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你不動,我不動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0-04 15:30      字數:2841
  新政府、新生活、搞衛生、修路橋、分田地、辦學校、輯盜賊、平四方、建工廠、開煤窯、防時疫、修水利,深挖井,產糧高。一場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在璐州,澤州、沁州、遼州展開了,二百八十台挖掘機分散在各地。

  這一天,李衛組全體人員,加上李吆新娶的寡婦老婆杜氏,年輕勤快,幹活手腳麻利,還有2個孩子一起圍在大棗樹下,聽著從廣播裏傳出的新生活,大生產快板書,李衛嗬嗬傻笑中,就在這一天,杜氏才明白,原來自己嫁了一個人民政府的人,二個孩子也不是李吆親生的,心裏感覺甜甜的,新政府就是好,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把晉城變了個樣,人人有飯吃了,隻要能幹活,不管做什麽都能吃上飯,穿上衣,工廠招人把原本街邊上的乞討者也拉光了,一批混混一看情況不妙也進了工廠做工去了,剩下的全被抓起來挖煤了,可就是這樣,工廠還是缺人,市麵一清,商業就興旺起來,隻要不盜搶,不勒索,遵著新政府府門外廣場上的告示去做,除了枴賣人口,不管做什麽買賣都可以,以前官營的鹽鐵,新政府還鼓勵著大家去販運、去生產,自由買賣。

  晉城是什麽地方?那是千百年來商貿之地,做生意刻在每個晉城人的骨子裏,新政府說了,紡紗、織布、種糧這些民生用品,全可免稅2年,那些土地大戶,每戶不得超過300畝,多出的土地政府按時價收購,再分給沒有土地的農民耕種,為了彌補失地大戶的損失,政府可以在開辦工廠上給以優惠。

  其實,目前城外土地很多,全撂荒了,因為連年的戰亂,加上幹旱,人煙稀少,就是趁著目前的環境,告訴某些人,以後每戶田地最多隻有300畝。

  就在這時,朱康大人到了,送來了委員會頒發的嘉獎令,朱康大聲地念道:“中華人民政府嘉獎令,特別嘉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情報部,第四特別行動組李衛、李吆、李二、李三寶同誌,出色地完成了晉城對敵任務,集體記二等功一次。李衛、李吆記個人三等功一次。李二、李三寶表現出色。李二升任為第16行動組組長,李三寶為第17行動組組長。簽署人,褚茂清。

  大家祝賀吧!喂喂,我說李衛啊,你等跪著做什麽,都起來,還有這位女同誌,讓孩子們也起來,這不是什麽皇上接旨,人民政府不興這一套。”

  命令:“李衛組,接嘉獎令,接過後我們雙方行軍禮就可。”

  李衛激動啊,當時眼淚就下來了,全場的人都激動啊,心跳出了嗓子眼了,我怎麽哭了,怎麽眼淚還是抹不掉,抹了一次又一次,嗚。二個孩子拉著李吆的手晃著,爹爹。你怎麽哭啦,媽媽也在哭,李吆忍住哭聲道:“爹沒哭,爹是高興地掉眼淚。”

  朱康道:“李衛,現把孩子們讓她去房裏,我這邊還有事情要給你們交待。”李衛秒懂,對杜氏道:“先帶孩子進屋,做幾個菜,我們要慶功。

  等杜氏跟孩子離開後,朱康接著道:“李衛聽令,帶領新的四組成員過完新年後就出發去武陟展開敵後偵察行動,李吆聽令,你帶著夫人跟孩子去晉城人民政府情報科報到,具體負責那一塊到了就知道了,李二聽令,你帶領新的16組員,去孟州展開敵後行動,李三寶聽令,由你帶領第17小組成員去濟源展開對敵偵查任務,你們有沒有信心?” “有!”

