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遊刃有餘當侍讀
作者:日月微彰      更新:2021-10-10 03:33      字數:3163
  這時,書房裏傳來了讀書聲:“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憶月將耳朵湊近門縫,嘴角不住往上揚,眼神中充滿了驚喜。

  阿隆拉了拉憶月的袖口,“憶月,你這是在幹嘛?少爺不過是讀書罷了,這麽大的聲音,你還貼著門,讓人瞧見了多不好。”

  憶月聽後,趕緊調整了坐姿,“是啊,這樣確實不好,阿隆,多謝提醒。”

  “不必客氣,我們繼續聊天吧,還有一個多時辰呢,不聊天打發時間,時間過的可慢了。”阿隆湊到憶月的跟前,想開啟新一輪話題。

  “虛。。。阿隆,小聲點,你也聽聽?今天先生講的是東坡先生的赤壁賦”憶月豎起一個手指放在嘴邊,示意阿隆別打擾她聽課。

  阿隆指了指自己,“我?還是算了吧。”

  “那我聽一會,你幫我看著點,成不?”

  “好好好,我幫你把風,你認真聽著吧。”阿隆往別處挪了挪。

  不想一陣呼嚕聲響起,憶月尋聲望去,阿隆居然睡著了,“這麽好的機會,可以天天在門口聽課,你知道我有多羨慕你嗎?還打瞌睡,唉。。。”憶月看著阿隆輕聲的說著。

  “本文作者蘇軾,字子瞻,世稱蘇東坡,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你讀了此文,有何感想?”先生提問了。

  辛少爺站起身,對著先生作了作揖,“學生不才,此文背景為蘇先生因“烏台詩案”獲罪流放黃州,此時他官場失意,內心苦悶,但卻可以寄情於山,無不顯示了他豁達的心胸。

  “恩,不錯,可還有其他的?”

  辛少爺補充道,“同時也表達了對萬事萬物,自身的思考,變與不變,短暫與永恒。學生以為其文中客曾“羨長江之無窮”,“抱明月而長終”。蘇軾即以江水、明月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嚐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的認識。這處寫的甚好。”

  “不錯,大致的文意理解了。可以看出辛少爺這段時間很是用功。”先生聽後連連稱讚。

  憶月聽了辛少爺的見解後表示讚同,蘇先生真是才思敏捷,才華出眾。可以光明正大的聽先生說課,還可以拿著工錢,真好。

  溫習完文章,先生安排過課業,便走了出去。阿隆提醒憶月,該倒一杯茶過去給少爺,憶月端著一盞茶走到辛少爺的旁邊,少爺看也沒看,“阿隆,今天怎麽不是正山小種?”

  憶月聽後大驚,這還未喝便可知道換了茶,“回少爺,剛剛聽聞你有一兩聲咳嗽,我就準備了羅漢茶。羅漢果具有潤肺清熱、生津止渴等功能,將其曬幹,用熱水煮泡,可以緩解您的不適。”

  “有心了”他接過茶,放在鼻邊聞了聞,嘴角露出淡淡的笑意,喝了一口,舌尖回甘,“甚好。”評價過憶月的茶後,將茶杯放在了一旁,憶月鬆了口氣。

  “研墨吧。”

  憶月看著認真讀書的辛少爺,嚴肅認真的樣子,心中暗暗想著,考試在即,辛少爺,你一定可以考上。

  “是”,憶月不敢怠慢,不斷提醒著自己想著要仔細著,別出什麽岔子。

  有些時候,越想不出差錯越會適得其反。研磨中,不小心弄撒了點墨到手腕上,感到手腕上有些濕漉漉的,低下頭一看,黑糊糊一團,停下拿著手絹偷偷擦拭。

  “你這丫頭,做事也忒馬虎了。仔細變成個花臉,到時候我可要看看你如何走出這書房。”聽見辛少爺的聲音,憶月如做賊般心虛,這少爺到底有沒有認真寫字,怎麽我的舉動全在他的視線中。想著,趕緊上前,“少爺,憶月下次不會了。”

  “好了,我未怪罪於你,這墨夠了,趁他們不在,你坐與那邊,書架上的書籍撿自己喜歡的看便是。”他指了指旁處靠書架的地方。

  “我很小心了,不曾想被你發現了。我去那邊看書,這工錢如何清算?”

