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文藝宣傳是好東西(上)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0-04 15:30      字數:3302
  黎城麵積不大,可曆史悠久,古稱黎候國,也是革民老區,八路軍黃涯洞兵工廠就設在距城40公裏處。

  現在城裏住著約4萬民,城皇廟一帶是黎城最熱鬧之地。廟前大街有酒樓飯莊,勾欄瓦肆,對麵一戲台子,常有上黨落子戲演。

  縣衙大門前麵有一條小河,河邊左側是文廟和縣學,因好久沒有開科顯的有點荒蕪,平時這裏也沒人出入,更加蕭條。

  右邊是縣牢,關押犯人之用,縣衙右後側就是官倉,占地很大,有大窖20幾個,小窖50多個,常備糧16萬石,這些早就被費見深派一個班控製了,在縣城外大停河處還有常平倉一處,也被一個班給控製住,縣裏不缺糧,衙內庫房官銀也不少,還有許多的絲絹布匹,這些照原來的辦法,全由主薄去打理,隻是被王德發監管著,縣衙裏,不管是小吏班頭,全部要考核上崗,明天就是全衙考試的日子。

  “老何,聽說了嗎?聽戶房揚複說,這次考試縣老爺主持,這就說明,縣老爺跟短發胡人穿一條褲子。”

  “噓!小聲點,陳安啊,從一開始我就知道,要改朝換代,聽說李闖王在西安做皇帝了,現在叫大順。”

  吏房蔣謙道:“好幾年沒有考評了,這一次跟已往不同,叫什麽統一考試,就像考院試一樣,糊名的,不管是誰,隻要考中,就六房主管,下麵就是六房主事,考不中就落選開革。”

  “是的,是的,楊主薄說了,這一次不考往年的成績功勞,就考學問,試題由縣老爺出主題,短發胡人出副題,時間2個時辰答完。”

  “嘶!時間倒是足夠,可我多年沒捧書了,以前讀的早就荒廢了,這可怎麽辦?”

  “喂喂!吳文慶你慌裏慌長做什麽,沒規矩了嗎。”

  “蔣頭,我剛聽到一個消息,那個叫王德發王大人,剛才說了,明天的考試不考四書五經。”

  “那考什麽?”

  “這個,這個小的不知?”

  下衙前,王德發把三班六房胥吏120多人全部招集在大堂前說道:“明日,在縣學裏招考縣衙胥吏,不管爾等現在是吏還是役考後錄取者都可以成為縣衙正式編製,考試突出優等者可為官,縣丞、主薄、典史、巡檢等職,如果大家考不及格的話,那麽縣大人會出榜全縣招考,擇優錄取,所以,這是給大家的優先機會,萬望好好把握。”

  這是一個重磅炸彈,有明以來,真沒聽說過有這樣的事,一個縣直接任命縣丞以下所有的官職及胥吏,還要考試錄取,胥吏不是世代家傳的嗎?縣丞、主薄、巡檢是八品官職,巡檢可是正九品啊,這一晚全城鬧哄哄的。

  “聽說了嗎?明天衙門裏全考試,考不及格就開革,還要全縣招考公差人員,這下可有熱鬧看了。”

  “我早就聽說了,那些短發胡人是朝廷派下來的欽差,縣老爺不得不配合,這叫什麽來著,讓我想想,叫改革,就是革新,他們就駐紮在城外10裏處,有一個新學,叫什麽來著,讓我想想,叫黎城縣希望小學,分男、女班。”

  “你是說,女人也可上學堂?”

  “然也!”

  後衙,“好啊!好的很,奸賊,你們打著我的名義,行謀逆之事,吾乃朝廷欽名一縣之官,決不已爾等同流合汙。”

  王德發道:“得了吧,曹大人,息怒!怒氣傷身,現在全縣百姓全知道了這是曹大人進行改革,一掃曆年來之行政弊端,機構慵懶,吃喝卡拿,魚肉百姓,難道曹大人不想要大明變好?”

  “哈哈哈,可笑,可笑啊,一幫反賊說,要讓大明變好,這世道怎麽了,全瘋了嗎?”

  費見深說道:“這世道沒瘋,瘋的是這個社會,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你說,憑什麽城外的農民,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卻吃不飽飯,穿不上衣,而你等高坐廟堂,指手畫腳天天飽飯,衣來伸手,衣者無衣穿,農者無糧食,從根上去找還不是這個社會出現了問題嗎?隆慶年間,張居正實施“一條鞭法”,明明是一個良政,國富民強了一點,為何到了現在又作廢了,弄的現在盜賊四起,造反者如過江之鯽,我等就是要在黎城縣實行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整吏治,整邊防,興修水利,清丈土地,明年起賦按田畝計算,不管是誰,牽連到什麽人,敢不納賦者查辦。”

  “好!好!說的最好又有何用,想我為官十幾年,何嚐不想為百姓做點事,到頭來一事無成,費大人跟某吼什麽?某已不是這一縣之主了,以拱手相讓了,大人去跟那些大姓大戶吼才對。”

  王德發說道:“我說曹大人,先問你,真你說的也想為百姓做點實事,現在是個機會,敢不敢做,首先咱們不為己,為民,也不為身後名,為國,如你還有點仁心和良知,那麽咱們可以接著往下談,因為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讓這一縣之百姓吃飽穿暖,路邊再無凍死骨。”

  曹蘊清又在天人交戰了,沉默,還是沉默,時間過的很慢,卻又快,此時隻見門簾子一動,走出一年輕女子,手裏端著茶,無聲地一一為每人上茶,然後到曹蘊清身邊道:“娘親說了,這二位大人說的在理,望父親順之。”

  曹蘊清恍然道:“真是你母親說的?”

