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王德發進攻乍浦(下)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0-04 15:31      字數:3171
  王德發一看城牆上清兵已退,就命部隊衝鋒,這一次沒有遇到抵抗就占了城池,隻聽西門外槍炮聲大作,知道是清兵遇到王翊了,就命蔣季帶兵出擊,準備來個二麵夾擊。

  最來說一說,王翊剛穩定了戰局,往有利已自己的方向發展,不想後麵炮兵啞了,連忙縱馬往後一看,隻見炮兵陣地及一個排的火槍兵正在跟一夥清軍混戰,這夥清兵是哪裏來的?王翊腦子有點不好使了,原來這夥清軍從西山嘴退下來的綠營兵,共有1500人馬,看到乍浦城火光衝天後,火速派出1000人馬來支援,就這樣把王翊營給前後夾擊了。

  王翊一看不好,馬上命二連去支援後隊,命火槍營頂著覺羅富森的滿洲兵的衝鋒,剛調整好部隊,就見覺羅富森的滿洲兵後隊大亂,紛紛往斜地裏跑,在水田深一腳淺一腳,有些清兵還轉身放箭。

  覺羅富森的滿洲兵受到兩麵夾擊也受不住了,好在對麵那種嚇死人的爆炸沒了,慢慢地穩定下來。

  王德發、蔣季的水師營一共是800人,王翊營是600多人,加在一起1500兵不到,而覺羅富森的滿洲馬步兵有900人,加上守炮台的綠營1500人,還有水師400人,在兵力上清軍多出一倍。好在攻打海塘街天妃宮炮台及攻乍浦城時,清兵死散了600多人,目前覺羅富森的滿洲馬步兵還有600多人,而猛攻王翊後隊的綠營兵是生力軍,來了一千人馬。

  600多人的滿洲兵隻要打破前後一處才能突圍,所以清軍也不含糊,就往王翊的火槍連衝擊,想跟前麵的綠營兵匯合,一個火槍連是200人,排了二排輪番射擊,還是被清軍衝破列陣,在這個緊要關頭,王翊下令扔手榴彈,衝破列陣的清軍共有8騎,在火槍連中大殺四方,一波手榴彈扔出,後續的清騎就倒了大黴,明顯被遮斷了連續進攻的機會,這8騎清軍衝破列隊砍殺了幾十名火槍兵後,才發現列隊後麵沒人,想調轉馬頭回身再殺,兩邊的火槍兵紛紛開槍,一陣亂槍就把這8名突陣的清騎打成了馬蜂窩。

  接著王翊看到手榴彈好使,趕緊又令扔一波,這才把清騎逼退。

  回過頭來再說說王翊後隊的二連去支援炮兵陣地,趕到時,以被清兵殺的大敗,好在一隊炮兵拖著70炮往後退,看到二連趕到,調轉炮口,就是一炮,這一炮裝的是近距彈也沒有瞄準,就是直射,直接把後麵追趕的清軍綠營兵打出一道血胡同,在後麵800米處爆炸,這一炸不巧的是,把清軍綠營的中軍給炸沒了,大旗一倒,前麵衝鋒的綠營一看立馬四散而逃,二連上去就是一頓砍瓜切菜。

  覺羅富森一看綠營被打跑了,自知無力再戰,帶著餘下的親兵護衛及剩下的400多步騎往田埂小道逃奔,又被王翊的火槍兵一陣亂槍打倒無數,才逃出升天。

  這一戰王翊部死傷大半,已無力再戰,王德發、蔣季的水師營在攻城時也死傷慘重,800人的水師營,傷亡300多人,王德發不得不停下來休整。

  乍浦港占領了,城裏還有許多的糧草,王德發就修補城牆及城裏被炸毀的房舍,堅守起來。

  覺羅富森逃回杭州時,手下隻剩下300多人馬,駐守杭州的是八旗都統薩爾哈岱,乍浦失守,蘇鬆提督吳勝兆反正,嘉興、鬆江、蘇州不保,那麽杭州也守不住,不得不向南京求援,可是南京以無兵可派,全去了湖廣戰場了,薩爾哈岱隻能增強杭州的防禦,從金華,江西調兵。

  王德發很明確,拿下杭州,這樣就能依托太湖,在湖州、江陰一線擋住清軍,太湖流域一大塊是產糧區,可減輕浙東養兵的負擔,所以休整沒幾天,就出兵搶占嘉興、湖州一線。

  吳勝兆反正後,直接把防線推進到了常州、宜興、溧陽一線。在杭州的薩爾哈岱這下慌了,想逃怕也逃不出去,隻有南下這條路了。王德發趁機在太湖組建新的水兵營,收攏船隻,又命李衛師在錢塘門外逼迫清軍。

  在覺羅富森沒逃回杭州時,杭州城裏隻有3千兵守城,這一下子援兵未到,江對麵的明軍就在城下了,薩爾哈岱隻能硬著頭皮堅守了。

  1647年7月29日,李衛調集二個營,對武林門發起了猛攻,70炮直接推到了城牆下,對著城門就是一炮,直接洞穿看似堅固的城門,隨後在城門內爆炸,守城的綠營嚇的全逃了。

