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清廷的內部鬥爭(下)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0-04 15:31      字數:3062
  天命11年,努爾哈赤寧遠戰敗,死於沈陽遠郊,汗位爭奪白熱化,而此時的大漢不是真正的皇帝,皇太極操弄了半天還得跟其它三大貝勒共同管理朝政,皇太極非常不爽,新一輪的爭鬥就此拉開帷幕,先把阿敏弄死,再把莽古爾泰找借口降爵,不久莽古爾泰暴病身亡,莽古爾泰的死就成了一個疑案,其實瞎子都知道是怎麽回事,莽古爾泰的死留下了正藍旗,那就吞屛掉,結果是皇太極跟豪格父子瓜分了正藍旗,接下去就是代善了,皇太極好不容易把代善父子按了一個私通阿巴亥的罪名,結果努爾哈赤死了,那就先把阿巴亥弄掉,逼迫阿巴亥殉葬,就這樣一代寵妃便輕易的香消玉殞了,留下了幾個還年幼的孩子。

  代善性格軟弱,一味退讓,其結果就是回家閑住,讓人看不懂的事,往往就是曆史的真相,皇太極最得力的兩個助手,嶽托、薩哈璘,而嶽托是代善的長子,在皇太極不遺餘力地打擊代善時,嶽托幫了不少忙,這就是權力鬥爭,連父子之間痛下殺手,不講親情,可是在隨後的爭鬥中,嶽托慢慢看清了皇太極的手段,在瓜分正藍旗時,對大規模殺戮很是不滿,借題發揮打擊異已頗有微詞,皇太極對他逐漸冷淡,後降為貝子,可是嶽托不在乎這些,仍然奮勇如前,在入塞作戰中死於惡疾,皇太極良心發現,大加追掉,追封克勤郡王,世襲罔替。

  薩哈璘是滿清為數不多的政治家,頗有手段,素來為皇太極所尊敬,可惜英年早逝。

  打垮了阿敏,弄死了莽古爾泰,去掉了代善,皇太極成為大清國真正的皇帝。

  清崇德八年八月初九,皇太極突然病死宮中,由於死的突然,沒有指定由誰繼位,很快就形成了兩大對立權力中心,而此時的穿越眾剛剛到達黎城不久,正在大搞營地基礎建設。

  據清史記載,為了繼位,兩大陣營差點打起來,即位的多爾袞及豪格,擁立豪格的有索尼、鼇拜、圖爾格、圖賴、譚泰、拜圖音、何洛會、塔瞻等,而多爾袞這邊的勢力首先是一母所生的阿濟格、多鐸,主要是碩托、阿達紮伯侄二人,瑣托是代善的兒子,跟皇太極很不對付, 阿達紮是何人?就是皇太極頭號親信薩哈朗的兒子,可是阿達紮卻跟皇太極過不去,原因是曾在皇太極的辰妃病故期間,喝酒玩樂,差點被削去爵位,再加上阿達紮的生母多次被皇太極責罰,所以阿達紮懷恨在心,堅定地跟隨多爾袞。

  看上去豪格那邊陣營強大,在多鐸看來就是一幫烏合,這樣一場流血的爭鬥幾乎免不了,最後多爾袞的確為滿洲大局著想,提議立福臨即位,才平息了一場爭鬥,要是詳細地說一下,又是三天三夜,可是碩托看多爾袞謙讓大為不滿,說好的你即位,我升官,到頭來讓給了一個屁小孩,那就發動兵諫,逼你上位,結果被父親告發,就是代善,最後碩托、阿達紮被處死,家產罰沒,後然多爾袞想想做的有點過了,把碩托幼子帶進宮自己撫養,又讓阿達紮的弟弟勒克德渾承接爵位,可見當初殺掉碩托、阿達紮有多麽地不得已之處。

  多爾袞掌權後,當初支持豪格那邊的陣營果然是一幫烏合之眾,先後叛變了,當初立盟發誓中除了索尼、鼇拜、圖爾格、圖賴四人其它都叛變了,肢解兩黃旗後,多爾袞想把豪格殺掉,結果福臨嚇的大哭,豪格才免死,廢為庶人。

  就這樣一場滿清朝的檢舉揭發運動開始了,拜圖音家族首先舉報,拜圖音的弟弟阿鞏岱首先告發濟爾哈朗,說他曾埋怨睿親王,還說濟爾哈朗家的狗,偷吃肉鋪裏的肉,結果濟爾哈朗被罰銀五千兩,逐漸被踢出權力中心。

