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嚴亮跟小寡婦(三)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2-20 21:58      字數:3138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在指揮部裏嚴亮身邊多了一位女子,在嚴亮的書房中,也常會看到王氏鋪床洗衣的身影,大夥兒多心照不宣,擠眉弄眼地,嚴亮就是個書呆子,在二位協助嚴亮工作人員的提醒下,嚴亮才發覺似乎這樣不太好,畢竟人家雖是寡婦,卻已嫁為人妻,也就是說雖死了丈夫,不過人還是張家的人,就這樣為自己洗衣疊被的也不是個事啊。

  在王氏的眼中,從沒見過像嚴亮這樣的大老爺,現代人跟古代人的最大區別就是平等,人與人之間的尊重,不是說古代人不懂得尊重,古代人的尊重是相對的,是分等級的,而現代人不一樣,不分貴賤,隻要是人,就會得到尊重,嚴亮跟所有人都一樣,哪怕是廚娘,手下的賬房、工作人員到保護自己的衛兵,就是把這些人當人看,相互交往,可是這些在古人看來,往往就會受寵若驚狀,就像是戴壁通的口禪語,“想我爺爺也是被皇上誇過的。”以此來抬高身價,其實還是一種炫耀。先不說有沒有這會事,從自身上來說,還是感覺自卑啊。

  所以王氏感覺這位嚴大人對待自己,先是出於同情,後是有意,既然有意,為了報答,王氏也願意付出,甘願做個貼身丫鬟,大家注意啊,這個貼身丫鬟就是《紅樓夢》裏麵的襲人角色,就是通房丫鬟,而現在王氏已成寡婦,身價不是千金了,地位直線下降,所以在王氏的觀念裏麵,做一個貼身丫鬟是最適合的。古人這些道道對嚴亮來說就是“天書”。誰讓嚴亮是個史史盲呢?如果換成費見深的話,就很明白了。

  在這裏就要說一下古代丫鬟的種類,有些丫鬟是通房丫頭,可有一些卻是陪嫁丫頭,陪嫁丫頭和通房丫頭雖然都是少爺和小姐的長期貼身侍女,但其本質區別在於兩者的來源不同,陪嫁丫頭通常來自於女主人家,通房丫頭則通常來源於男主人家。 陪嫁丫鬟雖說跟隨女主人嫁到男方家中,但她們本質上還是女主人的私人物品,她們隻需要負責照顧好女主人就行了,一般來說男主人都不能指使她們去做什麽。

  在《西廂記》中,紅娘的角色就是小姐的貼身丫鬟,如果自家小姐嫁給張生的話,紅娘就是陪嫁丫鬟,地位在丫鬟中是最高的,張生也要聽紅娘的指派。所以張生稱紅娘為姐姐,此姐姐可不是紅娘的年齡比張生大才叫姐姐,而是尊稱。

  而通房丫頭,顧名思義就是在房間侍候男主的丫頭,除了照顧男主人的衣食起居,這其中便包括了閨房之樂。因為是貼身丫鬟,她們在仆人中的等級還是比較高的。比如在一些大戶人家中,有門子、管婆、廚娘、燒火搞衛生、洗衣的傭人,這些人的地位是最低的。

  那麽問題來了, 陪嫁丫頭和通房丫頭誰的地位高,陪嫁丫鬟作為女主人的私人物品,是不需要擔負與男主人行樂的責任的,而且如果男主人看上了陪嫁丫鬟,想要將其納入房中,必須征得女主人的同意。所以陪嫁丫鬟要比通房丫頭地位高那麽一點,而且男主人的通房丫鬟乃至是男主人的妾,地位都不能與陪嫁丫鬟相比。所以說通房丫鬟為了提高地位,就往妾的方向努力,成為妾,隻是比陪嫁丫鬟低一點。

  對於陪嫁丫頭和通房丫頭,有些分不清楚的原因就是當這些陪嫁丫頭跟隨小姐一起嫁到男方家裏後,也會逐漸完成向通房丫頭身份的轉變。開始服侍小姐的夫君,在此後她與通房丫頭的區別可能就沒有那麽明顯了。

  而王氏甘願自降身價,做嚴亮的通房丫頭,其一是出於報答,要不是嚴亮,自己不死也很難生活下去。其二也是王氏的一點私心,作為寡婦,為將來長久打算,能依靠像嚴亮這樣的靠山起碼能吃飽穿暖,不受人欺負。生存才是最重要的。其三就是嚴亮的隨和,老爺沒有老爺的架子,對人和善友好,反過來說,往後對待自己也會一樣。

