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禁令
作者:夏清周      更新:2021-10-27 21:35      字數:1132
  山屏城南部的大罡山、琦岢峰、臨春嶺等群山入雲,綿密巍峨,民戶居於山腰,日夜穿鑿,響聲陣陣,鄧吉和傅婉書,還有羅典章帶了一位隨從,他們親自到龍脈一地堪合,一行人尚未進山,卻已耳聞叮當不絕。

  “將軍,前方便是那龍脈所在之處–船槽嶺。”待行至半山腰,羅典章手朝西南一指,鄧吉猛地打量,見半截碧龍入土,山已毀了大半。

  傅婉書見此情景,微微皺眉,這也太不環保了。

  又見烈火焚燒,濃煙滾滾,猶如黑龍出山,穿入雲霄,傅婉書已不忍再看,她平素最愛山林美景,哪裏受得了這般亂象。

  鄧吉亦是非常不悅,隻簡單走了走便打道回府,來之前生怕傅婉書遇到危險還做了萬全準備,此時還真是用不上了。

  回到城守府,幾人立馬商量起來,羅典章還喚來了先前一直跟著的隨從,那隨從叫劉弘仁,是羅典章從京城裏請過來的師爺,精勘驗,好刑名,文書典籍,過目皆清。

  “大人,婺源縣這幾年頻受颶風之害,廬舍沒百,人畜皆傷,定與這龍脈損毀之事,關係頗大。”劉弘仁翻閱了縣誌,將所思所料,一一稟報。

  “自然,颶風驟起,揚沙拔木,若無崇山阻隔洶勢,其災必甚。所以這嚴禁焚山燒灰之事,緩不得。”傅婉書接過話來。

  鄧吉聞言,走至桌前,執筆落字,迅速擬出了細則文書,如下:

  “龍脈關乎氣運,山嶺破碎,禍事頻發,不可不察也,愚民燒山,貪欲觸天,不可不禁也,但民戶數眾,生計皆賴與此,若要安妥保龍,安穩民生,仍須慎也。

  傅婉書走過去看了看,點了點頭,鄧吉側身看她,知道她心裏亦是有了法子,遂把筆遞給了她。

  傅婉書又繼續寫道:“可贖買解民戶生計之難,督察解再犯違禁之難,改鑿解灰料無源之難。

  一曰贖買,乃為官衙出資,將民戶所持之地契由私變公,贖買之資,或官員捐俸、或鄉紳捐銀。

  二曰督察,乃為百姓學子互視互察,行獎懲之措,斷鑿山之行。

  三曰改鑿,乃為民戶尋他山之石,避龍脈而鑿,亦生灰料,仍有可用也。

  濃墨揮灑,一氣寫罷,羅典章拿起來讀了一遍,忍不住連連拍掌叫好,忙吩咐劉弘仁將文書封印,遣驛卒送去上級官署。

  三日後,官署審議,將羅典章所述之法成文作令,公文寫的明白:“”禁灰保龍,以培地脈,以振文事。”

  鄧吉早料定此果,掌管此事的胡大人年逾六十,即將致仕,一心求安,若是禁令過激,怕是不成,可他所述之法,能保十年無虞,乃維穩之計,胡大人自當應允,照準執行。

  本來他有心直接下令,不許再鑿山,但現在朝局剛剛穩定下來,還不能引起民心變化動蕩,隻好出此計維持平穩。

  這胡大人的禁令下來後,鄧吉又囑咐羅典章將近年災禍列舉成文,廣而宣之,百姓見文後心驚不已,紛成擁躉,一時同心。

  “龍脈已保,爾等科舉若再不佳,實難處之,今後自當苦心做學,早日成朝廷棟梁之才。”傅婉書勉勵陳緯等人,自強自立,勿將成敗皆係與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