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六朝雨花凝天地神韻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0-04 15:31      字數:3248
  公元1648年8月25日(永曆二年,順治五年),聚寶門2裏地外雨花台,經過五個多月的施工,一坐石碑高高聳立,石碑巨大的底座用條石鋪成,石碑上七個描金大字,說明了此碑是什麽,沒錯就是人民英雄紀念碑。

  今天將在這裏舉行一場隆重的升旗儀式及紀念碑開碑儀式,位置就在穿越眾那個年代的烈士陵園邊上,那著名的碑文用一塊上好的漢白玉刻成,那字體在電腦上一個一個描了下來,放大後刻在碑石上。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曆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今天穿越眾能來的人全來了,不能來的要求吳一,多拍照片和視頻,到時可以用連接數據線傳輸,當褚老在廣場舞喇叭前宣讀碑文時,穿越眾全淚目了,碑文明朝人可能不懂其中的深義,可是那大氣磅礴 的氣勢,其中的文字卻聽明白了,通篇氣貫長虹,一瀉千裏。

  首先是歸化民裏的官員,這些人全是大儒、文人張煌言、吳勝兆、黃宗曦、顧炎武、王臣縉、陳函輝、徐孚遠、林清白、柯夏卿、沈廷揚、沈宸荃、萬泰、沈雲英、湯若望及各地新任政府的官員,還有在榜單中近十年來為國而戰死的各地明朝官員家屬等也來了,清廷那邊也有人混在其中,比如揚州江南鹽運使,泰州兵備道右使等,這些清廷的官員,可不是黎城邀請的,是他們自個來的,這種莊嚴肅穆的氣氛,他們是第一次感受到了,特別是官員和文人,全部一個個渾身發抖,眼含淚水,激動的無以複加,這種向心力是從來沒有過的, 黃宗曦道:“人還可以這樣活著。”而張煌言道:“中華興,國家興,民族興。”

  湯若望,“哦!買糕的,上帝啊,我的主!”

  有人輕聲地問費見深,這些字是誰題寫的?費見深眼望石碑道:“是一位姓毛的偉人寫的,他才是我們國家的魂。”

  此時張煌言好像感悟到了什麽,那些今天擁立誰,明天又去擁立誰,他們到底是在擁立誰?比起國家民族來說,這些人太渺小了,而且夾雜著私心,黎城的主張好像更加崇高無私。

  從南京城裏一早就趕來的許多百姓把這樣的儀式當成了開國典禮,一個新的政權誕生,為什麽沒有國號,也沒有改元,有點摸不著頭腦,可是也感受到了這種從未有過的莊嚴感。

  當升旗儀式在儀仗隊特有的步伐中,當廣場舞喇叭裏播放出進行曲時,整個碑前廣場鴉雀無聲,隻有雄壯的進行曲及儀仗隊有力地口令聲,這是張恒一在黎城花了2個月集訓的96名部隊成員,在山西部隊中統一挑選,穿的是從穿越過來的軍隊常服及武裝帶,有領徽,帽徽,所以比現在部隊的軍服更加整潔突出帥氣,當儀仗隊起步走向碑前時,看的所有人心潮彭拜,難於久久平複,當五星紅旗伴隨著義勇軍進行曲緩緩升起時,直到升旗儀式完畢,原來投軍這麽帥氣漂亮,是一種莊嚴中的美,是一種力量之美,肩膀上閃閃發亮的步槍刺刀,整齊劃一的步伐,雙手潔白的手套,鏗將有力腳步聲,每一下撞擊了在場所有人的內心。

  最後是黎城委員會代表人民政府為人民英勇紀念碑敬獻花圈,而在廣場的一角突然響起了陣陣雷聲,由遠及近,在廣場四周多個廣場舞大喇叭裏同時擴大開來,這不是雷聲,而是戰鼓之聲,金鼓之音,隻見廣場一角的高台上,一席白衣勝雪的趙盈花,就像落下凡塵的仙子,在戰鼓由遠及近中緩緩而立,光彩奪目,驚豔四射,這種視覺的衝擊,在廣場上萬人的屏氣呼吸間,全張大了嘴巴,看的目瞪口呆,隨後就著樂曲,唱出了《英雄讚歌》。

  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麵青山側耳聽,側耳聽,晴天響雷敲金鼓,大海揚波作和聲,人民戰士驅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

  為什麽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為什麽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英雄猛跳出戰壕,一道電光裂長空,裂長空,地陷進去獨身擋,天塌下來隻手擎,兩腳熊熊趟烈火,渾身閃閃披彩虹。

  為什麽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為什麽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一聲吼叫炮聲隆,翻江倒海天地崩,天地崩,雙手緊握爆破筒,怒目噴火熱血湧,敵人腐爛變泥土,勇士輝煌化金星。