  反正就是日久生情,有時兩人空下來時談談心,王氏原本的性格是很開朗的,要不是王氏有這樣的性格,經曆了這麽多的事,街坊鄰居的誤解,早就尋死去了,嚴亮常常工作到深夜,在古人看來是深夜了,其實在穿越眾來說,才十點鍾的樣子,孤男寡女在一起日子久了,想避嫌也沒處避,王氏又是提茶倒水細心服持,是個正常男人就會想入非非,況且王氏才19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夢想最多的階段,加上身姿妖嬈,本來就是大戶人家小姐,皮膚雪白,美人胚子,還能寫會算,就這樣打動了嚴亮的心防。現代人跟古代人還有一個區別是說話直接,不會典故這些彎彎繞,某日當嚴亮對著王氏說道:“喜歡你,做我娘子吧!”時,王氏差一點暈倒,臉紅到腳後跟,這也太直接了,在王氏看來像是在做夢般。

  因為是再嫁,王氏想來隻是個妾的身份,不想嚴亮卻道要娶為正妻,可把王氏驚到了,連續二天躲在房內不出來見人。後來嚴亮在院內宣布了此事,因為王氏再嫁,娘家是不能作主的,而張家人全死光了,什麽六禮這些全免了,在自家院內擺上幾桌,隻是把陳力庭叫來喝個喜酒算是辦了,這一點很合乎嚴亮的個性,簡單點更好,可陳力庭死活不同意,那有這樣簡單的道理,“首長”要成家立業,起碼要有個家的樣子,就張羅著選幾個婢女,找幾個丫鬟,再弄一個管家出來,這件事陳力庭首先電告了白守恩,大家知道白守恩就是個馬屁精,又是在歸化官員中地位最高的黎城首批官員,當初曾立超跟吳香兒要是沒有白守恩的一番騷操作,也就沒有吳香兒千裏尋夫君這回事了。白守恩的回電是讓侄兒一定先按撫住嚴亮大人,沒有我到不能拜堂,現在白守恩不在開州任知府了,前年升職為晉城任市長,晉城距陽城一天的路程。

  白守恩又聯絡了以前的上司薑楚,就是原涉縣的縣丞,後然調往安陽,因對開州救災民不力,被調往林州降為縣長,薑楚的能力還是有的,通過努力又被調往高平任市長,也算是升了一級。

  薑楚接到白主薄(白守恩在涉縣的舊職)的電報,本不想湊趣的,可是白守恩說道:“首長的婚事,對公對私來說,都是我等需要操心的事,你我是第一批為官的,理應相互照應,共同扶持,眼看著首長辦婚事,沒有客人,沒有禮品,以心何忍啊,你在高平起碼選二位做事的家仆,盡快趕來一起操辦去。

  白守恩說的做事的家仆,就是選二戶人家,跟佃戶一樣,入嚴首長往後的新家,這也是古代大戶人家中的家仔,男的做工,女的為傭,有小孩的就為書童伴讀之類,就是全家為家奴,有點跟清朝後期的做長工差不多,可在明朝還沒有長工這一說。

  而白守恩在晉城忙乎開了,在一些歸化官員聞到了一點消息後,這一夜白守恩的府邸熱鬧的不像話,有鎮長,區長及一些工礦企業中擔任九品、八品、七品官職的全來了。

  白大人呐,請看這丫頭年滿14,長相可人,選了她吧,乃是某老妻娘家的人。

  唉呀呀,白大人,此女是某外舅家的小女,年滿18,選了吧。

  白大人,白縣長呀,此乃某外甥女,請看,要模樣有模樣,要身段有身段,非選沒錯。

  白守恩一邊用手捋著白花花的小胡子,一邊點頭說道:“嗯,不錯,不錯,長相周正,手腳勤快,沒有什麽病就成。”

  就這樣,白守恩挑選了十幾個,少男五人餘下的全是少女,把自己府中老管家的兒子帶上,去那邊任新的管家,對於這些歸化官員來說,家族裏麵的子女能去“首長”府中幫傭,意義遠大,其一可拉近關係,說不定今後能用上這樣的關係。其二是在鄉裏鄉親麵前有光,以後就有後台的人了。其三也是為這些親戚族人找個差事,聽說幫傭每月還有月錢,可補貼哪些家裏窮的生活需求。啊呀,真乃一舉三得呀。

  白守恩親自出馬,帶著一幫子晉城大小官員及挑選出來的少男少女踏上了去參加婚禮之路,好在晉城去陽城的山路早就拓寬,馬車可通,另一路高平的薑楚也是連夜準備,一早啟程趕往陽城。

  緊趕慢趕在酉時前總算進了城,嚴亮一看這架勢立馬傻眼了,白守恩可不管這些,張羅著安置,把後院塞的滿滿的,又跟陳力庭重新布置,張燈結彩起來,結婚是一輩子的事,不能馬虎,可是接下去就犯難了,總不能迎親在院子內從這個房門出,再進對麵的門吧,對了,還有迎親的轎子也要弄好,還要八人轎,轎身紅幔翠蓋,上麵插龍鳳呈祥,四角掛著絲穗。還有旗鑼傘扇,龍鳳花燭,天地桌,桌上放大鬥、尺子、剪子、鏡子、算盤、秤稱“六證”。意為“六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