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覺羅富森最後的衝鋒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0-04 15:31      字數:3561
  現在好了,李衛把炮營的炮擊調整到二裏,也就是一千米,在大營外麵四周的戰壕裏布兵,戰壕外麵30步處是3米寬的深壕溝,敵軍過不來,火槍兵可以從容射擊。

  覺羅富森早就派遊騎四出查看過敵軍大營的情況,也是做好了充足準備的,清軍打仗不是盲目的,細作先行,往往在攻取一座城池前,派出大量的細作在城內,等到關鍵時刻,這些細作就會做為內應發動。而這些細作就是被收買的明人,許與好處,大明不敗,天理不容啊。

  當然細做不可能混進李衛的軍隊中去,可是把李衛大營的情況查的門清,李衛大營在中間往後一點,左右兩翼是二團跟三團,往前靠上一點,成品字形,大營後麵就是師屬炮營及一個警衛連,運輸車架等。

  覺羅富森主動攻擊李衛大營,出動了擋車,百門佛朗機炮,這是從城牆上拆下來的,按放在車架上運來。

  清軍前鋒進入大營還有一裏時就停止前進,排列進攻隊形,準備發起攻勢。李衛在瞭望台上從望遠鏡裏反複確認,清軍有156門佛朗機炮,此炮能打一裏地,炮重300斤,而且前五發能快速發射,是一種預先裝藥的子炮。

  還發現一支火器部隊,大約有三千多人,因為李衛看到了鳥銃、3眼銃、滅虜炮60門,偏廂車 準迎鋒車220輛等等,這些明軍神機營的裝備,看來也是投降過去的。

  可不能讓這些炮打響,距離一裏地,雖殺傷有限,可是長清軍威風啊,會影響士氣。命炮營重點關注清軍的佛朗機炮、滅虜炮,如果靠近就先打掉。

  清軍的擋車主要是防火槍及箭羽,還能防佛朗機炮散子彈,有厚木板鐵釘及生牛皮包裹。車後可藏多名弓箭手,接近至五十步時,可以用硬弓射擊。可是這種擋車能擋明朝的火槍,卻擋不住黎城的4-17M步槍,在100-150步內就能射穿擋板,有效殺傷車後敵人。

  清軍還準備了大量的木梯,用木梯是為了攻到壕溝處,直接搭在溝上麵,人可踩上木梯而過。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個大型施工隊伍,擋車開路,後麵跟著扛梯子的,最後麵是刀盾兵,每輛擋車後麵藏有5-6名弓箭手,就這樣緩緩而來。

  李衛也不急,等清軍進入150米內再開火不遲,炮營時刻關注著清軍的炮陣,這些佛朗機炮原本是崇禎省吃儉用跟葡萄牙人買來守南京打清軍用的,結果沒用上,便宜了清軍。果然156門佛朗機炮及60門滅虜炮,前出800步左右偏東方向土坡上架起了炮陣,準備先炮擊後,前鋒發起衝鋒。李衛一看時機成熟,清軍全部進入戰場,如果早打的話,怕清軍縮回城裏就麻煩了,一直在等合適的時候,現在擋車距戰壕300步左右。

  李衛的師屬炮營有70步兵炮42門,命令12門炮換近距彈對清軍炮陣炮擊,餘下的炮10門標尺在城門口,10門標尺護城溝一帶,10門標尺對著正麵,兩翼分別有團屬炮兵各8門及火槍兵防守清軍八旗側翼衝鋒。

  12門70步兵炮對著清軍還沒成型的炮陣就是一個齊射,爆炸的衝擊把有些車架,鐵炮高高拋起又落下,炮陣上還活著的清兵四散逃命,等第二輪炮擊後,殉爆了清軍炮陣的火藥桶,接二連三地發生了爆炸,李衛馬上命令不用打第三發了,停止炮擊,清軍前鋒一看炮陣打響了,可不管是誰打誰,反正接到的命令是炮響後就玩命地衝鋒啊,不用李衛下命令,自有各級軍官在指揮了,150步左右時,一陣排槍響起,隻見清軍前排停頓了一下,有幾輛車翻倒,又有後麵的清軍接著扶起,第二輪槍很快就響了,因為4-17M步槍內預裝有5發彈藥,隻要重新推拉一次槍栓就可以了,明顯清軍想不到第二輪槍響怎麽快,此時距離是百步,正麵的步兵炮響了,直接把衝上來的清軍前鋒打出了幾條血胡同後,在後麵的刀盾兵中爆炸開來。

  有清兵牛錄高喊,衝上去,隻有衝上去才能活命,火槍裝彈要有時間的,不斷地衝上去,砍死他們。

  雖然前麵的擋車被打的稀稀拉拉,還是在衝鋒中,到30米處,許多的梯子搭了起來,在這個過程中,無數的清軍被火槍射殺,也有許多清軍的弓箭手,射出了第一箭,有幾個倒黴的火槍兵把身子暴露在外太多而中箭。也有清兵,扔出的是飛斧,火槍兵有了傷亡,慢慢地有清兵爬過了壕溝,還是被火槍射殺,這時打的也不是齊射了,誰打的快,就先瞄準了,後麵的清兵不要命似的往前湧,許多的硬弓射出的拋射,紛紛打進了李衛的大營裏,此時火炮再次發威,連續地遮斷炮擊,正當火炮發威時,兩翼的騎兵出動了,是想擾亂火槍正麵防守。

