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王德發進攻乍浦(上)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0-04 15:31      字數:4086
  公元1647年6月21日(永曆元年,順治四年),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銅官鎮第一爐銅水出爐澆注,以前的老爐煉銅實在是費時費力,張天樂用的是高爐煉銅法,單爐產量高,銅的雜質少,雖然隻是一個300公斤的高爐,卻抵得上以前五六個土法窯的產量,接下去還要再建幾座爐窯,除了銅還有鐵、鋁、鋅和錳,特別是鋅和錳雖然礦品不是很好,粗煉出來做為合金材料缺一不可。

  那麽有人要問了,建一個煉礦廠有這樣容易嗎?還有磚窯廠、水泥廠等,這個就不能用現代的思維來考慮,賈建軍和潘衛業以前就是開小高爐煉鋼的,後然環評過不了就轉做了水泥廠,磚窯廠,這裏麵的道道門清,來到這個年代後,就不用去考慮環評了,那些土法上馬的東西、工藝變成了先進的科技,隻要有原材料,有場地,有人就成了一個作坊,作坊連成片就是一個廠區。

  所以說黎城到目前還在不斷地升級以前的廠區,比如以前剛來時建的全是茅草頂工棚,成片成片地搭建,四周用黃泥土坯一圍,就是廠房了,後然慢慢地用水泥和磚瓦,最後然建新廠房就有了鋼筋水泥玻璃了,廠房也能建的很寬大,就說磚瓦廠,當初就沒建煙囪,就在一個黃土斷麵挖洞,做為磚窯,燒一爐窯磚,弄的滿地冒煙,水泥廠也差不多一樣的情況,而這個時期排放的煙塵、廢水等就直接排放了,大都還沒有煙囪,弄的整天烏煙瘴氣的,特別是一些洗礦廠出來的廢水,直接排放在溝渠裏,最後排入河流,不過這些有害的廢水,特別是化工那邊,隨著手裏有了更多的建材後,委員會慢慢地做有害廢水過濾池,就像化糞池那樣,就是建的很大,雖說最後排放出來廢水也是有害的,可是大大降低了有害程度。

  有了蒸汽機作為動力,礦石的破碎變的很容易,帶來的米軌小推車,運送礦石不再是難題,破碎機、研磨機省工省力,來之不易的安定生活,有房住,每月領工錢能養活全家,在銅官鎮周邊四嶺八鄉的人全來了,王林招收了一個連的兵力,日夜操練,這些人全是水兵,張天樂帖出告示,水泥廠、煉鐵廠、采石廠、築路隊、城管隊招人,每人每月二兩銀,在這樣一個不講理的年代,人命如草芥,碰到這樣講理的地方,還有什麽不滿足的,那些想搗亂的全被抓起來挖礦去了。

  在內江邊的河灣裏,以前有個造船廠,主要是造一些小漁船,這次張天樂把小造船廠買了,正在擴大規模,以後造300噸的內河船,當然是貨運為主,把原來的造船工匠留用外,又新招收船匠,缺的就是人。黎城最大的特點就是利用每一個人,那怕是老翁都有用場,最喜歡流民、乞丐等,這些人挖河沙、挖溝渠、和泥、做磚坯以工代賑很快組織起來,一些在家的婦女,老人,半大孩子可以在家裏空下來做些雜活,比如,各種繩子,草繩、麻繩,各種粗細規格都要,還有江灘邊上成片成片的蘆葦編成席子、用山坡上一人多高的茅草編的草墊子,草袋子、蘆葦筐、籃子等全要,這些,全在城裏有個叫供銷社的商鋪裏麵收購,價格公道、買賣公平,可換銀錢,也可換火柴、肥皂、小圓鏡子、細白精鹽等。很快就成了方圓百裏內閑散農戶的主要收入,這樣的收入,比打漁還要好。

  銅陵至李莊開通定時航運,黎城運來了大量的生活用品、布匹及工業製品、副食品。銅陵把粗煉好的銅錠運送李莊,再有李莊運送長垣,裝上火車直達黎城。那裏目前需要大量的銅原料,沒有銅做不出馬達、發電機、鍋爐、電纜電線、電子元件、炮彈、子彈等等,隨著進一步發展,缺口很大。所以銅陵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如果清廷安定了湖廣,回過神來要占銅陵怎麽辦?所以委員會想出了一個辦法,盡力支援一下南明朝,不過也不是上趕子去討好,就等南明主動開口,這樣就能把清廷拖死在湖廣,沒有精力盯著黎城、銅陵。

