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不進朝堂卻心向社稷
作者:阿笙的歌      更新:2021-10-25 14:29      字數:2137
  “這些花種隻是個幌子,最難開花的不正是已枯死的花種嗎?”

  李獻承脊背挺直麵含怒色,卻仍帶著讀書人的風度,“隻不過,君子非禮勿聽,在下才入府做事,大小姐就過問別人的私事,是否有欠妥當?”

  靈棲看他一副鄙夷不爽的模樣,心火也燃了起來,正要開口時卻被楚清寧攔住。

  “我可不是君子,隻是一個小女子,我也隻是好奇你是否有奇怪之處這才命人打探。”

  看著他惱火的眸子,楚清寧抿唇笑道:“我留下你有兩點緣由,其一,李嬤嬤在太傅府將近二十年了,是府裏的老人。我敬重她,你是李嬤嬤的侄兒,我也自會幫扶。”

  “其二,我雖為女子但也惜才,在派人查訪你的為人時,得知你胸懷大誌且有治國之道,就不知為何你此次科舉卻白紙一張絲墨未落?”

  李獻承別開眼,目光落在那盆赤珠虞美人,他輕笑一聲,“疑人勿用!我李獻承雖不是什麽世家子弟,但也是讀了幾年聖賢書的,還不至於為了生計拋下心中底線。”

  “大小姐,這花匠一職在下實在無法勝任,還請另覓良才吧!”

  他端正地朝她行禮,轉身就要往花房門口走去。

  楚清寧放下手中的花種,沉聲道:“你不想想李嬤嬤嗎?她年紀大了又無兒無女,你離開太傅府以後又能與她再見幾回?”

  他腳步一滯,想起姑姑方才慈愛的模樣,還說日後要好好照顧他……

  “你究竟想如何?荊川也沒有一條律令是不準科考交白紙的吧!況且在下又沒有簽賣身契,說與不說都是在下的事……”

  “誤會!我早就說過了,方才的一些話隻是好奇所致。問不問是我的自由,答不答那就是你的自由了。”楚清寧抬手製止他的辯解。

  接著,她便朝靈棲使了個眼色。

  靈棲會意,從袖袋中拿出一封沒有署名的信件遞給李獻承。

  他接過,抽出裏頭的信紙,還沒展開他的臉色就驀然一白,手指微微顫抖,他嘴唇跟著顫了幾下。

  楚清寧將他的反應盡收眼底,溫聲道:“這是你剛到上陵城就請人秘密送去兵部的幾條良策,可惜壓了數月兵部侍郎根本不曾看過。”

  “敢問小姐,這又是怎麽到你的手中的?”李獻承雙手一緊,那張信紙便被皺成了一團。

  “是靈棲買通了兵部侍郎府中的打掃丫鬟,據那丫鬟說這封信就扔在裝廢紙的花瓶中,過不了幾日也會被扔去後廚煨火。”她目光定定地看著他。

  “煨火?嗬,可笑!”李獻承似乎情緒大落,抬手就將那封信撕碎了,冷笑道:“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在,何其不幸矣!我也試圖進朝堂為國盡綿薄之力,但沒有慧眼識人的良主,科舉對我這樣的村夫有何意思?”

  楚清寧淡然地看著他,她隻是個小女子,前世受人戕害,今世才多為自己籌謀而已。這荊川的江山都是姓蕭的,朝堂社稷如何她不管,她隻要蕭珽沒有機會坐上那張龍椅。

  “你原先隻是找錯了人,仔細想想,放眼滿朝也隻有一個人能讓你大展心中抱負了。”

  “誰……”李獻承抬頭看向楚清寧,眼神中有幾分局促,似乎想到了誰,“攝政王蕭譽璟?”

  在這朝堂之上,能看得清明的沒有幾人,但蕭譽璟絕對算得上一個。

  他誰的麵子都不會給,且喜怒無常,連皇上都怕讓他七分,這樣的人殺伐決策隻憑他看人待事的分辨力。

  若成為他信任的人,頒布新策絕對容易很多,隻不過,他一介草民村夫如何能入他的眼?何況王府那樣森嚴的地方,他沒有允許也進不去……

  楚清寧看出他在動搖,但還是不敢開口確認。

  她走到他麵前,把散落在地麵上的信紙碎片撿起來,抬手遞給他,“我方才也說過了,我惜才。”

  “若你願意好好為我做事,我便將你引薦給攝政王。你可以和李嬤嬤打聽打聽,前幾日王爺救下了我,還親自送我回府,我們也算有患難與共的交情,若我開口,他定會接見你。”

  沉默了一陣,李獻承的目光一直在打量楚清寧,他不明白一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小姐,怎麽會有這樣的識人膽魄。

  他心中所想,仿佛一絲不掛地被她看透了,他不覺得羞恥,反倒有一種滿心愉悅的感覺充斥著他整個胸膛。

  沒有猶豫的,他抱拳朗聲道:“好!若大小姐願意做伯樂,那獻承也願意做您的千裏馬,甘願馬首是瞻!”

  “嗯。”楚清寧點點頭,心中也是心喜,不過她是得逞的竊喜,憑借著前世微薄的記憶,她隻不過是鑽了個空子。

  李獻承是用兵奇人,她收攏了他的心,再舉薦給蕭譽璟,那她就成了牽攏兩頭不可或缺的人,也就是說她替代了原先的翊王。

  將花房的鑰匙交給了他之後,楚清寧便帶著靈棲和回了意歡院,而月影則先帶他熟悉一下府中能去的地方。

  路上,靈棲將那枚藥蠱花種遞還給她,“小姐,您為何在那堆花種之中放這顆沒見過的花種呢?”

  摸了摸花種上麵自然形成的紋路,她嘴角勾起一個弧度的:“師傅的書中記載,這種花有毒但溫和,這花種本就是死物不會開花,但隻要種進泥土內,它周遭就會生長出紫色的細莖,叫做紫絳。”

  “怪不得小姐派奴婢去找到那封信件,又花銀子疏通了敬仕院的考官大人,這才知道這些事。”靈棲恍然頓悟,小姐果真是心思細膩。

  “是啊,李獻承雖然來自農家,但心係社稷,即使不進朝堂那又如何?他命中注定會被蕭譽璟賞識,成為妙計軍師。”楚清寧不幸於那樣的遭遇,卻又幸運於掌握了先機,如今她隻待好好學好醫理。

  不僅是父親,就連李獻承,她也要讓他們免於上一世死於病痛的折磨。

  一會到意歡院,她便屏退了所有丫鬟,開始認真研讀《從醫令》。

  簡單的望聞問切在此書中被具體化,也最是適合她這樣的初學者,她一字一字地讀著,生怕錯漏了一句,又在自己手腕上試著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