  女子道:“為民、不為己,為國、不為身後名。就這句話不是這十幾年來父親苦苦追尋的嗎?可是每每當父親碰得鼻青臉腫時,我們何有半句怨言。”

  王德發起身,學著古人對著女子深深一掬,又對著曹蘊清 道:“家有賢妻又有明理之女,我為曹大人賀!”

  曹蘊清擺了擺手道:“明日我會去縣學,王大人、費大人放心,不過這出題就免了,試卷由你們出,這事我就不管了。”

  清晨天還沒亮,縣學門前人山人海了,雖然考的隻是縣衙的120多位公務員,卻把整個黎城縣驚動了,比縣試考功名還要熱鬧,楊主薄在縣學門前唱名,應考126人實到97人,沒說的,不來考的作自動放棄了,考縣試一樣,不過沒有那麽嚴,沒有搜身等,隻是核對了身份後就進考場,等大家全進了考場後,曹知縣在王德發、費見深的陪同下進入縣學,隨後關大門。

  曹知縣手裏拿著考卷道:“二位大人,這是今日之試卷?”

  費見深早有準備道:“請看:題一,論述:‘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題二,論述:‘何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者。’

  題三,商鋪裏運來了一批蔬菜,蘿卜是黃瓜的三倍,紅薯是蘿卜的二倍,紅薯比黃瓜多一百個,問黃瓜、紅薯、蘿卜各多少個?

  題四,一件衣服,按百分之二十利潤定價,後來打了八折出售,結果虧了4錢銀,這件衣服的成本是多少?兩道論訴題,兩道數學題。”

  曹知縣道:“這,這,這不考八股題?”

  費見深道:“這不有一題嗎?不過不用八股答題即可,要八股何用,我們招的是能寫會算的吏員,不是考秀才取功名。”

  曹知縣歎道:“也罷,不過這二道數學題有點意思,某也未必能會。”

  費見深道:“其實很簡單,在希望小學裏是5年級的試題。”

  隨著一聲銅囉響,考試開始,現在計時,將有2個時辰時間答題。

  一看題,一半人哭了哦,這是什麽題?沒有聖人之言,怎麽答題?有幾個老吏到是看懂了,在忙著寫寫畫畫。

  費見深跟曹知縣說道:“大人,我等回縣衙,等考完會有人閱卷,我們就等公布。”

  王德發吩咐道:“現在起,取消對各衙門的封禁,下衙後,大家都可以回家,取消進城門稅,取消一切過境稅,取消人丁稅,頒布:整吏治,整邊境,興修水利,清丈土地,明年起賦稅按田畝計算,十畝以下免稅。”

  又問道:“王磊、孫國濤,準備的怎麽樣了?”

  王磊道:“早就一切就緒,縣學裏的電台發射天線要比縣衙的高出許多,用的是11.60HNz頻率,縣衙裏的是12.10HNz,2個頻段是分開的互不幹擾,這個時空,外界幾乎沒有幹擾源,聲音真好啊。”

  孫國濤道:“還有我,選址,調試全是我在幹,”

  王德發問道:“一共安裝了多少?”

  孫國濤道:“大功率的廣場舞喇叭,我們衙門口一台,直街十字路口茶樓上一台,東、西城門口各一台,城皇廟廣場處一台,這些全是帶短波收音功能的,3個酒樓飯莊裏麵大堂各一台,是小功率的音響,張記茶樓內一台、城皇廟茶樓一台。大小功率各五台,保證全城能聽到,每台全配置了戶外移動電源,足夠連續用一個星期不會斷電,都跟茶莊、酒樓飯店的掌櫃說了,東西不能亂動,不能受潮,發現問題馬上到縣學報告。”

  王德發又問道:“嗯,我們在大明的廣播就要開始了,首先成立個部門,就叫中華宣傳部,電台就叫:中華人民廣播電台,播音員是誰?”

  王磊道:“李美芝啊,她最喜歡做這種事,以前弄直播,現在聽說要對全城廣播,哭著喊著要來,哈哈哈!”

  王德發道:“等一會,在開播前,我去縣衙用電台請示一下5人組,還有,你門2個去茶樓、酒樓請幾個說書先生明天來縣學,還有城皇廟的戲班子也請來,是請掌櫃,不是整個戲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