生,我王亨利非常願意加強和教宗國的合作,可以派出軍官幫助貴國訓練軍隊,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不好意思,教皇並沒有這個要求。請問關稅可否減免一些?”

  ……

  “教皇從軍事大臣洛倫佐手裏分走了軍權,不知道這是否影響到貴國內部的團結?”

  “這是高層之間的事情,我也不知道。不過我猜想教宗國內部一直很團結,並將一直團結下去。武器的運費可否由貴國承擔?”

  ……

  麵對一問三不知的喬凡尼,蘇利使勁渾身解數還是半點有用的信息沒問出來,得到的全是含糊其辭的回答。

  事實上自己的真正意圖,奧古斯都就沒告訴過任何人。不要說喬凡尼了,哪怕是問幾個大臣,甚至是法奧斯,一樣不會有半點收獲,隻有問卡爾和杜卡奧才可能問出一點端倪。

  喬凡尼做事死板不知變通,這時候卻成了一個優點。蘇利說什麽他都油鹽不進,三句話不離錢。蘇利為了套話一再讓步,結果還是什麽都沒問出來。蘇利意識到再問下去都要賺不到什麽錢了,隻得作罷。法國和教宗國之間的武器出口協議就此達成。

  ————————————

  (em……有些話想和QQ閱讀的讀者朋友們說一下。這本書的主站是在起點,QQ閱讀是書互通,票也互通,但是評論不互通。我在QQ閱讀搜了看了一下,沒找到在哪評論……

  另外,我不是在玩單機,隻是評論大多在起點。感謝大家投的票,還希望多多支持。還有問題歡迎加書友群,群號:1034136130。

  這些話本來不該放在正文的,但是因為QQ閱讀沒有作家的話這個東西,放那沒用,我也不知道該放哪了。不過反正不要錢,以後也不打算要錢,相信大家不會介意噠。

  還有,因為作者菜,需要時間看些書,快了容易寫崩,所以更的慢,還請大家耐心一點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