  在杭州清波門有一個滿城,裏麵住的全是滿洲兵及家屬,薩爾哈岱一聽武林門已破,就帶著滿人出清波門繞城逃亡安吉。李衛也不追,把滿人趕出杭州就是勝利,這是一片富饒的江南產糧區,不光產糧,還有鹽業、絲綢、棉布、輕紡業特別發達的地方。占領了杭州,就等於割掉了清廷一大塊肥肉,多爾袞肯定不幹,說什麽也要奪回來。

  王德發早就料到清廷接下來的反攻,所以一封電報就發往黎城,要求增大對杭州的給養及武器裝備。

  電報中王德發說道:“占領杭州、蘇州就等於把整個江南拿到手了,目前一個江南就能養活整個國家的人口,所以不惜跟清廷翻臉不認人,也要把江南穩固。”

  黎城這邊乘著清廷還沒反應,就組織船隊,沿著運河送來了大量的日用品及武器彈藥,又派來了黃順東、朱馮奇前來組建軍部。

  8月14日,軍方由黃順東任浙東第一軍軍長,朱馮奇任副軍長及軍部教導隊主任,下轄三個師,第一師李衛,第二師薑一功,王翊副之,第三師黃受之,華夏副之,第四師吳明,毛聚奎副之。蔣季為東海艦隊司令員,王德發本身就是委員會成員,主政整個江南事務。

  又任命張煌言為杭州地區主政,吳勝兆為蘇州地區主政,張名振為東海艦隊參事,徐孚遠為舟山主政。沈廷揚為台州地區主政,蔡聰為乍浦港守備總兵,隸屬蔣季的東海艦隊。

  新一輪的招兵訓練開始了,有原來李衛火器營王發泉、張波、李瑤、陳明軒、朱大虎、吳明發、王三發、王二寶、張招娣、吳克發、牛大壯、曾有稻被分配到各師擔任團、營、連一級幹部集訓。

  公元1647年8月19日(永曆元年,順治四年),林清白帶著家眷、丫鬟、傭人、車夫、隨行長夫及李過派忠貞營的一哨人馬,又是坐船,又是行走偷摸著避開一些清廷占領的城鎮,繞了一大圈,千辛萬苦總算到了銅陵,找到了張天樂,拿出了手機,說明了來意,張天樂一聽是來算命的,連忙去了後衙用電報跟黎城的費見深做了溝通,回電隻有六個字,渡長江,占許昌。許昌是個要地,目前清軍重兵全部在長江以南,因為永曆帝在桂林,吳三桂以南下,就跟曆史一樣,永曆最後隻能逃亡緬甸而亡,占許昌是個反其道行之的對策,而且清廷兵力空虛,距開封很近,黎城可以給其忠貞營糧草及武器很方便,黎城的想法很簡單,讓堵胤錫出頭去牽製進入四川的清軍,少殺點百姓。這樣進川的清軍就會追著到許昌。

  永曆帝身邊不缺勇猛之人,有李定國在,南下的清軍還要打好幾年,堵胤錫正好在許昌做個釘子,讓清軍無暇顧及蘇杭,分不出兵,時間越久蘇杭越穩固。

  另一個就是銅陵,馬鞍山這二個礦產基地不能丟,拖,拖的越久,對黎城更有利,讓武漢的勒克德渾沒心思對付銅陵。

  張天樂回到了前衙把時局詳細地說了一遍,要是放在以前林清白當然會付之一笑,自從黎城回轉後,所有的算命話全部應驗了,此時的林清白聽的很認真,反複地念叨著“渡長江,占許昌”,越想越覺得這是一步出其不意的棋,就是滿腦子想法很多,不知從何做起。

  又聽張天樂道:“目前敵強我弱,等著清軍調集大軍來攻,不如主動出擊,有個偉人說的好啊,就是十六字方針,“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駐我擾,敵疲我打。”這個就是遊擊作戰。聽的林清白差點暈過去,仗還能這樣打?

  張天樂進一步解說道:“敵進我退,保存實力,待機轉移攻勢。你們目前就是要轉移攻勢了。

  敵退我進,打擊其士氣,積小勝為大勝。你想想如果忠貞營出其不意占領許昌,是不是打擊其士氣?

  敵駐我擾,已疲憊敵人,造成對我有利之形勢。如果清軍來許昌圍攻,此時就是清軍之疲憊之時。

  敵疲我打,主動進攻,殲滅敵人。到那時忠貞營尋覓時機,就能打敗清軍了。”

  林清白聽完一拍大腿道:“我得記下來,太精彩了。”不能等了,連夜手書一封密件,讓忠貞營的一哨人馬返回送信,林清白及家眷留在銅陵,不過銅陵沒有穩固,張天樂派船,把林清白及家眷送往杭州比較保險,因為目前,杭州是大明的占地,對林清白來說,更有歸宿感,而用黎城的船,打著黎城的旗號,基本上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