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唐秀才捉鬼記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0-04 15:32      字數:2455
  鎮上南北雜貨店的對麵就是水果店,倚水而立,除了賣水果外也賣由漁戶捕的鮮活魚蝦及一些時令的海產品,賣的最多數鹹帶魚和黴鯗,店主叫張寶財,40多歲,人精瘦,兩眼總是遛遛地轉,張寶財的老婆也長的精瘦,因長年的操勞,常年臥病,是一個藥簍子,家裏還有一女兒,年芳18,性格外向,呼呼拉拉的,很是熱鬧,張寶財有一個最大的愛好,下棋,也是最有名的臭棋蔞子,不管是誰隻要跟他下棋,他可以丟下水果店裏的生意,這樣免不了被老婆的數落,所以常常會看到店裏藥簍子老婆躺在一把藤椅上看店的場景,而張寶財肯定在某一個地方下棋去了。

  這一天,張寶財洗完了一簍子的餑蹄,懶散地躺在藤椅上等著賣,可就是沒人來買,慢慢地犯困就睡著了,等他醒來時看到一大幫人圍著他,連家裏的老婆氣極敗壞滿臉憋紅地對著,他是雲裏霧裏不知道發生什麽天大的事了,心想肯定是出大事了。

  到底是什麽事,原來,因洗餑蹄,他隻穿一條短褲,為了不弄濕,還特意把短褲的褲腰帶往腰上拉,因為人瘦小,短褲很肥大,餑蹄上麵的泥很難洗,最好的辦法就是放在一大木盆裏和著水用腳踩,等洗好後累的慌,就躺在藤椅上,直直把老二全給暴露在外,睡著時也不知怎麽了,老二還不老實地一個勁翹動,來買餑蹄的本就是居家婦人,大姑娘小媳婦多,這一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偷看著也就漲紅著臉離開,還有心思買餑蹄啊,1個時辰後就傳到了在家藥簍子老婆哪裏… … 。

  張記茶鋪,每天熱鬧非凡,特別是早茶時分,座無虛席,這茶館的店主叫哈哈,因為長的猴瘦,看著很痿瑣的樣子,逢人就先哈哈2聲大笑而得名,如果碰到開心事,他連著笑,這哈哈的笑聲更特別,聲特別的高,家裏有一老母70多,也不知道他有什麽本事,老婆是一個書香門第的小姐出身,生有一兒一女,在鎮上陸家書社讀私塾,一家子就靠著這小茶館為生。

  故事說到了這裏,就回頭說說那晚桑樹地鬧鬼,章老爺子被嚇死,就在茶館裏傳開了,古時沒有什麽娛樂,這種事傳播的很快,不到午時全鎮的人都知道了。

  在明代清初,有一種叫經館的地方,這種經館是容納讀書作八股經文,收納各地遊學的秀才、舉子或是準備考取功名的讀書人,由當地大戶開辦,謂其曰為國養士,培育人材,教化一方之善舉。可是這種學生很頑皮,往往把周邊鄉間鬧的雞飛狗跳,他們的騷擾,不是搶劫,卻也離不開偷雞摸狗,調戲年輕女子為樂,附近菜園子裏的菜他們要偷,人家養肥了的雞鴨要偷,這還罷了,年輕女子,俊俏姑娘,美貌少婦他們也設法引誘,而且這些人出身要麽紳士的兒子,要麽財主的後代,便犯了事,鄉下人也奈何不得他們。

  唐秀才在經館裏有三五好友,整天不著調,雖沒有去跟哪些送來讀書的紈絝一樣招惹是非,卻也常對著一些小門小戶的姑娘買弄風騷,或者自持才高,指點江山,清軍打來的時候跑的比誰都快,躲過了兵災,一看日子穩定了就又聚在一起,整天抱怨著這明朝的功名,清廷還會不會認啊。聽說前年清朝在北邊開科取士了,那麽什麽時候輪到南京啊等等。

