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和談、討價還價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0-04 15:30      字數:2854
  1645年8月6日(順治二年),“黎城小賊,休得無禮,攝政王大人已仁至義盡,爾等得寸進尺,若非真要找死不成。”

  費見深道:“鄭親王,請消消氣,這麽大一把年紀,氣大傷身,喝口茶,要我們退出德州,條件是把李成棟抓來黎城審判,你們不同意,那我們就換一個條件,要求邯鄲、安陽、開州(濮陽)以西止步黃河為界,沒想要大名府,北起白塔、沙河為界,沒想要直隸順德府,這些地方原本也不是清軍能管控的,我們雙方把這幾個地方劃定一下,生意照做,稅照收,進入我們協商好的地段,我們收稅,不在這些地段你們收稅,到時免的起衝突,打翻了瓶瓶罐罐算誰的?就像目前德州。”

  哎吆喂,濟爾哈朗很牙疼,眼瞪著費見深卻說不出話來。

  費見深補刀道:“範文程範大學士,你說我們和談不就是要把雙方起衝突的地方劃定下來嗎?要不還談什麽?”

  範文程道:“費大人說的也有一定道理,不過… … 。”

  費見深連忙插嘴道:“沒有不過,這個劃一下雙方的界線,我們黎城是經過深思的,我們在山區黎城這地方沒什麽產出,實在是窮困,在磁縣、滑縣這一帶不就是想挖點煤能賣出去嗎?你們要是連我們這一點要求也不想給的話,那你們許下的太師、少保、鎮國公什麽的就沒一點意思了,又不是想要占領這些地方稱王。”

  濟爾哈朗一邊咳著,一邊喝了口茶道:“得,應了!應了!”

  費見深接著說道:“還是鄭親王有可憐天下之心。我等黎城百姓在此表示感謝,祝親王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 。”

  範文程望著費見深很無語啊,人材啊,占了這麽大地,硬說是賣點煤,不知不覺口中說道:“那還有呢?”

  費見深正在誇鄭親王,一聽有人問,也不管是誰了,轉口就說道:“西南運城,以黃河為界,北麵平遙,以祁縣、呂梁止黃河為界,就這麽多。”

  剛說完,隻見濟爾哈朗一拍桌子起身喊道:“黎城小賊,欺人太甚,難道嫌吾大清的刀不快麽?”

  隻見範大學士滿頭滿臉的茶葉,楞著不知在想什麽?因為剛在被濟爾哈朗一拍桌子震起的茶盞潑了一頭臉。

  費見深嘿嘿一笑道:““鄭親王,請消消氣,這麽大一把年紀,氣大傷身,喝口茶。”

  濟爾哈朗一指費見深道:“你,你,你欺人太甚,你你… … 。”

  費見深說道:“鄭親王,請坐下,聽我慢慢說,這是有原因的。”

  邊上範文程接口道:“費大人,還有什麽原因,總不會又是挖點煤好賣出去吧。”

  費見深說道:“哎呀,範學士就是聰敏過人,可是說對了一半。”

  濟爾哈朗重新落坐,接口道:“另一半是什麽。”

  費見深轉頭對著濟爾哈朗道:“親王,運城這個地方沒有煤,有鹽,我們黎城荒山野嶺實在太苦,不就想去運城挖點鹽賣點銀子嗎。”

  濟爾哈朗立馬回道:“不準,你們要鹽,大清也要鹽,北麵平遙,以祁縣、呂梁為界,準了,這運城歸大清,如何?”

  範文程接口道:“王爺,不能準,不能準,我是說平遙。”

  費見深道:“鄭親王,請問,我們隻要求到祁縣為界,沒有要太原,南麵,我們隻要運城,不過黃河,沒有下西安,不就是為了要點銀子嗎?有鹽不就是有銀子了嗎?我們要求過份了嗎?推來推去,這也不準那也不準,那就別談了,一個德州難道換不來一個運城?我就不信了,就你們在運城駐防的那點兵,我還真沒放眼裏,就因為是鄭親王跟範大學士來談,要是換了別人,我早就摔門而出,來人啊,把東西拿上來。”

  費見深說完,就有人遞上來2袋子鹽,打開一包鹽對著濟爾哈朗道:“你們當黎城非要運城那個苦鹽池賣點粗鹽銀?你們全想錯了,親王來嚐一嚐就明白了。”