  1647年7月9日浙東王德發、蔣季帶領新組建的水師營,李衛派出浙東獨立師一團二營協攻,乘坐大小二百五十多艘風帆海船,進攻乍浦,這也是張煌言強烈請求下為之,曆史上的張煌言是在4月初領兵想去占領嘉興、鬆江策應在清蘇鬆提督吳勝兆欲在蘇州反正,起事前聯絡定西侯張名振支持。張煌言勸張名振援吳勝兆,張名振遂命張煌言為監軍,徐孚遠副之。

  於四月初六自岑江(即舟山岑港)出發。不料四月十三日在崇明島外遇風暴而大敗。

  總督浙直水師戶部左侍郎沈廷揚、總兵蔡聰(黃斌卿之妻舅)等將領十餘人上岸後被清軍俘獲,於七月初三就義。而張煌言也因颶風吹翻船舶,陷入清軍之手七天,找到機會逃出到了海上。

  現在拖到了7月,就不會發生因颶風吹翻船隻這等事了,跟吳勝兆也約好,將在7月浙東攻取乍浦,再取嘉興、青浦策應蘇州。

  清廷以乍浦屬杭州水師,沿海循明朝舊律管製,設提督、總兵、副將、遊擊等官製,在乍浦設有一總兵,駐有重兵,乍浦設滿洲水師營,駐軍人數達二千多人,成為浙江省第二個駐紮滿洲旗兵的城市(另一個為杭州),此外還有綠營,所以現在的乍浦分為三個清軍編製,即為清嘉協右營守備(綠營,就是漢人清軍),清嘉浦水師營(綠營),清嘉浦滿州水師營,由原杭州、江寧兩地滿洲八旗兵各800名移駐,共1600名,分為兩營。其任務一為協防杭州,二為訓練滿洲八旗水師,隸屬於杭州將軍。設副都統一員,協領五員,佐領一十一員,防禦八員,驍騎校一十六員,筆帖式二員。副都統掌統率兩營,守禦海疆要地,教習水師船務等。

  王翊是李衛部浙東獨立師一團二營營長,華夏為營參謀長,原本的王翊字完勳,號篤庵,慈溪人,遷居餘姚。清順治二年(1645),從孫嘉績、熊汝霖在餘姚起兵抗清,遂入伍。次年,南明軍據錢塘江抗擊清兵,禦史兼餘姚知縣王正中薦他為職方主事,參加江防。江防失守,與黃宗曦等率部入四明山,結寨自守,至海濱招兵,圖與黃宗曦等長期抗清。

  而此時的王翊以被李衛大敗舟山清軍後,報名參軍入伍,因為讀過書有文化,對局勢看的明白,在集訓中在戰術應用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對新的武器裝備戰法寫了一本教材,慢慢突穎而出,成為獨立師一團二營營長,而另一位是華夏,也是一位有傳奇故事的人物,字吉甫,又字嘿農,原籍定海(今鎮海),後遷鄞。明諸生,以恩貢入太學,原本在曆史中,清兵南下,他在寧波與董誌寧等6人,首謀抗清,時稱“六狂生”。

  董誌寧,字幼安,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寧波府鄞縣人,與同鄉生員王家勤、張夢錫、華夏、陸宇?(火鼎)、毛聚奎稱“六狂生”。初為歲貢生,入太學,。現任嵊州人民鎮府書辦,在王德發的惑悠下正在改天換地中。

  而毛聚奎在李衛部浙東獨立師任三營二連連長,毛聚奎,字象來,一字文垣,自號吞月子,明末清初學者,為太學生。因喜歡李衛的軍隊,年輕人好尚武,報名入伍,有文化、肯吃苦慢慢升任為獨立師三營二連連長。

