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李衛浙東記(八)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0-04 15:31      字數:3080
  牛二耕是牟山村人,家裏隻剩一老娘,在浙東運河邊上有三畝水地,清兵沒來時家裏免強還能吃個飽,餘下有限的糧食被魯王征收,所以也沒多餘,今年有點旱,對牛二耕家河邊三畝水田到時沒什麽影響,可是這一次清軍駐守後,上虞的駐軍要求牛二耕納糧,餘姚的駐軍也要求牛二耕納糧,因為牟山村正好在上虞跟餘姚之間,也不光是牛二耕一家,這個村戶戶全接到了這樣的告知,二頭都要納糧的話,收成上來全納糧也不夠,所以就背著老娘逃到了章鎮,正好章鎮正在組織大批撤過來的,有紹興、蕭山、上虞等地的百姓,牛二耕安置了老娘後主動要求去牟山村收糧,把地裏的糧食全收到章鎮還能吃一口。

  是夜,在李衛出動了火槍營的保護下,大批百姓趕著牛車、驢車、手拉車等前出,外來湖村、豐惠村、北山村、洞橋頭村,不管是那一家的田,隻要是成熟的稻米就收割,運往章鎮,連續三個晚上,把上虞、餘姚外圍的糧田全收割了,當地駐軍才發現,可是發現了又能如何,博洛的八千清兵分散在蕭山到寧波一線,上虞駐了二千,一露頭就被火槍營打的逃回了城,火槍營的優勢可以隔著河開火,隔著幾個水田開火,往往一千人馬出去,麵對隻有百人隊的火槍,被打的退回來,原因是水田裏不好走路啊,田埂又小,衝不過去。

  牛二耕帶著牟山村的幾戶村民,去搶割各自家的稻田,不料被埋伏在村裏的清軍發現,等火槍隊趕到,打退了清軍,牛二耕及幾戶村民全被殺死了。

  畢竟李衛的兵太少,原本一個火槍營不到700人,加上後然黃宗羲帶來的三百兵,正好一千人,目前搶收糧食的村民太分散,才釀成了慘劇不斷發生,所以在隨後的日子裏,警戒一地,收割一地,慢慢上虞、餘姚二地清軍被打的隻能各自逃離,餘姚駐軍逃往寧波,上虞逃亡紹興。

  紹興駐有清八旗三千,這些天來弄的烏煙瘴氣,因為紹興大部人全轉移到了章鎮,留下的病弱及不聽勸的不想逃離在清軍占領時殺了一批,三千清騎加上虞逃回來的二千殘兵,又聯絡了蕭山駐軍三千,合兵進攻章鎮,在狄祁村對陣,進入狄祁村有二條路,一路經臥龍山、一路沿曹娥江,清軍沒有水師船隻,因為大部分的船全在章鎮了,所以清軍七千多兵往臥龍山滾滾而來,臥龍山下有條小河,也是曹娥江的支流,沿河就是進入章鎮的大道,此處兩邊山不是很高,臥龍山最高也就200米,對麵仙人洞也差不多200米,可是路麵很寬,兩邊坡度很緩,李衛就在這裏挖壕溝阻敵,在路兩邊遍插竹簽子,河灘上挖滿了陷馬坑。

  這一次沒有什麽招數,不管是斥候還是遊騎,上來就打,把這些數量很少的遊騎打死了不少,慢慢地等到清軍大隊聚結布陣時,雙方也不搭話,李衛命令臥龍山上的二門小炮,對著山下的中軍大旗一頓猛射,直接把圍在中間的清八旗兵炸的四散,而外圍的步卒一看對方有大炮,立馬往後湧去,逃出山口後,被埋伏在仙人洞另一側山坡上的火槍一頓排槍,打的大潰,就這樣,一場來勢洶洶的仗就打完了。

  這一仗打的清軍大傷元氣,直接被炮彈炸死的就有2個牛錄,一個固山額真,清八旗300人,蒙古兵700人。總損失兵力2000多人。潰兵退入紹興城後,抵死不出,李衛也不想進攻紹興城,因為炮彈打沒了,你不出來正好,就在城外搶收糧食,現在是所有村莊、城鎮的縉紳、大戶、小戶人家全搶收糧食,李衛說了,有主的糧田不用交租,沒主的田地上的糧食運往章鎮,好麽整個浙東北全瘋了,範圍波及到了寧波四周及嵊州、奉化、諸暨、店口。

  接下去就是對付在寧波的圖賴二萬清軍,魯王逃往福建後,命張名振駐守,圖籟進攻舟山正跟留守的張名振交戰,所以寧波的駐軍隻有三千。

  12月22日,天氣很陰冷,好像要下雪了,李衛帶領各路義軍及500人的火槍營,攻入寧波,因為萬泰買通了值守北門的守軍,不知不覺就把寧波占了,連忙調集幾路義軍防守鎮海,以防圖賴從舟山反撲。

