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大順知縣很委屈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0-04 15:30      字數:2658
  穿越者有一個常人沒有的好處,就是能知道大勢的走向,王德發當然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做事就不會去想別的以後、將來會怎樣,還不清楚嗎?李自成在北京隻有40多天,跟清軍一戰就逃了,隨後大順軍被滅的滅,降的降。

  錢知縣是一個特別膽小怕事的文人,平時喜歡的就是風花雪月,能幹的是縣丞,跟主簿不對付,錢知縣就在二人之間玩平衡,而這一次牽連到自身的飯碗,一致對外再說,王德發一來,錢知縣正好百事不管,整日有小妾陪著紅袖添香。

  大明像錢知縣這樣的官員很多,有些熱衷參加當地豪族的各種文會,花樣百出,有些就是喜歡題字刻碑,硬是沒有一個是修路鋪橋,清潔街道垃圾的,弄的整個縣城裏臭氣衝天,汙水橫流。

  王德發接管後的第一件事,平整縣城裏的大街,清理垃圾,搭建幾處公共廁所,以後慢慢地鋪石板做排水溝等,衛生麵貌提升不少,也贏得了沿街居民的響應和好評,把一些地痞惡霸被城管隊通通押解著清理垃圾,運送城外,起先有人中途逃跑,警告無效後李衛手下的兵就是一槍,一百步外還能一槍撂倒,接下去就老實了,亂世人命不值錢,別說就一個小混混。

  每天話匣子裏就會說講衛生,樹新風,“滅四害”,四害就是跳蚤、蚊子、蒼蠅、蟑螂,勤洗頭,不喝生水,不亂扔垃圾,隻有這樣,才能不會得瘟疫,不得病。把乞丐,流民集中起來,由城管隊組織下河灘撈河沙,運小石子,鋪在路上,讓楊主薄主持監督,原縣丞發放工食,不得克扣,一天的做工銀,能養活一家4口吃飽為準。

  這是大順朝第一次在西安開科取士後,中舉的金德康,陝西綏德縣人,跟李自成手下大將田見秀是同鄉,這次派往上黨接收黎城縣衙,任大順黎城知縣,信心滿滿的金德康,帶著2位師爺、主簿、家丁、丫鬟又借了2百兵,一蹓人馬,趕著大車,綿延3裏地,蜿蜒而來,到達曹莊村,發覺兩邊高坡土堡有兵值守,沒有人出麵阻攔,也就不當回事,一進入辛安泉鎮,發覺跟山外麵的世界不太一樣,這裏的街道整潔有序,道路兩邊用紅石板條,中間石不象石,三合土也不是,主要是很平整,更重要是沒有垃圾,就沒有了臭味,百姓精神麵貌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覺,雖有些人穿的破破爛爛,沒有那種等死,過一天算一天的眼神,大街上來來往往的大馬車上,全是礦石料,有煤、鐵、石灰石、河沙等等、人人爭先恐後,臉上卻是笑容滿麵,勁頭十足。

  金德康對著師爺說道:“不錯,不錯,想不到來上任的地方,百姓祥和,商貿興隆,這裏要成為某的治下了,通知大家,不要擾民,速速趕路。”

  就這樣奇怪,一隊打著大順的認旗,過大木橋,越過濁章河往縣城而去,後麵有一小隊百姓模樣的人,時不時地有人用手台說道,“過河了,已到達西水洋村。”

  那主簿道:“老太歲,這裏的路又寬又平直,是黎城縣?這一排排的樹,每隔一裏地,就有一塊牌子,上麵寫著黎城大道,還有東和西,某從來沒見過有這樣的駛道。”

  來到了一個十字路中間,開路的一隊兵丁正不知往哪一邊走,路口牌子上寫著黎城大道,人民路,突然一個身穿大明衙役服飾的人,手臂上有一個紅色套袖,上麵繡著2字,城管,正在用手裏的小喇叭喊道,“路中間的人馬怎麽回事?快走,要麽靠邊,要麽快快走,不要堵塞道路,喂!喂!說的就是你們,往前,通往縣城。往南,通往希望小學、人民醫院,往北,通往農貿市場、各地會館,小吃一條街。”

  師爺連忙喊道:“往前走,我們往前去縣城。”

  十裏路,說遠不遠,說近也不算近,前麵就是黎城縣城了,可是城門緊閉,隻見城門樓上曹縣令拿著小喇叭喊話:“城下哪一路人馬?來者何為?”

