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文藝宣傳是好東西(下)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0-04 15:30      字數:3258
  每一天,到了8點後,茶樓、酒肆內總是座無虛席,聽廣播成了黎城百姓最大的娛樂,有歌曲、戲曲、評書、新聞、時事、農耕的注意事項,選種和育苗,深耕的重要性,主要糧食當前的價格,還有生活小常識、防瘟疫等、不要喝生水,一定要煮沸,叫殺菌消毒,每日的時事評論,大力抨擊封建君主專製製度,一姓之興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人人生而平等,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

  解放思想,解放婦女,人人生而平等,包括婦女一樣,反對封建製度對婦女的不平等,反對封建對婦女的婚姻製度,反對早婚,女子年滿十八周歲才可結婚,提倡男女平等,男主外,女主內隻是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人人生而父母,婦女有參政議政之權利、有教育權、財產繼承權、婚姻自由權、就業權。婦女纏足是惡習,是把婦女當成商品,而不是人,是殘害婦女的身心健康,提倡天足。

  一石起,又是千層浪,雖是倡議,還沒有定法,可提出的新觀念卻在文人圈裏爭論不休,當然又會分成好幾派。

  姚掌櫃:“這是剛到的今日報紙《黎城周報》,可自取,不收錢,以後隔7天就會有新的報紙。”

  “姚掌櫃,給某拿一份過來。”

  “哎吆,原來是朱老先生,這就拿來。”

  朱老先生是老童生,辦了個私塾,接過報紙一看,像一本書,比書要大一點,(就是A4紙大小)共4頁,雙麵印製,沒有裝訂,首頁《黎城周報》大字,底下小字年月日,下麵是一篇時事評論,《解放思想,解放婦女》。第二頁上是一篇文章,《君為輕,民為重》。第三頁上是黎城主要商品物價,糧食、鹽、糖霜、油、牛、羊、豬等等。礦產品知識,大力發展鐵礦、白雲石、石灰石、石膏、粘土、石材、河沙。產地,保價收購等等商業情報。第四頁上除了一些生活常識,還有一篇故事小說《白毛女》,(當然是經過幾個秀才編輯加工潤色,把故事發生在明朝天啟年間了)這份報紙內容很豐富,信息量大,裏麵有許多驚世駭俗之言,難道就不怕朝廷追究。

  “朱老先生,讀一讀,讀讀,我等不認字,上麵寫的是啥?”

  這就是信息大爆炸,每天能聽,又能讀,還能看,孔廟前是人山人海,照壁上,大幅畫報《三國》,今日東廳放映《三國》一至十集,西廳放映《鍘美案》全集。許多人,就在東西廳看了一整天而不換地兒,生怕換場占不到名額,買不到票。

  開篇中的歌曲,楊慎的《臨江仙》陡然響起時,立馬驚的明人個個目瞪口呆中。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楮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雖然每一場隻能進100人,票銀5分,可還是抵擋不住人潮湧動,最後,在影壁牆上貼出《三國》放映一個月,準保都能看到,才慢慢平靜下來。

  縣學廣場邊上,做生意的小買賣全來設攤,吃得、喝得。

  小餛飩、大肉包子、燒餅應有盡有。

  “泥人張,你的張飛做錯了,胡子是這樣的,往上翹起,而你是平的,那畫影裏就是這樣的。”

  “糖人宋,你的糖人做的不對,包公額頭有個月牙,你得加上。”

  由原衙門張捕頭,考試合格後,帶領3人為一組,現在改名城管隊,維持秩序,手裏拿著小喇叭,“不要亂扔垃圾,不要隨地大小便,捉住罰銀,隨地大小便者大剪子剪掉作案工具,黃老板,攤位管理費交了嗎?宋老板,你作包子要注意衛生,上麵要有紗罩。”

  縣衙內,門房領著幾個商人模樣說是要找說話匣子的人,王德發道:“領進來吧。”

  不一會進來五人,為首一人道:“鄙人張財旺,想在涉縣張記茶館中設個話匣子,不知要有什麽條件才行。”

  王德發道:“你們5人全是涉縣的,全是開茶館飯莊、驛馬鋪的?”

  張財旺道:“正是,正是啊。”

  王德發道:“設個廣播沒有什麽條件,就是押金,付了押金後,我們會上門安裝,隻要注意幾點使用要求就成,如果以後要退,交回廣播後,就退押金,每一個你們說的話匣子押銀300兩,交完銀兩後,10天內安裝,看那裏門口有牌子,技術部,交銀開票據。”

  王德發為什麽要收押金?因為等於是花300銀賣出去一台,也是一筆收入,更重要是對商人來說會更加愛護,話匣子值300銀啊,一筆很大的財產。

  王磊跟孫國濤說道:“今天一共是11套裝收音機喇叭,全是外縣的,收銀3300兩,哈啊哈!涉縣城裏5套,井店鎮一套,黃碾鎮二套,潞鎮三套,哈哈哈!發了,發了!”