  “按正常工時計算,現在他們不在,等到阿隆過來傳膳,你便要替我擦拭和整理書案。”辛少爺頭不抬的跟憶月說著。

  憶月聽後,心裏想著,“辛少爺對我的心思如此熟悉,沒想到從小嬌生慣養的少爺,還是個心細之人。”隻見她眉毛一挑,滿臉歡喜,“謝謝少爺”,說著,便從書架上挑了一本書,認真的看了起來。

  書房裏很安靜,沒有熏香,隻有墨香和翻閱書籍的聲音。憶月似乎又回到了小時候,在書房中,大哥哥總是先給她把墨研磨好,二哥哥則是給她墊上一個軟墊,往事一幕幕都在年紀尚小的她腦海裏印刻著,未曾忘記。

  時間好似定格住了,外麵的鳥聲沒有吵到他們,他們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辛少爺寫完了先生布置的課業,看著埋頭看書的憶月,鬢邊的頭發有點微亂,臉頰粉嫩,眼睛一眨一眨的,似乎在思考著什麽,入神的很。“你可有什麽疑問?”辛少爺站起身來,對著憶月走了過去。

  憶月聽到辛少爺的聲音,才從思緒中緩過神來,“沒,我沒什麽疑問。“

  “兩個時辰過去了,眼睛可累了?”辛少爺低頭問著。

  憶月頭也不抬,“挺好,眼睛不累。”

  “你在看什麽?竟然如此癡迷。”辛少爺很是好奇。

  “我在看元稹的《離思》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看後,心裏酸酸的。很不是滋味。想來他也是重感情的人,不然不會有這肺腑之言。”

  辛少爺仰起頭,“元稹的離思五首是一組悼亡絕句。他用精警的詞句,讚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抒寫了對自己的亡妻忠貞不渝的愛情和刻骨的思念。心中之情描述的淋漓盡致。”

  “看來少爺很喜歡這首詩?”憶月終於抬起了頭。

  “對,我甚是喜歡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句。”辛少爺指著書本上的詩句,“這就是唯一的感覺。”

  “透著字眼就可以感覺到用情至深。可以這樣掛念一個人,真是難得的長情。”憶月眼睛裏閃著淚光。“能有這樣的情意,真是讓人羨慕。”

  “死去的人,也就這麽去了,留下活著的人,才是最煎熬的。尋常人家三妻四妾,有時候想著,少去一人,也可寄情於別人,無須這般傷懷,日子總是要過的,這樣應該會好很多。畢竟我也沒有體會過情愛的感覺,此處之感,我也隻能從詩詞中體會,希望不要讓我親自嚐試才好。想來還是挺折磨人的。”辛少爺搖著頭看著遠處。

  “想必日後少爺自然妻妾成群,這滋味或許嚐試不到。而憶月很讚同元稹所想,得一心人,善待之,白首相伴,縱使分離,此生不悔。”

  “小丫頭,這麽當真,隻是隨口說說感想,我未娶,你未嫁,這其中的滋味,我看暫時你我應該體會不到。好了,看了這個感傷之作,心裏定不會好受,陪我去園中散散步吧。”

  “聽聞園中風景甚好,我們走吧。”憶月瞬間來了興致。

  辛府的花園應有盡有,亭台樓閣,小橋流水,這邊滿池的紅鯉魚似花束般開放,那邊的各色花朵也不甘示弱。“這園子,真大,也真漂亮,不過我比較喜歡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憶月對著池子說著。

  “蓮花比其他花多一份佛性。高潔的象征。是我喜歡的花之一。”

  “哦?少爺,還喜歡什麽花?”

  你看那邊,少爺指了指,憶月隨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看見幾樹梨花。

  她來到梨花樹下,觀賞著這些白色花朵,士盛隻見一個似仙子般的身影淹沒在白色花朵中,脫口而出“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杆?”在他看來,憶月的這個背影最美,美到讓他久久不能忘懷。

  辛少爺看憶月的眼神,被趕去傳膳的阿隆看的真切,他知道,辛少爺的眼神充滿了愛慕。但是偌大的花園,碰到夫人可不好,“我的少爺,你可讓我苦苦尋了一番。該用膳了。”

  “哦,阿隆你怎麽找來了?”憶月聽著聲音看向阿隆,“我發現少爺和憶月並不在書房,趕忙來尋,可叫我一番好找。”二人之間的小小情愫讓懵懂的二人不曾察覺。

  憶月伺候少爺用完午膳,仔細記著需要記住的細節,傳膳的順序和少爺的飲食喜好,用完膳後,憶月端來茶碗和水盆,給少爺漱口,擦手。看到少爺手上有個小傷口,“少爺,這是怎麽弄的?”憶月很擔心,“管家會責備我沒把少爺照顧好。”

  辛少爺把手從憶月手中抽出來,“這是前幾日不小心弄傷的,與你無關,你放心好了。”

  憶月點了頭,“我這就去找些膏藥給少爺敷上。”說著忙著去找藥了。

  辛少爺看著憶月慌亂的神情,安慰道“好了,我沒事,你別害怕。”

  憶月低著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