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碧雲樓鬧劇(二)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1-04 10:35      字數:3509
  由丁三公子帶隊,付淩、付寶陪同,咱們的林同學一身湖綠生員服,腰係一根綠絲繩,左側掛著白色蘭花小袋子,裏麵裝著手機,本來頭上係著四方平定巾,再係上一根長長的頭帶,披在背後,可是林同學沒有長發,也就沒有發髻,沒有發髻就沒有頭巾,也就沒有身後的長帶子了。不過這鼻子昨晚被亢小姐拍壞了,流了一路的鼻血有點腫,現在貼著紗布,這是急救包裏麵的東西,昨晚回來跟護院要的。

  付淩、付寶可謂是身穿綢錦緞麵,頭戴束帽,一看就是富家公子模樣,再看丁三公子,人到中年,還是一身米白色秀才服,腰插一把折扇,綠色四方平定巾,一付讀書人裝束,顯出穩重不失風度。

  一切準備停當後,時間也到了辰時, 一路光明牌馬車上的皮鴨子哇哇叫著直奔碧雲樓,此時碧雲樓前已是熱鬧非凡,看熱鬧的,來捧場的,更多的來套近乎的,因為大家都知道了賽兒姑娘今日“梳頭”的人是誰了,就是前幾日中秋“文會”上得榜者,一首《 琵琶仙》摘得魁首,聽說此人來頭不小,經學生多方打聽,這位年紀輕輕就做了大官,學生對黎城很是看不懂,就說我家姐嫁的一遠親,是做切糕的,去了黎城後在一家軍工廠裏任職軍糧調撥官,月薪銀二十二,家姐的夫君是秀才,去了黎城後在一家農莊任職統計,月薪銀才十一,有功名不如無功名啊,可是你要說黎城對讀書人不看重,就拿這一位來說,卻是滿腹才華,又當何說。

  這位仁兄,聽說過“科學”嗎?黎城看重的是“科學”不是“儒學”,創導的是“學以己用”,實學為最,某現在讀“物理”比之《天工開物》,《營造法式》更得要領,解釋了這二本書上記載的許多疑點。

  實在是可惜啊。想想賽兒姑娘今日被“梳攏”,往後這碧雲樓最無引人之處,某到要看看是哪位才俊有這福分。

  西北一枝花,遠飛落誰家,從此中秋後,不知為誰家。可歎可悲也,嗚呼哀哉!

  這位仁兄,也別傷感,賽兒姑娘這樣的美人兒,百年一出,想老夫也是有家財的人,不到最後,還有一博,要是賽兒姑娘今夜老夫為之“梳攏”,就請各位樓內姑娘隨便點,酒菜隨便吃喝,何不快哉!

  啊呸!王老財,就你也想天鵝肉,在坐哪一位不是年輕有為,風華絕頂,輪得上你,回家去抱孫子去吧。

  媚、美、魅、鬽真妖精,膚如雪,發如雲,胸如堆迷煞人間,水濺青絲珠斷續,酥融香透肉。妙,妙,妙哉!兄台好句,學生不如也。

  這些人都不受邀請,自己趕來看熱鬧的,七嘴八舌之下,就說明了各自的心態。

  丁三公子為這次“梳攏”請來了傅山還有學府魏一鼇主持,當然不管怎麽熟,也要出點主持銀的,像這樣的“梳攏”說白了,就是請德高望重之人來做個見證,再擺上幾桌,說些場麵話什麽的,就算完工了。

  可是今天,林同學的鼻子包了一塊白色紗布,看上去就像是戲文中演的小醜。賽兒姑娘掩嘴偷笑問其為何啊,林同學說道:“因為要為姑娘”梳攏“棒場啊,昨夜心情激動,從床上摔下,磕到腳踏。”好像能說的過去,可是這樣示人總覺不雅,賽兒姑娘尋出一個能遮上半部臉的麵具,剛好露出嘴巴,這種麵具是姑娘們在公眾場合表演用的,青樓裏多的是,戴著也不會覺得唐突,有些文人雅士平時還戴著上大街閑逛,在明朝這樣玩樂的社會風氣下,怎麽能少了這個呢?原因是男寵的興起,帶出來的一種潮流。為了好玩,圖個樂也喜慶,富家子弟閑的慌,變著法找樂子,女子化妝男子不可落後,所以一些書生,秀才也效仿,紛紛塗脂抹粉,頭插花,說起頭插花,可不是明朝專利,在宋時還特別流行,看過《水滸傳》的小夥伴們都知道,裏麵的浪子燕青,在搞形象設計這塊,很有一套,那可是獲得了大量的女粉絲哦。就因為浪子燕青頭插花,深得女子喜歡,連京城李師師也為其迷倒。武鬆打虎後,身披大紅花,發髻上也插了花,到了最後連犯人被釋放的時候,獄卒都要給他們腦袋上插朵花,示為慶賀。

  林同學所戴麵具可是賽兒姑娘的,上麵鏽有雲紋,串有珍珠,還用金線鑲邊,戴在林同學臉上可謂風騷之極,就差頭插花了。

  經過一個白天的吃吃喝喝,聽曲彈唱起碼到目前為止,林同學還不清為楚賽兒姑娘“梳攏”是怎麽回事,在林同學的理解中,就是一個儀式,代表往後賽兒姑娘掛牌接客了,儀式很簡單,在前廳布置一個“舞台”,賽兒姑娘登場表演一曲歌舞,接著在彈一曲清音,唱一首小曲,最後就是撩起麵紗,對今晚前來的所有人一福,完事。大家等的就是最後這一福,因為隻有今晚能看清賽兒姑娘的真容,平時麵紗遮攏,霧裏看花,時隱時現的,心裏貓爪似的,總覺吊著一根線,有空就往碧雲樓跑,這也是青樓的經營手段,好姑娘全被你看完了,就沒吸引力了。

