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各方都在喘息中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0-04 15:31      字數:3802
  公元1649年3月2日(永曆三年,順治六年),南明朝內部鬥爭愈加激烈,李成棟3次打長沙,全被瞿式耜給懟回去了,而清廷的內部爭鬥也白熱化,豪格被處死,多鐸病死,而河北蔚州盜賊四起,其實就是一幫子農民的抗清鬥爭,蔚州的饑民、逃兵也嘯聚起事,清統治者哀歎說:“居民為盜者十之七八,勢難殺盡。”清廷統治主要是靠殺戮,當人被逼的活不下去時,就會不怕什麽殺戮了,造反就是必選。比如現在的四川,清軍在屠川中,

  一年多來,黎城占據了江南,實力爆炸式增強,江南書院正式開張,吸引了全國各地的讀書人,黎城跟清廷方麵各自在劃分好的地盤上經營,偶爾有些小摩擦也當睜眼瞎,當然是黎城強勢了點。為的就是人口,那些流民、逃荒的饑民及清軍占領區一些被逼的商人全往江南避難而來,特別是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千裏奔波,一路躲避關卡從水路,山澗小道逃進江南省黎城管轄區。

  同樣是占領區,黎城治下為什麽沒人反抗鬧事,這就要說說黎城對那些世族大戶、士紳很寬容的,往往鬧事就是出自這些人,雖然出台了許多不利他們的政策,比如個人擁有田地上限,禁止人口買賣等,可另一麵鼓勵這些人經商開辦實業,賣給他們機器、出讓技術,把一些民生類的全部放開,肥皂、火柴、毛巾、手絹、鏡子、方便食品加工、紡織機械、造紙機械、農用機械、以前鹽鐵是官府專賣,也放開,商戶可以自行販賣鹽鐵,靠海邊的漁民,把魚肉加工成玻璃罐頭,鹽的開放,就能有大批的鹹魚幹加工,有實力的大戶可以建造水泥廠、磚瓦廠、搪瓷製品廠、石料加工廠等等,這樣一搞,這些世族大戶、士紳在田地上吃了虧,卻在這些政策允許下找補回來,現在抱怨人手太少,而不是反對政府土地改革,所以各顯神通,帶親故友地在全國各地拉人,投親靠友,一下子就繁榮起來了。

  黎城這批穿越者都有潔癖,最看不慣街上垃圾,隨地大小便及乞丐、無業遊民,好在各地方用工吃緊,隻要能幹活總能找到事做。為了預防瘟疫,在大力宣傳不要喝生水,不要吃不煮熟的東西外,就是清理街道,翻修排水溝,造廁所。明人這樣的觀念一時也改變不過來,特別是在農村,有許多的流行病及寄生蟲病,特別是吸血蟲病,死亡率極高,好在古人對生活要求低,也沒有什麽消費觀念,基本是自產自消化。大部份農民養幾隻雞鴨或是幾頭豬,全是自己吃用,所以王德發大力提倡一些在農村的大戶士紳開辦養殖場,政府可以保價收購。對吸血蟲病開展預防,消滅釘螺,吸血蟲卵就是通過釘螺寄生繁殖,黎城穿越者知道,當時明人不知道。不管是在城鎮還是農村把一些小水潭或是低窪有積水的地方填平,除了這些還要滅四害,大搞愛國衛生運動。對那些頭長虱子的,身上長瘡,有皮膚病,各種傳染病的不能從事食品相關的經營,對那些飯店、客棧、驢馬店、茶肆、酒樓路邊小吃攤點,流動攤點管理特別看重,廣播裏,報刊上,天天在講勤洗手、搞衛生、學知識、人人動手,居家掃除,清理衛生死角,參與片區環境衛生整治,清除蚊、蠅、鼠等病媒生物孳生地,組織專業防製隊伍開展滅鼠、滅蟑、滅蚊、滅蠅活動。

  而百姓也很配合,主要是連年的兵災加上每年多地有大批的瘟疫爆發,死人無數,全民上下更加用心了。

  黎城帶來的這種良好的社會風氣,更加深入人心,喊出的口號是“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房住,人人有病醫。”極大地提高了人民政府在老百姓眼中的地位和統治合法性,除了這四個人人外,還有普及義務小學教育,每個城鎮上都有一所希望小學。想想曆朝曆代沒有一個統治者能說出這樣的大話,起先,那些士紳、大儒、學者全當是政府做做樣子,喊喊口號,經過一年多來,真的在街道兩邊很難看到流民、乞討人員了,黎城就這樣發展生產,產生了用工荒,自然就沒有閑人了。

  在道路建設上,考慮到江南水網密布需要建設各種大小橋梁投入大,時間長,隻能慢慢來,在交通方麵大力發展水上航運,在原大明的寶船造船廠的地方,保留著許多廠房、船塢等設施,在張天樂的規劃下重新成立造船廠,就沿用了寶船造船廠這名吧,建造小型海船、內河船、貨運船等等。這些民用的船利用原寶船廠遺留下來的幹船塢、注水船塢和浮船塢營造,主要是有現成的六作塘北岸的蓬廠作坊,細木作坊、鐵作坊、纜作坊等。

  又在四作塘北岸的東北角外,建設研發營造大型戰船的地方,“科技樓、實驗樓、船舶動力、武器配置等一應齊全,不過目前就是一個規劃,剛剛起步,要建設好需要時間,先從民用動力船開始,逐步發展完善。”

  內河客運船的發展,極大地緩解了人員流動需求,從江、河、湖直到內陸小河,隻要能通船的地方城鎮村,全有不定時船運開通,所以王德發組建了三個船運公司,南京船運、杭州船運、寶山船運,南京船運公司主要是在長江上及主要支流上的客運貨運。