  現在因為黎城的加入,改變了不少原本一些人的命運,“六狂生”來了四位在為政府出力。

  王德發、蔣季水師為800人,加上王翊、華夏一個營,張煌言出任水師參謀,進攻乍浦港。

  7月11日淩晨,在平湖東南白沙灣登陸,此地距乍浦還有25公裏路程,戰鬥打響很突然,王翊的一個前鋒連正巧碰上了一隊由乍浦前往白沙灣的清軍換防,就這樣雙方全都不知情的情況下,等麵對麵時,發覺對方很不對頭,雙方同時就拔刀砍殺起來,結果王翊部大敗,正在這個緊要關頭,後續連趕到,一陣排槍後,總算穩定了局麵,可是清軍有足足7百多兵,好在王翊後續連是全火器,三輪排槍後,清軍四散而潰,丟棄許多輜重糧草幾十大車,王翊命隨後趕到的二個連隊繼續趕往乍浦,交戰的前鋒連因傷亡很大留下收拾戰場,帶著火槍連繼續進發。

  因為李衛組建獨立師時,目前黎城的槍支跟不上,所以隻給王翊營裝備一個連的4-17M步槍,還有少量的手榴彈,別的全是用長刀和弓箭,蔣季的水師營也好不到哪裏去,上千人的部隊,也就一百多支4-17M步槍,黎城不是產量很低,而是清廷一次買了五千支4-17,把全部換裝下來及庫存買光還湊不齊,最後又臨時生產了一千多支,黎城兵工廠原本4-17停產了,改做4-17M了,結果不得不重新建造新的車間來生產4-17,最新的47-98K步槍產量很少是因為子彈跟不上,因為口徑跟4-17M不一樣,屬於小口徑,子彈跟不上是因為缺銅,采用全金屬彈殼,就要用到銅,彈頭已改用鐵鍍銅來解決缺銅的窘境。

  乍浦港有營房3200間,堆子房16所。又設海防署、理事同知署,另有教習、舵水、綠營兵400名,營房400間,置戰船122隻,分布大炮110座於酉山嘴(今南灣炮台一帶),並建海塘街天妃宮炮台,由滿洲右翼副都統覺羅富森駐紮。

  王德發、蔣季水師繞過西山嘴,在海上對著天妃宮就是一頓火炮,打了22發炮彈,隻有2發命中,不過也夠了,整個天妃宮炮台被炸蹋了,覺羅富森頂不住,退守城內,這樣,蔣季的水師營搶占了港口,繳獲了大量的戰船。

  乍浦城很小,城內就是一個兵營,囤有大量的驢馬兵仗及糧草,王德發在港口對著城牆開炮,打了5發炮彈後,牆就塌了,可是都統覺羅富森抵死堅守,蔣季的水師營發動了二波衝擊,全被打了出來,死傷那個叫慘。因為城牆上密密麻麻的虎蹲炮、碗口炮。

  虎蹲炮最大射遠有400米,而蔣季有限的百名火槍兵的4-17M步槍有效射程雖然能達到600米,可是太遠看不清目標,命中度大大降低,太近正好被虎蹲炮撩上,而虎蹲炮在近距上還能打散彈,一炮就是一個扇麵形,唯一的辦法用70榴彈炮了,把船上僅有的5門70炮全部拖上岸,在一公裏外對著乍浦城牆就是三輪,15發開花  彈,直接把城內的房舍炸成了白地,清兵死傷無數,滿洲右翼副都統覺羅富森一看大勢已去,不得不下令退守平湖,上報嘉興調兵支援。

  覺羅富森的滿洲兵剛退守城外,迎麵碰上了王翊的部隊,雙方都還來不及結陣,滿洲兵就發起了進攻,而且是步騎混雜著衝鋒,這就是滿州兵的厲害之處,碰到一般的明軍早就鳥獸散了,王翊的這支部隊好歹在李衛部集中訓練過,可是也擋不住這樣慌亂的衝鋒,立馬大亂起來,有的往路兩邊水田裏逃,可是逃跑也跑不過滿州兵的馬匹,一波一波的箭雨就下了起來,滿州兵最大的優勢就是騎射,而且箭術精準,在這樣的慌亂中,王翊命後續火槍兵原地結陣,再命僅有的三門70炮在800米處對著清軍遮斷射擊,就這樣雙方打成了膠著狀。

  清軍因後續兵源衝不到前麵,被火炮遮斷,慢慢前麵的清兵就抗不住了,跟王翊的前鋒連混戰一起,後續的火槍兵各自點射,戰局才扭轉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