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 三十一章 林清白未至堵胤錫去世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0-13 14:08      字數:3437
  此時王夫之繼娶襄陽鄭儀珂之女鄭氏 ,對於林清白的論點,也沒有放在心上,熱血青年,總要經曆一些事才能感悟,對於永曆朝還是很看重的,在內心中,這“天下”除了永曆朝是正統,別的政權全是竊國,隻是對林清白的堵胤錫幕僚身份很感興趣,王夫之對林清白說道:“此路前去,混亂不堪,我的義軍跟堵胤錫的忠貞營部有聯係,先派人聯絡後,再做定論,說不定待在衡陽更好,明軍不日就會來此,一動不如一靜。

  林清白聽著很有道理,拜托船山先生去聯係,順便打探各路消息。林清白一行就這樣在衡陽駐營了,為了不跟清軍再發生衝突,把船停駐在了蒸水對岸。

  話說順治六年(1649)正月,何騰蛟傳令讓進忠貞營從益陽出軍長沙,約定各位將領前往會合,然後親自到忠貞營去,邀請李赤心入駐衡州。何騰蛟部下六千名士兵,因為害怕忠貞營合力襲擊,不敢讓他們為自己護行,為什麽害怕忠貞營,此話說來另有一個故事。忠貞營建立時,堵胤錫下了很大的功夫,為了讓忠貞營能恢複戰力,讓朝廷能信任這支部隊,就勸說朝廷把忠貞營及自己的家屬進入永曆朝廷控製治下,可是朝廷地方害怕忠貞營的進入會影響自己獨霸地方,於是在水路埋伏,將運載堵胤錫和忠貞營的家屬坐船全部擊沉,當初殺害忠貞營家屬的就是這支何騰蛟部下六千名士兵,這就是為什麽永曆朝往往在形勢大好時,卻突然前線反叛投清,造成一片糜爛的結局。

  何騰蛟此人誌大才疏,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就這麽一位實權人物,被俘後卻堅貞不屈,保持了民族氣節。奇怪吧!

  就說隆武帝遇難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反攻湖南勝利之際作為全軍統帥的他卻私心自用,唆使郝永忠偷襲反正來歸的陳友龍部,挑起明軍自相殘殺給清軍以喘息之機,又調走圍攻長沙的忠貞營,一手斷送了複湘援贛的戰略大局,而自己卻挺身而出,以身予敵。

  何騰蛟的部下一聽讓忠貞營做護衛,紛紛搖頭,這個太危險了,何騰蛟也明白不敢讓他們為自己護行,好在李赤心一路攻打長沙,占領湘潭後,第二天就往東而去,何騰蛟才敢隻攜帶了三十名屬吏和士兵一同前往,進駐城內。清兵得知何騰蛟進入這座空城,就派遣將領李勇引兵進城,李勇過去是何騰蛟部下的將領,他進城後,率領他的士兵圍住何騰蛟住處,勸何騰蛟投降,被何騰蛟破口大罵,李勇於是把他劫持走了。

  嘿嘿,就這樣陰溝裏翻船,被自己的部將抓住了,最後絕食七天,清兵隻好殺了他。這個跟瞿式耜的死差不多。一個是害怕忠貞營護衛,被捕後表現堅貞不屈,臨死前口占絕命詩。另一個是自動坐等被捕後,表現堅貞不屈,臨死前寫下《浩氣吟 》。

  此時的堵胤錫在潯州已是氣息奄奄,因各路將帥驕惰,士卒疲乏,又染疫瘴,連年征戰,積勞成疾,常常吐血,他也在寫,是寫給皇上的遺疏,沒等到王夫之派去的人回複,已死在潯州,年僅49歲,三軍慟哭,如喪父母。當一座蛀空了的大廈傾倒時,即使是一個絕代的英雄,也無法支撐得住的。

  可以這樣說,堵胤錫是南明史上最具戰略眼光的政治家,政治眼光和魄力遠在史可法、何騰蛟、瞿式耜之上。可惜一直遭到何騰蛟、瞿式耜等人的打壓 ,南明政治腐敗,黨同伐異,爭權奪利,排擠農民軍,尤其不能善用堵胤錫、張煌言、李定國等人,弘光、隆武、紹武、永曆政權的覆滅,就是必然,滅亡也隻是時間問題。

  劉宗周、黃道周、瞿式耜、何騰蛟皆非棟梁之材。他們“守正”而不能達變,敢於犯顏直諫而闊於事理,律己雖嚴而於世無補。

  林清白得到消息已是一個月後的事了, 痛哭了一場,遙祭奠了一翻,決定留下來跟王夫之一起抗清,李甲無奈,隻能護衛等待時機。

  此時清廷發生了一件大事,多爾袞突然死了,關於多爾袞的死因,留下了許多的謎團,在《孝莊秘史》裏多爾袞的死因是出塞外狩獵時因墜馬而傷重,加上他率兵攻打大同薑瓖受過重傷,舊疾發作不治而亡,另一種的說法就是被孝莊和順治帝母子倆陰謀害死的,支撐這個說法的是多爾袞是攝政王,乃是當時的實際統治者,他架空的傀儡皇帝順治帝和其母親孝莊太後就是他的隱性敵人 ,所以順治帝和其母親孝莊太後設計在出塞外狩獵時弄死,這個說法很符合當時清廷內部的爭鬥,不過同樣牽出了另一個迷,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後的關係之謎 。