  說完自己先手指沾了一點白色粉末,放嘴裏叭地一聲。

  範文程搶在濟爾哈朗前也手指沾了點嚐了嚐,頓了一小會後,對著濟爾哈朗微微點頭,濟爾哈朗學著樣也嚐了嚐後,眼光一亮道:“這是什麽鹽,又細又白,比之最好的青鹽,味道還要純百倍,不對而且帶鮮味兒。”

  費見深連忙順杆兒說道:“親王所說一點不假,運城的鹽是什麽樣,這鹽又是什麽樣,如果鄭親王不知,範大學士也不知,那麽我這裏也有。”轉頭對身後人道:“拿上來。”

  隻見隨從叭地一聲,一小塊微黃的鹽磚放在了桌上。

  費見深道:“鄭親王、範大學士,嚐嚐,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說完,費見深摸出一把削鉛筆用的小刀,在鹽塊上刮了幾下,沾了點放嘴裏,隨後轉身很誇張低頭吐著嘴裏的口水說道:“這什麽玩意兒,這也是人吃的嗎,啊吐!”

  可是濟爾哈朗和範文程看明白了,現在上來的就是我們平時吃的鹽,先前的雪白鹽,這輩子還真沒見過,就不是吃不吃的問題了。

  費見深接著又說:“這雪鹽是我們精煉過的,這塊麽就是目前在買賣的運城鹽,我們黎城可以把這樣的粗鄙之物提煉成雪鹽,其味道純淨無比,長食能延年益壽,運城有鹽池,我能眼睜睜地看著這雪白雪白的鹽,哦不對,是銀子從眼前流過嗎。”

  哎吆喂,濟爾哈朗第三次牙疼了。範文程看著費見深是目瞪口呆,縱然心中疑惑重重,卻說的滴水不漏,合情合理,讓人無法反駁。

  費見深可不管這些,接著輕聲補刀道:“鄭親王、範大學士,你們要是同意把運城讓已黎城,以後這雪鹽銷往直隸往北這一片,你倆可以參股,我們也知道想要發財,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這叫做共贏。”

  靜,突然靜了,沒人說話了,好長一會,範文程開口道:“費大人先休息,我跟親王商議後,再做決定。”

  費見深也說累了,正好,那就休會,什麽時候重開取決於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決心。

  濟爾哈朗和範文程難道不明白費見深的條件嗎?當然是很明白的,黎城就是想要擴大地盤,想要一塊很大的地盤,可是時間不等人啊,德州被占,京城沒兵可派,從剛占的江南調兵回援,江南必定反複,從湖北調兵多鐸大軍,順軍還有幾十多萬怎麽辦?還有尼堪和阿濟格全分散在各地對付順軍,還有被降明軍,被粘著了,分不出兵,德州一日不解,北京就一日不安,漕運中斷,糧價一日三漲,弄的人心不穩,這才是目前急需解決的。

  濟爾哈朗和範文程商討了一夜,拿出了一個方案,共二點,其一,對黎城的條件不作答辨,可以按雙方默認的邊界治理,前提是黎城必須放棄德州。其二,接受清廷的冊封,褚茂清為一等伯、太子太保。費見深為一等子爵、太子少師。張恒一為一等子爵雲騎尉、散秩大臣。張天樂為一等子爵、領總督。關穎領一品夫人。王德發為一等子爵、總督。

  用範文程的說法,隻要黎城方麵,這六個頭目接受朝廷冊封,就等於接受朝廷管轄,他們要求的這些地盤就無所謂了,用後世的說法,主權歸我,共同開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先按住這個爆發點,後慢慢分而治之,說不定還能為其所用。

  黎城方麵對這種冊封想法看的很平靜,無所謂誰冊封後就是誰的陣營了,在這亂世有一個相對安定的環境才是重要的。

  費見深說道:“現在弄的大家全成了一二品大臣了,還封了爵,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從現到後年這一段時間內,解放區會相對安全了,也就2–3年內,不會受外部幹擾,1647年起會有許多投降的明軍反正,包括殺害嘉定10多萬居民的李成棟,大同的薑瓖、蘇鬆提督吳勝兆、賀珍、孫守法反正,丁國棟、米勒印反正,金聲桓反正,王光泰反正等等。對於這些人,全有私利為目地,我們作壁旁觀便是,隻有少數幾位,真的想維護百姓的利益而反正的,我們將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