  丁三公子早就安排好,隻等賽兒姑娘撩起麵紗,跟大家福禮時,自有龜奴會抬上花藍,這些花籃白天就準備好的,署名是文人、大儒、還有官員及一些仰慕者,就是一些粉絲、死黨。這些人到時會在座位上舉起小牌,在原本的套路上,這些小牌上會寫著數字,代表賽兒姑娘“梳攏”的價錢,可是今晚“梳攏”人內定了,所以小牌上寫的是二句詩:“人生若者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以示對賽兒姑娘的懷念之情。

  事情到了這一步,接下去飲酒的飲酒,吃喝的吃喝,反正今晚這些全由“梳攏”之人會賬,可是咱們的林同學又要作妖了,看著賽兒姑娘在台上又是舞,又是跳,又是彈琴,最後還來了個謝幕,林同學就蹦蹦跳跳地也上了“舞台”,大喊著要唱歌,為賽兒姑娘,也獻給各為粉絲們,手機劃拉著打開外放,把音量開最大,林同學把這樣的場麵當成KTV了,其實今天喝了不少酒,因為丁三公子,付淩、付寶還有傅山、魏一鼇及幾位每天來的包工頭,在賽兒上台表演才藝時,紛紛敬酒為賀。明時的酒雖然不是烈酒,也就20度左右,可架不住你一杯,我一杯地喝,雖然沒喝醉,明顯是喝興奮了,才有這一出。

  接下去又是一陣鬼哭狼嚎聲出來了,歌還是那首歌,《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這唱的調調,付淩、付寶反正聽過,不作為怪,可是別人沒經曆過啊,隻覺得頭皮發麻,震驚異常。

  沒有承渃,卻被你抓的更緊,沒有了你,我的世界雨下個不停,我付出一生的時間,想要忘記你,但是回憶 回憶 回憶,從我心裏跳出來擁抱你,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 。

  哈哈,魏一鼇聽到此處笑出聲來,傅山在用咳嗽掩飾自己不自在,丁三公子感歎一聲道:“林首長”乃真性情也!我等不如。

  魏一鼇笑著道,“這個,這個非要唱出來嗎?”意思是說,這種男女之事,等會在床帳中說不是更好嗎?非要在大庭廣眾之下還這樣唱。

  這首歌是手機裏唯一的一首,經過林寡婦家門口唱後,明顯這一次唱的有進步,也是最近幾日晚上沒事無聊練出來的。台下被林同學這麽一搞,有人也趁著酒勁起哄了,更多的人聽的目瞪口呆中,雖然手機上的音量在這樣的大廳中很小,不過林同學跟著唱,節奏就出來了,唱了一大半,台下這一桌上,隻坐了兩個人,隻聽有人在偷笑,明顯是個女的,林同學仔細一看,哎吆媽哦,原來是亢小姐,一身男裝打扮,正笑的前仰後合,可是林同學立馬感覺鼻子隱隱作痛,這歌唱不下去了,趕緊溜啊。

  先不說林同學焐著鼻子溜下台,邊上的賽兒姑娘表情就豐富了,哭笑不得,夫君,有你這樣鬧的嗎,唱的羞死人了,特別的愛能在“梳頭”後對奴家一個人說嗎?何必要在大庭廣眾之下唱出來呢?無臉見人矣。

  現代的歌詞寫的都很直白的,不像古代時候含蓄,比如相愛,約會什麽的,很正常,還能唱出,“對你愛愛愛愛不完,我可以天天月月年年到永遠,”可在古代這樣可不行,太直白顯得沒文化,不上檔次,狗肉上不得台麵,也就成為一種低俗俚語民間小調,兩人相愛的表達,就要有詩意才能走進文人上流圈子,同樣是表達愛,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這比喊多少個愛更能打動內心啊。高下立判,近代受西方的影響,一些人就到處叫喊著,愛要說出來,每天給心愛的人說句“我愛你”會很難嗎?還真別說,這些西方文化,就是粗魯不堪,難道不說“我愛你”就不愛了嗎?不當麵叫親愛的,就不是愛人嗎?大家可以看看在這個世界上的文化傳承,隻有中國上下五千年,而漢字的豐富內涵,表達方式西方人是理解不了的,就因為西方在語言表達上的匱乏,說一句親愛的,我愛你,好像什麽高大上了,那是人家除了用“我愛你”沒有別的文字可表述了,可笑嗎,可悲嗎,可歎也!

  簡簡單單一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還有“死生契闊,與子成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這裏麵包涵了多少“我愛你”,你喊十年,不如一句詞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用眼前所看到的山,山上的樹木,願與心愛的人分享,可是你在哪裏啊,我好想你啊。每個人的解讀不同之下,意境也不同,感受更加不同,看看小日本,就在儒家圈內,學中國學了千年,可是在文字意境表達上的匱乏真的很無語,好吃嗎?“我由西”,這裏好玩嗎?“我由西”,你開心嗎?“我由西”,我們去那邊吧?“我由西”,坐車去吧,“我由西”。你就不能換換?雅美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