  以努爾哈赤十四子多爾袞和以皇太極長子豪格為首的兩大政治集團互不相讓,就在這時,當時還是妃子的孝莊文皇後找到了多爾袞,提出讓多爾袞擁戴福臨即位,作為條件之一就是多爾袞擔任攝政王,多爾袞權衡利弊後,同意了孝莊文皇後的意見。但有人認為其中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是多爾袞與孝莊文皇後進行了一次權色交易。多爾袞少年得誌,意氣風發,但就是有一個弱點,好色,而且對她的嫂子孝莊文皇後尤其注意,甚至到了癡迷的程度。孝莊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在皇位繼承的關鍵時刻使出殺手鐧,一舉成功,使自己的兒子福臨成功地繼承了皇位。

  後世的電視劇很搞笑,編出來的劇情來說的話,多爾袞給人的印象應該是一個癡情男兒,風流倜儻。但事實並非如此,真正的多爾袞其實非常的貪戀美色,家中妻妾成群,他甚至還霸占了自己侄子的妻子,多爾袞雖然還很年輕,身體早就被掏空,體弱多病,那麽麵對貌美如花的大玉兒,他不下手似乎也不可能了,這樣也就可以確定他們兩人並非單純的小叔子與皇嫂的關係。

  多爾袞真實的死因,可以有三點很不符合史書的記載,其一,攝政王多爾袞帶領部眾外出狩獵, 過不多久京城就傳來了“攝政王墜馬跌傷,薨於喀喇城”的消息,按當時的通訊條件,不可能知道這麽快,有未卜先知之嫌,順治帝馬上表現得悲痛萬分狀,還親自帶著滿朝文武前去迎接多爾袞的遺體,還封其為成宗義皇帝,以皇帝之禮下葬。順治帝後封的“理政三王”,即博洛,滿達海,尼堪三人在當天都隨著多爾袞一起外出狩獵了。且在多爾袞去世之前就“未卜先知”到了多爾袞一母同胞兄長阿濟格的武裝政變。其二,多爾袞墜馬之後的所塗藥物在曆史上竟然沒有明確記載,僅僅隻是以攝政王膝蓋手上,塗上涼膏。一般在這種起居錄中一定會記載著涼膏藥物出自誰手,這裏卻沒有記載。多以多爾袞很有可能是被毒死的。 其三,多爾袞自小就是在馬背上南征北戰一生的人,所以墜馬而亡的理由過於可笑。

  要說這世上誰對多爾袞最痛恨的話,莫過於順治了,一麵把死後的多爾袞加於封賞,用皇帝禮安葬,回過頭來就是給多爾袞定了14條大罪,以這14條大罪的名義,把多爾袞原本擁有的所有頭銜、榮耀全部去除,將他貶為了一個普通人。做了這些還沒完,氣還沒消的順治又派人去挖了多爾袞的陵墓,讓人對多爾袞的屍首進行鞭屍。

  以上種種,順治痛恨多爾袞到了何種程度了,挖墳、鞭屍,是對一個死者最大的侮辱,很多人並不明白順治為何對多爾袞痛恨到這種程度。再怎麽說,多爾袞也是有著大功勞的,正是有著他的扶持,順治才能當上皇帝,正是有了他的率領,清軍才能入主中原。

  首先,我們要知道多爾袞扶持順治當皇帝,並非單純隻是好心,對這一點前麵章回中,早就說過,在多爾袞成為攝政王後,他通過遙控順治,逐漸把朝廷大權都納入了自己的手中,儼然變成了一個無冕之王,就連順治的大哥豪格,也因為得罪了他,被他剝奪王位、幽禁至死。其次,是多爾袞讓順治感受到了威脅。所以順治花重金購買了黎城的新式火槍,組建了五千禁衛營,這個時候順治寧可信任黎城,也要對抗多爾袞了,所以在黎城占領南京及江南省半壁肥沃膏腴之地,也不出聲,黎城在太原的作為,難道清廷真的不知?非也,反而知道的一清二楚,太原這樣大的變故,不可能瞞多久,而是多爾袞抽不出時間來解決,害怕黎城把大同給策反了,所以,大同薑瓖反正後,多爾袞帶領“八王”傾巢而出,不計代價也要把大同解決掉,相比今後如果大同倒向黎城的話,更不好解決了,此時的清廷有點怕黎城了。

  對順治來說內心竊喜,因為多爾袞的跋扈對比黎城政權更加迫切,這樣可以削弱多爾袞在江南的勢力。還有許多的事,順治很是怒火,比如多爾袞給自己已死母親授予皇後名號的事情,就比較出格。還有在順治三年,多爾袞還很霸道地把順治的玉璽從皇宮拿到了自己的家中。從順治五年開始,多爾袞在出行的時候,更是把出行的儀仗規格提高到了皇帝的級別。多爾袞還把自己的家打造成了一個小朝廷,不給那些掌握實權的王公貴族們去朝廷中議事,要求他們有事隻能去自己家候命,直接把自己這個皇帝也排除在外了。對於多爾袞的種種做派,順治都是清楚看在眼裏的。正是因為多爾袞這種種出格行為讓他感受到了皇位被奪的危險,反而對黎城的危險不那麽看重,一是眼前的危險更加迫切,像黎城這種隱性的危險隻能往後計較了,他對多爾袞如此痛恨、對死去的多爾袞做出了如此狠絕的報複。正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