  朱康接著道:“不管你們身在何處,在你們的身後有你們的家人,人民政府在,這是你們的根本,政府就是你們強大的後盾,為了更好是展開活動,這次提高了你們活動的金額,記住大力發展下線,把有用的人記錄下來,這一次晉城能快速地接收,就是參考了你們發展的有用人材,接下去還是一樣去做。

  這是我獎勵給你們的,這包裏有酒有肉,一會慢慢吃喝,我還有許多事就不陪大家喝一杯了。”說完,敬了禮,朱康轉身就走了。朱康確實有許多事,從晉廟鋪鎮傳來的消息,清軍在孟良寨固守不出。這就好,你不動,我不動,正好先消化剛解放的地方,把自己的實力壯大,才是根本。

  1645年2月11日(順治二年)

  曆史上有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往往一旦發生,就會引發連鎖效應,後果不堪設想,就像塔羅牌倒塌一樣。科學上有一種“蝴蝶效應”,即一個極其微小的擾動,都可能造成很遠地方的一場大災難。曆史上卻有很多這樣的“巧合”,難道是因為我們的到來?這一年不得了,其一,李自成被一幫村民殺死,其二,揚州十日,其三,嘉定三屠,其四,弘光朝滅亡。

  張天樂喝了口茶繼續說道:“很明顯,多爾袞隻是把我們這裏當成是癬疥之疾,不值一提,隻要我們不動,他也不會動,大順軍才是多爾袞的主要對頭,先滅之,等空出手來再來對付我們。”

  張恒一道:“現在我們的步槍生產的怎麽樣了?又新招收了一個營的兵力,部隊缺槍,這一次,我們在河西、黃橋、武鄉招的兵,全是農家之弟,每日操練加上文化課已一月有餘。

  在黎城,涉縣隻招了2個連隊作為後勤人員裝備也缺槍,後勤部孟小雙說。軍服、軍被什麽的生產很快,已發下去了,就缺兵工廠那邊的頭盔,目前鋼鐵不夠用,造房要鋼筋、建橋也要、這民用這一塊,隨著建設擴大,需求很大,缺口也很大。”

  褚老說道:“聽兵工廠的人說,造槍不缺鋼,就是前期建廠房花了許多時日,後然幹脆把一些零件加工的地方搭一個棚,就是天冷時出不了活,現在進入2月了,要好一點,流水下來,每天能有十幾枝了,我看這樣,現在有107枝合格步槍,先裝備起來,以後每過10天,就領一次,有多少裝備多少,接下去兵工廠擴大規模,多建幾條流水線出來,天氣慢慢變暖,先搭棚子生產,一邊建廠房,建好一排,就搬進去一排。”

  “隨著形勢逼人,今年又是清軍南下大開殺戒,有必要把兵工廠、被服廠、還有一些配套的鞋廠、皮帶、搪瓷水杯、背包袋、毛巾牙刷等軍用輕工單位組成一個整體,專門為部隊生產軍用品,該擴大的就要擴大,比如生產槍械的就要擴大原來的3倍以上,生產火帽、火藥的也要擴大3倍以上,盡量滿足部隊需求,因為部隊還要擴大,按目前我們控製的地方,起碼要有一個團的守衛單位,再加上一個團的作戰單位,這樣就要一萬人。”

  ”普陽鋼鐵廠那邊優先把鐵路修到了磁山,這樣就先通車,可以把大量的煤,鐵礦石運到普陽鋼鐵廠,不用長治這邊的煤,過一個月後,鋼產量將會提高三倍,距普陽鋼鐵廠5公裏的西戎鎮北郭口村的鐵路車輛廠,也在加緊建設中,因為目前我們建造的車輛,做不出那種減震彈簧,直接采用橋式鋼片簧,不過承載力有限,隻能把每節車箱縮短,接下去鐵路從普陽鋼鐵廠經涉縣,沿清漳河到麻田,那邊有大量的鐵礦,這條路修通,普陽鋼鐵廠又會將煉鋼翻一翻,所以現在是最關鍵時刻,熱軋鐵軌需要鋼,造蒸汽機車輪需要鋼,而黎城最早建設的煉鋼廠,隻能從商戶手裏收購煤鐵來煉鋼,單獨供應兵工廠也足夠了。”

  “因連年的戰亂,幹旱,新解放的璐州,澤州、沁州、遼州四州,人口稀少。現在用人荒。所以目前著重發展生產,修通主要幹道,有條件的鋪碎石渣料,沒條件的先通路,等以後慢慢硬化路麵。隻要解放區內交通流暢,生產就能提升。

  我們來到這個地方快2年了,用盡了超過此時代300多年的科技技術,隻是把一個原本靠農業生活的黎城,改變成了工業化,說正確一點。隻是做到了作坊式工業化,接下去要把大量小農經濟發展方式往手工業、商業、服務業上去引導。還是那句話,“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