  隻見一兵卒頭目喝道:“我乃大順軍澤候麾下左營百戶官,特來接收黎城,既已投降,為何關閉城門?”

  張天樂探頭道:“這位將軍,誰投降找誰去,我們黎城沒有收到投降行文。”

  隻見城下金德康旁的師爺大聲說道:“我等奉潞州衙門公文,此來接收黎城,怎麽你等想造反嗎?”

  嘿嘿!張天樂對曹知縣道:“你看,你看,造反大明的大順,現在反過來說,我等是造反,嗬,很有趣啊,不久前,某人還罵我是反賊,曹大人,現在真正的反賊在城下,你欲何為啊?保大明,現在大明朝沒了,保我等新人民軍,咱們就同舟共濟,保大順,曹大人可以開城門迎接,選一個。”

  曹大人大怒道:“能有選擇嗎?咱們不同舟共濟,難道眼睜睜看著黎城拱手讓人?這些日子來剛把黎城整治的有點模樣了,這裏麵也有吾的心血。”

  張天樂道:“好,曹大人請受我一拜。”說完深深一掬。

  張天樂探頭對著城下喊道:“不想引起擾民,不想出什麽亂子,兵卒可在城外紮營,其餘人等可入城,如若不依,就請回吧。”

  城下的小校喊道:“唉呀呀,氣死我也!”

  足足僵持一個時辰,金德康幾人商量了半天,隻好答應,兵卒願意城外紮營。

  張天樂跟曹知縣道:“你看,說是答應,也沒見兵卒後退紮營,想誆騙我等,曹大人,不用怕,一會就看我安排。”

  張天樂對著城下喊道:“既已答應,兵卒後退一裏地可安營,為何不動啊。”

  隻見一師爺模樣,手拿折扇一指城上張天樂和曹蘊清道:“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你等本有大好前途,金老爺上任後,原衙門官員可推薦去臨縣為官,為大順朝廷牧民一方,爾等硬要為難,到時可別怪不留情麵,抵抗死路一條。”

  張天樂道:“哎呀呀,怎麽個不留情麵?我不想鬧出人命,別在黎城喊打喊殺,你沒有資格,你家大人也沒有資格,李自成也沒有資格,什麽大順朝,我們不認可,你們回去吧,黎城不是大順朝的地盤,西安也不是。”

  城下小校又在喊了:“氣死我也,氣死我也,再不開城門,我等就在城外殺人啦。”

  張天樂喊道:“你殺一個試試,如你殺一百姓,我就殺你百人。”

  那師爺跑到金德康麵前道:“我們碰上個愣頭青,怎麽辦,還沒上任就去殺人,總是不妥。”

  邊上的主薄說道:“有何不妥,我們可以抓幾個百姓來,要挾一番,我到要看看,他怎麽殺我百人。”

  正說著,遠處張恒一的一個班,十一人排一字散兵狀,向城門走來,在距三百米處停住。

  張天樂在城頭,用小喇叭喊道:“現在給你們最後機會,要麽回去,要麽死或投降,機會難得,別錯過!”

  隻見那小校,大喊一聲:“氣死我也!兄弟們,把前麵11人殺了,我到要看看還能硬多久。”

  200對11,每人一腳踩也踩死了,200人鬧哄哄地拔刀往前衝去。

  結果很殘酷,一陣噠噠噠聲後,200兵隻有100了,餘下的全投降了。

  張天樂跟曹蘊清打開城門,張天樂跟警衛排道:“把活著的兵卒全押起來,關進縣牢,受傷的,讓醫護兵搶救包紮。”

  指著金德康等人道:“這些人不用管,隨他們去。”

  此時的金德康跟一幫師爺家丁全愣住了,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眼前這一幕,等到連戰場打掃好了,還站在城外發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