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大年初一
作者:我吃魚鰍巴      更新:2021-10-10 08:17      字數:2097
  整個盤龍壩,都是鞭炮聲聲,好不熱鬧,空氣中彌漫著硝煙的味道。

  這是年味兒,鞭炮一放,家家戶戶都出動了,挑起水桶就往離家最近的老井趕去。

  現在這會兒可沒有電筒,所以呢大家都是打著煤油燈出去的。

  夜色如水,漆黑的一片,劉立慧和劉立霞膽小,不敢跟去,就在家等著。

  劉立新呢跟著大哥就走了,幫大哥掌燈。

  借著微弱的光,兄弟兩個走得飛快,不一會兒就到了一口老井旁邊。

  劉立民這一看就知道還沒有人來過,因為井邊的泥土沒有被打濕。

  自己是第一個來的,這下太好了,往年都沒有爭到過第一,看來今年不一樣啊。

  劉立新也興奮地喊道:“大哥,咱們是第一個來的也,快點提水!”

  劉立民笑道:“放心,今年這財啊,咱們是挑到最好的了,沒有人跟咱們搶。”

  也不知道是怎麽的,今年就沒有人到這口井邊來,或許也搶到了第一個,也沒有發財吧,所以大家都不那麽著急了,不管先來後到,反正都是一樣的財。

  劉立民拿起爪勾,勾著水桶就放到井裏麵,很快就把兩桶甘冽的井水提了上來。

  這時候才看到有星星點點的燈光朝這麽移動,劉立民笑道:“老幺,咱們回家!”

  劉立新一路蹦蹦跳跳的,興奮得跟小孩子一樣,不,他現在的確還是一個小孩子,畢竟他才十三歲,確實還未成年。

  挑著財往回走,劉立民不由得想起,這農村的風俗習慣啊,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都慢慢的消失了,就比如說這挑財吧,到了新世紀,基本上都沒有人這麽做了,因為那時候家家戶戶都自己打了水井,不用到生產隊的老井去挑水了,再到後來農村都通了自來水,那就更不用說了,一口老井都沒有了,挑什麽財?

  那時候的年味兒,真是淡了。

  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還有很多年輕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就連過年都不回來,隨著大量的農村人進城買了房,住在那鳥籠一樣的高樓裏麵,吃了年飯就是看電視,打牌,哪還有什麽年俗了喲。

  劉立民是一個特別懷舊的人,想想這些,心裏麵便生出許多感慨來。

  八十年代的農村,雖然生活條件很艱苦,可人們的精神上還是很富足的,幸福感也比幾十年後要強。

  很快回到家,一家人都高興得很,劉立新嘰嘰喳喳的一通說,咱們家是第一個挑財的,這可把王氏和劉立霞劉立慧姐妹兩樂壞了。

  劉立慧笑道:“大哥,那咱們家今年肯定要發財啊,這個發財的人隻能是你了!”

  劉立民笑道:“發不發財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咱們一家人能夠健健康康的,快快樂樂的就好了!”

  做完這件事情,一家人就回到房間裏各自倒頭就睡了,天氣很冷,不過有新買的棉被,那被窩裏麵暖和著呢。

  大年初一早上,一陣陣鞭炮聲響起,整個盤龍壩都被叫醒了。

  每到大年初一,在鼎新公社的傳統,那就是家家戶戶都不吃米飯的。

  不吃米飯吃什麽呢?早上吃水磨湯圓,中午晚上吃抄手和麵條。

  過大年沒吃完的飯菜,必須要留到初二才能吃,這是老人們傳下來的,至於為什麽要這樣,劉立民也搞不懂。

  不過這時候的水磨湯圓可真是好吃啊,用原生態的糯米混合普通的大米,然後用石磨把它們磨成米漿,再拿紗布包起來,吊在桌子下麵,經過一晚上,這水份大部分就出來了。

  天氣很冷,劉立慧三個小的,都賴著不起來呢。

  劉立民和母親王氏早早的就起來了,開始包湯圓。

  這湯圓裏麵包的是紅糖,象征著這一年都要紅紅火火,甜甜蜜蜜的。

  母子二人一邊包湯圓,一邊聊著。

  劉立民記得自己打小就愛吃這湯圓,隻不過這湯圓也隻有大年初一才吃得到,因為家裏太窮了啊,平時連飽飯都吃不了,很多時候那都是一碗清湯似的稀飯果腹。

  苦日子終於熬到頭了啊,現在的生活真比以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劉立民笑道:“娘,你說今年咱們家誰的運氣最好?”

  王氏一邊拿出一個硬幣來,包進湯圓裏麵,一邊笑道:“那肯定是你啊,老大。以前這硬幣,要不是你二妹吃到了,要不就是你三妹,今年肯定是你。”

  在鼎新公社,家家戶戶在大年初一做湯圓時,都會拿一枚硬幣,包在某一個湯圓裏麵,誰吃到了,就寓意著誰在今年有好運。

  劉立民記得自己小時候,好像還真的從來沒有吃到過硬幣呢。

  難道說今年真的能轉運?

  湯圓做好了,王氏開始燒水,這一大鍋湯圓,要吃個安逸來。每個人都是八個,很吉利的一個數字。

  劉立民把弟弟妹妹都叫了起來,這大年初一,得出來多走動,吃了湯圓還要去遊百病呢。

  在鼎新公社,很多人都會在大年初一,到藥王廟去趕廟會,非常的熱鬧。

  甚至還有不少從附近公社趕來的村民,所以這藥王廟廟會,年年都是很熱鬧的,比趕集都還要熱鬧。

  誰不期盼一家人都能在一年裏麵,沒病沒痛的呢,所以說大年初一,到藥王廟來拜拜藥王總是沒錯的。

  藥王廟裏,也不過有一個主持,兩個居士在負責打理,這個廟並不大,但是每逢廟會或者是什麽節日,都會準備齋飯啥的,信徒來了可以在這吃齋飯,據說吃了也是很好的。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藥王廟也被砸得不剩幾間房了,直到最近兩年才又香火旺盛起來。

  劉立民記得後來,大概是九十年代,有人出錢把這藥王廟重新修過,那時候規模就頗大了。

  現在的確隻是一個小廟。

  藥王廟曆史悠久,始建於唐朝,能夠延續到現在確實不容易。裏麵供的佛呢,是藥王菩薩,可不是藥王孫思邈。

  吃了飯就要去藥王廟了,三個小的興奮不已。

  香噴噴的紅糖湯圓上桌了,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