  李衛時刻關注著左右兩翼,果然清軍老一套,可是正在此時,清兵有幾門佛朗機炮開火了,隨之正麵湧來的是偏廂車、準迎鋒車及手拿鳥銃、三眼銃的清軍,李衛一轉頭看到這支火器營上來了,鳥銃手全躲在偏廂車、準迎鋒車後麵射擊、裝彈、再射擊,3人在車內裝彈,把裝好彈的鳥銃又遞給車後的2名射手,一輛車5個人,5支鳥銃一邊前進,一邊放鳥銃,配合默契。

  李衛命令炮營尋找清軍佛朗機炮反擊,又命正麵的10門步兵跑,轟擊這支火器營,火力全開了,一不小心,就剛才一會兒,火槍兵傷亡了幾十人。五輪炮火後,清軍明顯吃不消了,後續再也沒有清兵上來了,屍體把前麵的壕溝快填平了,空中的血沫,滿地的殘肢斷臂,混雜著一股硝煙味,讓人作嘔。

  兩翼的清軍衝鋒也到了關鍵時刻,左右各二千騎的衝擊下,首先二團被衝破,突進來的清軍共有百騎,在訓練時,有應對這方麵的訓練,二團長連忙把預備連迎上去,分成二隊,連續的排槍齊射,才把這支突進來的清騎消滅,可是二團前鋒整整一個連被打垮,差不多全死光。

  三團頂住了二千清騎的衝鋒,不過跟二團一樣也是死傷慘重。

  兩翼正在混亂中,覺羅富森發起了決死的衝鋒,帶領全部的兵馬,最後的五千八旗騎兵,三千混合步兵,推著擋車衝擊李衛正麵大營,衝到500步時,五千騎兵中又分出左右各一千往李衛兩翼衝去。

  李衛一看覺羅富森要拚命了,在正麵的22門炮同時開火,直接把前麵的三千混合步兵炸飛,又命令後麵的炮營,把原本標尺在護城河一線的10門步兵炮分出各一半支援二團三團,先把這二千騎擋住再說,二團跟三團此時也組織起了所有能打的火槍,在炮營的配合下,幾次排 槍齊射後,才擋住這一輪瘋狂的自殺式衝鋒,正麵覺羅富森一看兩翼沒戲了,不得不後退,領著幸存的五千不到殘兵退回城中,剛退到護城河,隻聽見頭頂嗚嗚聲響,在城門口一帶被炮火封鎖了。剛才兩軍對陣時,陣地寬廣,有些炮彈炸開沒殺傷多少,可這一次,10門炮早就標尺好的,集中在城門洞這一塊,威力明顯大增,爆炸後的氣浪,就是衝擊波,把守門的清兵給震翻了。

  覺羅富森現在進不了城,退又無路可退,就有點悲壯了,其實李衛是想把覺羅富森逼到投降,可是真正的八旗清兵是不會投降的,全是死腦子,憑著個人勇武,很想一決死戰到底的,白水黑山的勇士,決不能投降,這麽大的炮擊,全集中在一起,清軍都習慣了爆炸聲,可馬匹不習慣,五千騎戰馬及步卒扭頭狂奔,有的往斜次裏奔,有的橫著奔,就亂撞在一起,頓時大亂狼奔豕突起來。

  覺羅富森不甘心啊,自乍浦、杭州起,跟浙東軍打,對方人沒見著幾個,全是被炮彈炸敗的,算是對火炮有了新的認知。

  城內留守的薩爾哈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城外覺羅富森的八旗兵亂做一團。

  不想覺羅富森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反衝鋒,頓時,號角四起,所有清軍又往來路返身殺奔而去,如果對方是明軍的話,麵對這樣的戰術舉動,肯定會自亂陣腳。當年崇禎十五年八月,皇太極再次南下,準備拿下遼東重鎮錦州,洪承疇采用步步為營的方法阻敵於城外,在對敵最關鍵時,就發生過一次,剛把清軍打退,這支隻有二千清騎敗退三裏後,重新聚集起來返身來了一個反衝鋒,直接把洪承疇手中最後的一支能戰明軍給殲滅了,而這支明軍卻有三萬,二千殺三萬。洪承疇最後隻能堅守錦州不出。

  所以,這是有先例的,在逼迫到悲壯的時候,清軍會做出一些在常人看來是自殺的舉動,可是往往這樣反常規的舉動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覺羅富森發起反衝鋒時,就做好了必死的準備,命身後的十幾個親衛不必隨他而去,又從懷裏摸出一小包,吩咐親衛一定要送達城內八旗都統薩爾哈岱。

  這一次的反衝鋒,全程用最大馬力,也沒有了隊形,成散兵狀全力衝擊而來。

  李衛一看,臉都綠了,以前跟清軍交戰,都是按照部隊編製行軍打仗的,這樣的敵人更好對付,可以集中火力。可這一次麵對清軍毫無章法的攻擊,李衛就抓瞎了,不是清軍不想從新規整部隊,而是時間不允許這樣做,反而給了李衛當頭一悶棍,四麵八方,散兵狀的打法,在距一裏地時,李衛就把所有火炮調整標尺為800米,用近距彈,集中往正麵方向打,而火槍兵進入戰壕,隻要在射程內,自由射擊。敵人不集中,火炮殺傷力下降,隻能起到阻嚇及遮斷作用,好在清軍也是沒有了編製,憑個人勇武各自為政,唯一的區別,在殲滅敵人後李衛師的傷亡也會承受不起。要是清軍一上來用這樣的亂兵打法,說不定李衛師還擋不住。在付出了血和命的代價後,才發現戰場的戰術早已改變了。此時的覺羅富森仿佛也覺察到了什麽?可沒等細想,被一發流彈擊中,猛哼一聲,倒栽馬下,被後麵奔跑上來的馬蹄踏成了肉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