  杭州船運公司主要是大運河沿線的連接,寶山船運公司,主要是出海港口及直達寧波、舟山、台州、崇明海運。

  三大船運公司全部采用民間入股方式,不用偷偷模模地走私了,早就取消什麽海禁,什麽片板不得下海之類的陳詞濫調,相反新政府還鼓勵有財力的大商股出海去做生意,隻要你有能力,不會阻攔,分別在寧波鎮海港、乍浦港二處設立進出貨物海關,又在舟山設立真正意義上的海軍,目前就等著新的戰艦入列,前期就是一些蔣季收集起來的各種大小海船,以後慢慢淘汰,把這些船改成長江內運船,或是漁船,為了建造真正的戰船,黎城不缺技術,有的是領先300年的思維觀念,所以在寶山組建造船廠,主要是建造戰列艦,在選擇什麽船型時,發生了爭論,這是所有穿越者很熱衷想參與的事,人人內心有一個強大的夢想,要造出領先這個時代幾百年的戰船開到全世界去稱霸,先把澳洲占了再說啊。

  特別是幾位大學生,還有十幾位部隊年輕人,在房車營地電腦中選出從早期18世紀以來到二十年代,各種大小戰艦,後然還是王德發、費見深思慮要成熟的多,在大量的電腦圖紙上選了3種型號的戰艦,因為要建造全鋼結構的戰艦,目前不可能實現,不是技術,而是缺乏各種材料,所以老老實實采用木製鋼骨船體,英國人的戰列艦分為六等,不過還要等200年後才有風帆戰列艦出現,在戰列艦出現前全是蓋倫戰船,也就是商船上加裝了火炮,所以現在不管怎麽去造,都是領先這個世界的,考慮到成本因素,黎城這幫年輕人就造出了一艘“四不象”的戰列艦出來,因為根本就不去考慮三層甲板裝火炮多少的問題,也不會去用風帆,結果就是用鐵肋木殼船,為了提高使用壽命,船底釘鋅銅皮防止附著海裏的生物,而在船的外形上根本不像戰列艦,也不是巡洋艦,到是有點像護衛艦的影子,主要是動力采用了蒸汽機動力,排水量1500噸,長75米,吃水4.4米,航速16節,雙螺旋槳推進,武備方麵,前甲板4門聯動式75毫米加農炮,船兩側分別裝有固定式可旋轉重彈機槍五挺,這是仿製蘇聯的SG-43,結構簡單,可靠性高,射程一千米,後甲板同樣安裝了雙聯動75毫米加農炮,在火炮上複製了Pak40型反坦克炮,口徑75毫米,這是一門加農炮,也就是直射炮,炮彈還是采用延遲引信,主要是突出穿甲能力強,這種火炮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戰績卓著,而它所具有的在1000米距離上,著角為30度時,可以穿透94mm(3.7inch)裝甲的穿甲威力,在當時被認為是非常令人滿意。可是這火炮最大的缺點就是重達1498.2公斤,做為野炮明現太重了,可是裝在船上的話,不就很合適嗎?重量可以無視,去掉兩個大輪子,製作一個可以旋轉的底座,把炮按上去,外麵加上鐵皮炮罩,妥妥的就是一門無敵艦炮,為了防止炮管炸膛,在原來仿製的厚度上用熱冷法又套了一層無縫鋼管,這樣炮管的厚度比原本的粗厚許多,被命名為鄭和級,舷號為81。

  隨後又在這艏的基礎上分別造二種戰船,排水量980噸,長52米,吃水3.8米,航速15節,單螺旋槳推進,武備方麵,前甲板2門聯動式75毫米加農炮,船兩側分別裝有固定式可旋轉重彈機槍三挺,後甲板同樣安裝了一門可旋轉75毫米加農炮,這是縮小版的鄭和級,被命名為南京級,舷號為101。

  接下去就是一種近海作戰的炮艦,排水量為600噸,長38米,單螺旋槳推進,吃水3.2米,航速18節,武備方麵,前甲板一門轉動式75毫米加農炮,艦島上麵及後甲板分別安裝了一挺可轉動重彈機槍,被命名為寧波級,舷號為1001。

  這樣以後不管造多少船,艦名不變舷號改變,也就劃分了等級,鄭和級、南京級、寧波級所以舷號間空位很大,這些就是目前的設想,因為南京寶船廠及寶山江南造船廠還在建設作業船塢,要等一年後才可能造船。

  王德發出台了許多針對婦女兒童的政策,婦女地位的提升,改變了社會結構,提倡“天足”,禁止纏足,有纏足的婦女,不得進入政府的工礦企業、不能進入政府部門工作,對纏足的家庭也沒有政府稅收上的優待,在城鎮上年滿6歲兒童必須上學三年以上等等,

  這些超前的舉措為什麽會很快施行,就要說說目前的社會構成,人口的銳減是主要因素,清軍的大屠殺,直接把江南主要文人殺光了,一些有識誌之士死的死,躲的躲,也不想冒頭,在地方上,能有點影響的人物,全投了黎城,比起剃頭留辨易服來說,黎城的各種舉措算是溫和的,重要是黎城善待百姓,講的是人人平等,取消了百年來許多不合理的規定,比如,出門要去官府開路條,進城要交稅,個人不許買賣鹽鐵,以前最底層的百姓,在黎城的政策開放下,解放就越徹底,沿海的一些煮鹽的灶戶,衛所的軍戶,碼頭搬運力工,匠戶及賤籍製度等等,這些全部取消了,讀書、報考公務員等等不受戶籍限製,而且特別善待匠戶出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