  孫國濤道:“看來招3人不夠,還得招2人,專門趕著馬車帶著戶外電池換電啊,雖是一星期一換,可是處地分散,路上花的時間多。”

  王磊道:“再招收5人吧,培訓要2天,我看上黨、長治城裏,武鄉、偏城全會來,這樣的話,我們就在潞城設個點,長住2人就不用來回跑了,這個點以後可能還要裝分站,這樣又能擴大接收範圍。”

  現在開茶鋪,開酒鋪飯莊,裏麵沒有個話匣子,連客人也沒有,沒法啊,特別是城裏高檔酒樓,需要2–4台話匣子,說真的這話匣子裏麵的內容很精彩,有些活了一輩子也沒聽說過,原來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地球上,我們是在圍著太陽轉圈圈,轉一圈就是一年,而月亮是圍著地球轉,天上為什麽會下雨,為什麽會打雷,在我們大明的最西邊就是弗朗機人,眼睛是藍色的,皮膚更加白,那裏我們稱為歐洲,在大明的東麵就是大洋,叫太平洋,對岸就是美洲… ...。

  電影《牡丹亭》的播出,直接把封建禮教,封建思想血淋淋的事實暴露在眼前,發人深省。

  要說《鍘美案》是平常老百姓喜愛,而這《牡丹亭》卻是文人讀書人追捧,裏麵對人性的把握,對封建禮教的無力抗爭,隻能寄托在夢境,對愛情的追求,是放飛風箏自由甜蜜卻似那斷瓦殘壁,就猶如裏麵的說詞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 “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 。”

  “原來這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桓。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一下子觸到了許多文人墨客的騷點,而更多的是年輕文人,讀書人的共鳴。

  1644年2月18日 崇禎十七年,《黎城周報》頭版頭條,用加粗字體《寧武血戰,大明最後的總兵》,全文報道了整個寧武關血戰的過程,大明總兵周遇吉五千兵奮力抵抗大順軍二十萬七天七夜,久盼援軍未果後,戰死寧武。

  大順軍一路東進,所到之處,幾乎望風歸順,許多地方隻需要傳檄而定。大明帝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全縣黎城百姓們,我們堅定地站在以縣衙曹知縣為主的新社會前,決不讓一切封建毒害,再一次戕害一遍,要民主、要平等、反帝反封建。

  下麵是我們的《禦河宣言》… ...。

  《黎城周報》現發行量已達三千多份了,被行商帶往了周邊縣市,這上麵的新思想、要民主、要平等、反帝反封建這些思潮,在不斷擴大,就像是多米偌骨牌一樣,壓倒了一個又一個,一些激進的文人,讀書人紛紛來到了黎城希望小學,這裏早就成為了一個集市,周邊各種各樣的學社應運而生,當然在穿越眾有意無意地支持下。

  這裏,寬闊的水泥馬路,往西筆直通往辛安泉鎮,往東通往黎候縣城,馬路兩邊新建的二層磚石房,很大的玻璃窗戶閃閃發亮,以後不能把髒水潑在馬路上,路邊上有暗溝排水,聽說,隻是一期的房,第二期將在河邊另有玻璃大房,等全部完工後,就會拍賣,可行商、可居住。

  要多種樹,這叫保持水土,減少水土流失。

  ”霞兒,霞兒我們不興收丫環,人人平等,以後丫環會被取消。”胡醫生臉紅耳赤道。

  胡醫生,你就收下霞兒吧,說好了,退婚後,我就是你的丫環,現在你不收了,隻能去死了。嗚嗚!嗚嗚!

  胡醫生道:“褚老,你看,這可怎麽辦,你老不能笑著看我犯錯啊。”

  褚老笑著說道:“霞兒啊,是你娘說,讓你來給胡醫生當丫環的嗎?”

  李霞兒羞紅著臉道:“胡醫生,救了我娘,娘讓我做什麽我就做什麽。”

  褚老說:“這就是封建,新社會不興這些,你看,我讓你在醫院做護士,你可願意,就跟程晨、章美鑰她們一樣,跟著她們學習可好。”

  李霞兒道:“我也能在那個大玻璃和琉璃磚房裏做事?”

  褚老道:“這是醫院,以後看病就會在這裏,這是地磚,不是琉璃,你要多學習,程晨會教你許多搶救病人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