  12月28日,王德發、張亮、蔣季及二個排,用明輪船拖拉著四隻船隊帶來了物資及軍火配給,到達曹娥江搶占了馬山鎮,建起了電台,很快從村民中打聽到了李衛的下落。

  當王德發看到李衛時,李衛竟然撲到王德發懷裏,當著一幹人等哭了起來,王德發知道,畢竟李衛隻有二十多歲的年齡,說來還是個大孩子,這一年來,獨自執行任務其中的艱辛和委屈,麵對死亡旁人無法明白的,李衛這麽一哭,最後連王德發也被弄的眼眶發紅掉淚。

  1647年1月10日(順治四年),王德發、張亮、蔣季、黃宗羲、萬泰、陳函輝、王臣縉等在寧波萬泰莊園聚集一起,商討進兵舟山,解救張名振水師。

  王德發說道:“以李衛統計,目前火槍兵972人,經過幾次實戰已成老兵,我已把這隊火槍兵組成一個營,李衛任營長,隸屬中華人民政府下轄浙東獨力營,另有各路義軍,也包括在坐的幾位組織起來的人馬,統一由我部張亮、蔣季帶領,即日起換裝操練,成立一個中華人民政府浙東駐舟山海軍部隊,簡稱東海艦隊。

  黃宗羲、萬泰免去原《黎城周報》編輯一職,重新組建《浙東周報》出任正副總編輯。前期需要的設備用紙我帶來了,2套活字排板及手搖式油墨印刷機。

  陳函輝、王臣縉出任浙東民政局正副局長,主要負責民間組織、社會捐贈 、婚姻登記、村鎮人口登記,退伍安置,抗災救災工作。這個工作繁雜,凡是民生的問題都要管起來,用以前大明的職位就是光祿大夫、給事中、縣丞、主簿、教諭合二為一。哦!不對,是合五為一。哈哈哈!

  在鎮海,我們已收集到了百艘小海船,明天就渡海打舟山,聽說現在舟山島上的漁民全被清軍殺沒了,整整十三萬人口啊,這幫畜牲,所以明天打起來不用留情。由李衛部從小門登陸,一路打到青龍山,先把圖賴二萬清軍消滅,為此特別為李衛營配了三門70炮,加上原來的二門就是五門了,這一次每門炮配了炮彈有24發(三箱),這樣一共是15箱了,隨後,張亮、蔣季會帶領義軍組成的部隊收拾漏網之敵。我帶來的2個排繼續守衛章鎮。看看還有沒有補充就提出來。”

  會後,王德發單獨招見了李衛四人組,王德發說道:”我不知道朱康大人,給你組配備了什麽,現在我帶來了殺手鐧,四隻手台,89式重機槍一套(連坐腳),彈藥2個基數,QBU88式 狙 擊槍 一套,配備20發狙擊專用彈匣。這二件東西,黎城存貨已不多,為了保障你們的安全,委員會還是要我帶來給你,這套89式重機槍登陸後,就安裝在一輛馬拉車上,由李衛跟薑一功親自操作,如果彈打完了,就把槍毀掉,另外這支狙 擊就交給黃受之。“李衛插話道:“報告,朱康大人已把一支狙 擊槍給了黃受之了,這樣的話可否把這支槍給吳明,他也接受過狙擊訓練的。”

  王德發道:“這樣也可以,不過我想朱康大人肯定跟你說過什麽話吧。”李衛回道:“是的,他說人在槍在,槍毀人亡。”

  王德發道:“好!不過你部隻有千人,敵人有二萬,不要輕敵,也不要正麵硬扛,萬一不利,馬上退居海上。手台要保管好,你們每人一個,戰場上保持聯絡。”

  1月11日晨,先遣隊共計978人在李衛的帶領下,剩坐60多艏小海船出發了,後續還有三千多人整裝準備中,海風很冷,吹在身上直打擺子,個個縮頭縮臉蒙在船艙裏,海上很順利,當進入小門碼頭時,岸上有清軍發現了這支船隊,在距500多米時,岸上的鐵炮響了,好多的鐵炮,第一輪就有十幾門開炮,不過全沒有打著,全打在300米處,李衛就拉出二門70炮還擊,一邊打,一邊快速接近碼頭,好在岸上的鐵炮沒有打第二輪,當第一艘船靠岸後,就組織20多人對著衝下沙灘的清軍開火,接著第二艘、第三艘靠岸紛紛加入開火,把清軍打退了回去,有了一片灘頭,李衛總算鬆了一口氣,等全部船搶灘登陸後,就把人員分成了2隊,由黃受之帶隊,朱大虎、吳明發、李瑤、陳明軒、王發泉帶領500人往左攻鹽倉,剩下人員及炮隊李衛親自帶領攻臨城,留下一個班11人守衛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