  這樣也行?何洛會也想試試,告發額亦都的兒子圖賴、圖爾格、遏必隆,讀書不用功,背後罵老師,上別人家蹭飯等等罪行。結果這三人也被廢黜了。

  投機份子冷憎機也想渾水摸魚,告發譚泰家廚子借醬油不還,兒子隨地吐痰等,搶鄰居家風箏,結果譚泰下獄。

  經過半年的較量,多爾袞終於成為滿洲攝政王。

  可是豪格雖然倒了,勢力還在,入主北京後繼續打擊豪格勢力,後然,多爾袞發現自己的弟弟多鐸跟豪格走的很近,關係在升溫,還為豪格說好話,替豪格辯護,決定對豪格早下手為妙,豪格雖然領兵進入四川,射殺張獻忠,但是仍不放過,多爾袞正在找由頭將其下獄,正在此時,黎城橫空出現了。

  目前清廷就在搞檢舉揭發運動,再過二年多爾袞死後,又是一場狗血好題材。

  洪承疇當然看清楚其中的奧秘,這些關係太亂了,前麵以說到紮魯特博爾濟吉特跟洪承疇談心,一談洪承疇就答應投降了,能不投降嗎?最不投降人盡精亡了,接下去就是一個配合的問題,大家都是人精,這種不通氣,心照不宣的配合,天衣無縫,不日,皇太極宣布把紮魯特博爾濟吉特嫁給大臣葉赫部德勒格爾台吉之子南褚,而之前,皇太極又納了別人家的寡婦,卻把給自己生過孩子的妃子賞賜給部下,實在是匪夷所思。

  可是曆史的真相更加匪夷所思,那麽這個南褚又是誰呢?原來南褚的祖父是金台石,為葉赫部的首領,同時金台石還有一個身份,他的妹妹是皇太極的母親。換言之,南褚是皇太極的表侄子。

  這樣一頓騷操作下來,紮魯特博爾濟吉總算光明正大出宮了,接下去就看洪承疇自己怎麽去弄了。

  南褚決不會做接盤俠的,這一點在《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傳一》太宗諸妃......紮魯特博爾濟吉特氏中隻記載女二,下嫁誇紮、哈尚。而她本人闈莫如深,從此無一字半語。

  這場形同兒戲般的清廷內部權力鬥爭中,洪承疇在內心中是厭惡的,皇太極在表麵上做的似乎很愛惜洪承疇,其實帶給洪承疇的是莫大的屈辱,在當時滿清這種奴隸製度下的褒獎,不適合封建製度下受孔孟禮教熏陶成長起來的洪承疇,所以在接下去的清廷內部鬥爭上,洪承疇義無反顧選擇了幼小的皇帝福臨,不可能倒向多爾袞,在福臨開蒙起,就強烈地灌輸儒家思想,就是要改變滿清落後的觀念。

  在黎城的壓力下,雖然洪承疇目前的職位是,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敕賜便宜行事, 拋出南京後奉召返京,再次入內院佐理機務。攝政王多爾袞對其慰勞備至,寵信有加,而這些就是多爾滾要聽求洪承疇來幫著解決難題。

  目前多爾滾確實遇到了黎城這個難題,想過舉全國之兵,先對付黎城,調集阿齊格、多鐸、吳三桂這些南下兵馬回援,可是勒克德渾的戰敗說明了問題,想聽聽洪承疇的辦法,而洪承疇心裏想的其一,大半個江南省給了黎城,目前黎城有半個山西,一小塊河北及大半個江南省,雖然黎城沒有改元,卻是名副其實的獨立小朝廷。其二,實在是看不慣滿清許多施政的手法,說穿了就是看不起這些莽夫所作所為。其三,為自己留條後路,還是記得費見深說的話,如果清廷倒下了,你將又如何?在某些思想方麵也或多或少靠向黎城。

  雖然洪承疇這樣想,做為清廷內院佐理機務,卻要為清廷考慮,到目前清廷上下沒有對自己有什麽不好的地方,拋開一些大義大節不說,洪承疇對清廷還是很留戀的,在某些方麵比明朝要好的多,首先自己的才能被重視,重用,就這一點足夠了,所以洪承疇對多爾袞說:“黎城的理念不是儒學,也不是別家的學說,而是一種實用經學,聽起來幾乎很荒謬,卻是曆代所沒有經曆過的,有一點是肯定,黎城不想去管誰做皇帝,因為按他們的理念,眼裏根本就沒有這些,否定我們現在的統治製度,為防止被現有的政權推翻,他們有足夠的防衛力量,張存仁十萬大軍的煙滅,勒克德渾兵敗、覺羅富森戰死無不在說明,他們隨時可以進攻北京,可他們沒有這樣去做,卻指責我們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還有目前對湖廣、四川的殺戮,就說明他們很看重人命,提倡民權,這一點,我朝也要這麽去做才行,最多的嗜殺解決不了問題,把天下全殺沒了,我朝也就沒了。因為理念上的不同,有些事情我們大部份人會想不通。哎!”洪承疇真的很厲害,一番話直指要害,多爾袞心情格外沉重,難道就這樣被黎城悶死嗎?洪承疇接著說道:“就因為黎城很看重人命,他們不會讓我們死,而是一種演變,這個過程可能會很快,也可能會很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