  為什麽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為什麽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在合唱部分時,在廣場前,列隊的儀仗隊及穿越眾一起高聲唱,每個人眼裏閃動著淚花,看得歸化民官員及一批維持警戒的部隊全一臉詫異,他們怎麽人人會唱,而這首歌仿佛被帶進了戰場,特別是這一次福建歸來的部隊代表,守衛江陰的部隊代表及李衛部的代表,每一句歌詞在敲擊著這些人的靈魂,仿佛回到了施殺的戰場,眼前的畫麵感滿滿的,嗓子裏要嗬叫一聲出來,可是怎麽也吼叫不出聲,全憋的滿臉通紅,雙手緊握著,雖然有些歌詞聽不太明白,可是那種英雄的豪邁,視死如歸的氣概,征服了在場所有人,人人為之側目,趙盈花的嗓子很適合這種民族美聲唱法的歌。吳一特別為這首歌選了王麗達演唱的唱法及伴音版本,自帶合唱部,配上趙盈花的嗓音,柔中帶鋼,鏗鏘中有抒情。在現場還有一個打大鼓增強氣氛,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越發突出。

  顯然趙盈花在這一次的表演上,每一個動作很到位,配上趙盈花山西妹子特別的大氣,柔美、豪邁把這首歌發揮到了極致,通過四周擴音出去的大喇叭,在遠處的百姓們也聽的一清二楚。

  哎呀呀,這是天女下凡了啊,而更多的年輕男女眼中全是小星星,他們哪裏見過這樣的排場,聽過這樣的歌聲。歌,還能這樣唱,那些老學究起先很反感怎麽把一個女子棒到萬眾矚目上去,在這種場合女人應該避諱,可是等歌曲一完,這些人就不淡定了,說不定這位女子真的是仙女下凡。

  通過這樣的演繹黃宗曦、顧炎武、王臣縉、陳函輝這些思想進步的儒家,似乎心裏有無數的話要說,可卻找不到用什麽詞去表達,以前所認知的全被推翻了,不過有一點大家很認同,不管是張煌言、 林清白、柯夏卿,還是這位女英雄沈雲英,黎城把英雄這樣的稱號,擴大到了每一個人身上,隻要這個人為平等、民主、人權、自由而戰就是英雄。這才想起了還有一個《禦河宣言》,以前看了隻當是一個用來蠱惑不明真相的東西,看來回去的好好翻翻早期的《黎城周報》上麵的內容了。

  這一次觸動最大的是林清白,眼淚已經把不多的白須打濕,嘴裏不知在說些什麽,以前為了大明勞苦半生,到底是為了什麽?為了光宗耀祖嗎?為了那個朝廷嗎?就是沒有想著這個國家,在這個國家裏生活著的千萬子民,現在仿佛抓住了點什麽,可是好像又沒有什麽,心裏貓爪似的。

  對張煌言來說也一樣,在沒有懂得黎城提出來的理念時,首先就是否定,而現在心思有點變了,不應該排斥儒學之外的學說主張,就像黎城一樣,他們不排斥儒學,堅持自己的主張,那麽他們為什麽這樣肯定堅持自己的主張就是對的,難道他們實踐過?

  今天的儀式煽動性很大,大到能震撼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吳一怎麽能放過這樣的機會,隨後在報刊、廣播中全文刊登了這一次的盛況,在廣播中連續播出了《英雄讚歌》,詳細介紹了趙盈花本人的采訪錄音,以及她演唱的所有歌曲,包括她的成名曲《我們走進新時代》,《人說山西好風光》《在希望的田野上》。隨後趙盈花就成了這一次的主角,用這個時代的人,唱這個時代的歌,果然更能打動人心。

  在隨後的日子裏,往往在夜半三更時會莫名聽到秦淮河畔、夫子廟一帶傳出幾聲“為什麽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或是“總想對你表白  我的心情是多麽豪邁  總想對你傾訴… …。 ”

  在這個缺乏娛樂的時代,黎城帶來前所未有的東西電影,分別在寧波、杭州、金華、台州、蘇州、鎮江、南京、宣城、安慶、湖州、紹興,當然用的還是投影設備,目前這種投影設備越來越緊張,庫存也很少了,屬於稀缺物資,所以吳一正在想用其它辦法來替代。

  隨後,黎城在自己新的轄區內,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大搞愛國衛生運動,修橋鋪路運動,取消所有不平等的稅收,什麽進城稅、人頭稅、人丁稅,田畝稅及各種地方所有亂收費。

  在黎城政府下,隻有三種正稅,農稅、商稅及工業稅。二種收費,水路通行費、市場管理費。如地方上還有別的稅,屬於亂收費處理。地方財政由南京及黎城二個地方分別統一調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