  這不就約上這些好友在酒樓喝酒唱和,三五好友你一詩篇,我一詩篇,層出不窮,可謂滿滿的大作問世,正在興頭上,多嘴的酒保說道,聽說安龍橋河東麵桑樹地裏鬧鬼,把章老爺子嚇死一事,說的有頭有眼,這女鬼吹一口氣,就讓人分不清南北,這女鬼喊一聲,就讓人渾身酥麻。

  唐大秀才跟一幫好友聽了就來勁了,子不語怪力亂神乎,一幫沒文化的人,誰信?為了證明這世上有沒有鬼,借著酒勁,四個好友勾肩搭背就要去河東桑樹地捉女鬼去,誰要是逃回,就付酒錢,一旁的酒保傻眼了。

  最後,四人來到了河東,路過豆腐坊鑽進了密密的桑樹地,為了壯膽,有人還念起了詩句,等四人轉了一圈,滿頭頂著蛛絲網回到豆腐坊廊下歇息,有人才想起這豆腐坊裏不是有一位風騷的豆腐娘嗎,來,來,來叫出來,學生要賦詩一首送與美人,拍了半天門也沒見有人開門,這才掃興而歸,平常百姓家,看到這些經館裏出來的人,早就閉門不出了,哪有自個送上門去的道理。

  隨後的幾天裏,唐秀才捉鬼記經過酒保的嘴,就傳開了。凡自持才高的人都有一個毛病,愛鑽牛角尖,就因為有這樣的“毛病”往往就會爭強好勝,唐大秀才也不例外,既然是某帶頭去捉鬼,那就要好好留意是真有鬼還是有人在假扮鬼。

  這世上就怕有人較真,有鬼沒鬼先不說,經過幾天來的觀察,唐秀才發現了一個秘密,自從鎮上傳出安龍橋河東麵桑樹地裏鬧鬼後,每當日落後,就最無人去閑逛了,那裏附近就一個豆腐坊,邊上不遠還有一個打鐵鋪,可是河西綢緞店的王保堂每天日落後總要去那邊走一圈,難道他也想捉鬼不成?唐秀才就在暗地裏跟王掌櫃杠上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半個月後,唐秀才弄明白了桑樹地裏的叫喊聲是怎麽回事了。

  一般的讀書人會去痛斥一翻,要麽舉報,可是偏偏唐大秀才想著要去敲詐王保堂,這就離死近了一步。當王保堂聽到唐秀才要一百五十兩封口費時,著實大吃一驚,一百五十兩可不是小數目,自己那有啊,要麽就從綢緞店裏拿出,這樣的話如果不及時補上,等東家盤賬發現了怎麽辦?王保堂惱羞成怒之下就起了報複心,你讓我不痛快,我也讓你不自在,這事要是捅出去,自己快樂的日子就不在了,這比死都難受,報到官府,隻要章家一告,說不定還要負章來爺子死的責任,不日,唐秀才來到了綢緞店問王保堂,這事準備的怎樣了?王保堂回道,二天後在酒樓喝酒,就把這筆賬清了,從此各不相欠。唐秀才一聽也對,總不能就這樣直接伸手要錢啊,就答應二天後酒樓喝酒清賬。

  二天後酒樓,王保堂再三要求唐秀才保證不泄漏給第三人,為了保險,要求唐秀才寫一張收款單據,就給了一百五十兩,唐秀才手裏拿了銀子後,就跟王保堂說,你也寫一張單據給我,就說這銀兩是以前我借給你,今天是還款,這下就兩清了,誰也不欠誰的,為了防止某一方反悔,王保堂想想也是,雙方按了手印,隨後兩人同飲一杯,各自散去。

  自從唐秀才得到一百五十兩後,不到三天就死了,死因郎中說是腎氣虛弱、腎陽不振、腎陰不足 ,這郎中說的沒錯,就是沒有說中要害,這是水銀中毒狀也。那天王保堂加了幾滴水銀在唐秀才的酒杯中,而唐秀才得了銀兩急急想離去,一口喝光杯中之酒而未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