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作者:緬梔白      更新:2021-10-17 08:43      字數:2259
  “如果說,他是家裏唯一的孩子,父母為了保護他,盡自己的全力保護他,直到生命的盡頭,也是有可能的。也或者說他遇到了好心人,一路保護了他,讓他僥幸活了下來,也不無可能。”顧溯麵上略顯凝重道。

  “可是,是什麽樣的方式?”周苓伊麵上也略顯沉重,說:“還記得我們之前在山上偶然救下的一個五歲小孩嗎?那個靠著母親的血撐過了三天的孩子,而他的母親因為失血過多,還沒出山洞,人就不行了。”

  顧溯驚訝地睜大了嘴巴,說:“你的意思......難道.......”他眼裏滿是震驚,感到難以置信,“以前曾在書中看過,戰亂時代,糧草不濟之時,士兵為了存活,偶有啖人肉。其實說起來,大饑荒之時,恍如戰亂的年代,糧草匱乏,雞豚不養,沒有了食物,人肉......也能成為食物。”

  顧溯極力忍住不適,說完最後一句話,猛灌下一大杯茶水,嗆得直咳嗽。

  周苓伊盡管猜到夜白衣活下來的原因,可實際聽到之時,心裏難免不覺得惡心,她用手壓住胸口,深深吸入一口氣,強壓住心裏的反胃惡心,說:“一個踩著親人的屍骨活下來的八歲稚童,可以想象是何等的心狠。以前有位老者曾經告訴我,在大饑荒中艱難幸存下來的人,大多內心變得扭曲且殘忍,而且,他的欲望永遠都填不滿。我猜想,夜白衣刻意避開南北方位,是因為內心深處對他的父母有著深深的愧疚,感到十分痛苦,為了緩解他自己的痛苦,他開始報複這個世間,接連犯案,以此滿足自己已經病態的欲望。”

  她口中的這位老者就是她前世的師父,以前偶爾跟著師父下山救治因為饑荒逃難至衡州的難民,她看到那些人十分可憐,希望師父能夠收留他們。

  可是師父卻是不同意,說,你看那些人衣著破爛,瘦骨嶙峋,覺得他們可憐。可是他們的眼神卻是冰冷而貪婪,他們已是一個被惡鬼占據內心的人,藥石罔效,唯有自救。

  以前不懂此話深意,如今卻是深有體會,踩著同伴的生命活下來的人,內心早已摒棄了禮義廉恥,猶如野獸般隻求生存,根本渡不得。

  “夜白衣這樣的人,他潛意識裏已經內化了儒學教化,他認同大眾所提倡的禮義孝道,可又捱不過內心的欲望,一次又一次地犯案,所以,他就刻意避開正南與正北的方位,自我安慰,覺得這樣就不會觸犯到他已作古的父母。繼續坦然活下去。”

  顧溯越往下聽,麵色愈發凝重起來,搖了搖頭,說:“這人真的是病態到無可救藥。隻是......你分析完這些,對這次的抓捕行動有什麽幫助?”

  周苓伊看了他一眼,麵上的神情微微一鬆,攤攤手,道:“沒有什麽幫助,不過,”她狡黠一笑,勾勾食指,示意顧溯靠近一些,說:“將這些線索串聯之後,我猜到了他現在藏身何處。”

  顧溯狐疑地打量著她,說:“你確定?”

  周苓伊挑眉,說:“我分析出來的線索何時出錯過?”說著她便起身,用手中的木棒輕輕拍打了一下顧溯的肩,“趕緊起來,天亮之前得找到夜白衣的藏身之處才行。”

  “不是,這大半夜的去哪找啊?”顧溯作勢打了個哈欠,身子往後一靠,說:“左右他也不敢出來,先睡一覺,明日再去吧。”

  “那可不行!這賞銀一刻不到手,我就輾轉難眠,”她不由分說地就拖著顧溯往外走,“趕緊的,走,去北萃坊。”

  顧溯簡直無語,搞了半天,還是因為銀子才能讓她如此幹勁十足,夜不能寐。

  真應該讓他的那些同僚都來看看她的真麵目,看誰還能說出,周捕快連夜抓捕逃犯,精神可嘉的話來。

  兩匹馬一前一後,穿過興業坊、長寧坊,又一轉彎經過了明勝坊,最終到達了北萃坊,一路上偶有貓鳴狗吠,寂無寥人聲。

  顧溯左右張望了一下,問:“這黑燈瞎火的,怎麽找啊?”

  周苓伊回頭衝他神秘一笑,說:“前朝宰相王勘故宅旁第二條巷,第六間。”

  “你怎麽這麽篤定?”顧溯問。

  周苓伊沒有立即回答,不過臉上露出得意的神色很是明顯,仿佛在說,我這麽聰明的人,這點事兒還能難倒我不成。

  “不說算了,我先回去了。”顧溯說著,作勢撥轉了馬頭。

  周苓伊趕忙攔住,笑道:“別急嘛,我這不是也得思考一下要怎麽說嘛。”她微微傾身,將她和顧溯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一些,壓低聲音,說:“那裏就是北萃坊正北的方位,相信我,到那裏肯定能抓到夜白衣。”

  她見顧溯還是一臉不相信的模樣,又解釋道:“之前為了追蹤夜白衣,我花了近半個月的時間,將長安城的輿圖全都記了下來,”她麵上的得意神色愈發明顯,覺得自己實在是機智,“我還以為暫時派不上用場了,沒想到這麽快就能用上,真的就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呐。”

  顧溯失笑,調侃道:“我們的周大神捕為了賞銀,可是勤奮好學的很呐。我倒是好奇,你可有什麽是學不會的或是記不住的?”

  “有啊,”周苓伊忍住笑意,隱藏在她明澈的眼睛裏的促狹,在這深沉的夜色裏顯得朦朧而恍惚,她朝顧溯勾勾手,小聲道:“就比如——像你這樣傻的人,我就學不會啊。”

  話音一落,她笑著揚鞭而去,顧溯愣了一瞬,覺得又好氣又好笑,卻也隻能策馬緊跟著她。

  北萃坊北麵環山,因此,越靠近王勘故宅,山中清冽的翠竹清香越是明顯。

  兩人不約而同地放緩了速度,在靠近王勘顧宅的一處巷子的轉角處下馬,將韁繩綁在一棵槐樹上,躍身翻過兩麵矮牆,依勢數到第六間院子,然後蹲在院外五米開外的芍藥叢中,屏息觀察著院中的動向。

  長安城中的院子矮牆大都不過周苓伊的胸口,所以,就算兩人隻是蹲著,也能依稀看到院中情景。

  院子不甚特別,就是京中尋常可見的四方小院,且院門與左邊的一戶人家的院門連在一起,若不仔細尋找,很容易就將這方小院忽略,從而錯過它,將第七間院子誤認為是第六間。

  夜周苓伊心中暗歎,這夜白衣倒是個會尋地方的,幸好她夠仔細,發現這兩戶人家的院中央豎著一排木墩,不然還真的容易找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