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李霞兒一家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0-04 15:29      字數:2980
  此時吳一過來問道:“怎麽回事啊,哦,克琳啊,你家夏之在找你,咦!小姑娘怎麽哭啦,哦,我知道,你叫李霞兒,你還有個妹妹叫李玉兒,說說是怎麽回事。”

  馬克琳道:“我看她光喝湯,不吃饅頭,聽這位大嫂說,她每天都把饅頭帶回家去,她就哭啦,我正要問呢。”

  吳一道:“沒事,帶回家就帶回家,大家散了,幹活去。”

  回過頭來,跟馬克琳道:“一會叫上李霞兒,我們帶點糧食和鹽,去她家看望一下,看看能幫點就幫點。”

  對這種事,馬克琳最喜歡做了,以前就跟孟夏之熱衷公益事業,到處跑到一些窮山惡水之地,來到這大明朝,生活也沒什麽追求了,整天空著發慌,聽吳一說去小姑娘家慰問,就勁頭上來了,一定要去,把孟夏之也叫上。

  李霞兒心情是七上八下,老爺們要去我家,說是慰問員工家屬,可李霞兒不是這麽想啊,當是老爺們要去家裏問罪,可看著又不像,一路上心情可想而知。

  這是人住的嗎?這房快倒了,那泥牆上的縫快能塞進拳頭了,這是給馬克琳第一印象,還有這破園落,圍牆都塌光了,在屋門口老跑二正在整理幾樣農具,笆籬,糞叉啥的,看到大女帶說一幫人來,就呆住了,老實巴交的不知怎麽招呼才好。

  馬克琳跟孟夏之這種場麵可見過多了,很自然熟地道:“老伯,聽霞兒妹子說,家裏娘親生病了,我們來看望看望,有什麽困難能幫著一把,霞兒在工地做的很好,這是給她的獎勵。”

  一邊說著,一邊就把帶來的2包鹽,一小袋麵粉,還有5桶裝的方便麵放在地上,馬克琳又招乎霞兒道:“帶著去看看你娘,得的什麽病,老跑二還在發懵中,李霞兒也不好拒絕幾位東家的好意,就帶著馬克琳進了屋,此時園子裏老跑二才醒悟過來,很不好意思地跟這幾位東家打招乎,吳一也不在乎,拉過一隻小凳子就坐著說道:“老伯,家裏可好啊,你看哦,這叫方便麵,上麵的用手撕開一點,開一個口子,用燒沸的開水倒一點進去,等半盞茶時間,就可以吃了,可要記住。”

  老跑二道:“記住,記住了,東家大人們來我家就是為了這些,送東西給我。”

  吳一道:“是啊,沒別的事,你真有福氣,生了個好女兒,霞兒在工地做工很勤快,從不偷懶,為了表揚她,所以這些東西是獎品。你就放心收下。

  此時馬克琳也出來了,霞兒像個小丫頭跟在後麵,馬克琳道:“我們這就回去了。”轉身又對著霞兒說:“每天中午把饅頭吃了,家裏有困難我們會幫你的,從明天起,下工後,我會多給你2斤大米,這樣每天有5斤大米,一家子都能吃上飽飯了。”

  不了,話剛說完,老跑二卻大哭了起來,一邊喊著多謝恩人啊,一邊喊著大女,二女,小兒啊,快快跪下,給東家大人們磕頭,一邊斷斷續續地說道:“小老兒全是給別人家送東西,那有人會送東西給我,說完又是哭,又是笑。

  馬克琳一個勁地推著孟夏之走,一邊跟吳一連使眼色,吳一知道肯定還有什麽事,就一邊退,一邊說道,就此別過,明天霞兒準時上工即可。一行人走的很快,到了半道上,馬克琳才道:“霞兒她娘怕是活不多久了,我看那眼神是死的,如果不是在呼吸,就是死人了,臉色很白而水腫,一點血色也沒有,我不是醫生,可我見過這樣的病人,長期營養不良,不對,是長期餓的,嚴重貧血,我可以說,現在她的血糖很低,不會超過3,正常人是5–7,低於2.5人就會昏迷,還有最重要的可能引發了多髒器衰竭,肝髒的問題肯定很嚴重,最好讓胡醫生來看看,也不要抱太大希望,哎!沒有親身到這個時代,怎麽能相信。”

  第二天一早,吳一把這個情況跟胡醫生說了,胡醫生一聽就來勁了,為什麽?這幾個月來,感到很空虛,身邊也沒個病人什麽的,最沒存在感的就數他了,正心裏慌的很,每天工地上有點擦傷、摔傷什麽的全讓程晨和章美鑰給處理了,一聽有這個情況感覺又回到了以前,每天忙碌的樣子。

  到了中午,實在是憋不住了,讓程晨留守營地。帶上美鑰拿上急救箱就來找吳一了,非要馬上去看病人,吳一隻好放下手頭的事,又把李霞兒找來,說是找來了郎中,你娘的病讓郎中看看,說不定可醫好,診金不用擔心,這是單位的一種福利。

  李霞兒雖然聽不懂單位是什麽?福利又是什麽?可知道,娘的病好幾年了,隻要家裏有點銀,全給娘看病抓藥用了,等家裏能賣的東西全賣完了,親戚們,族裏間能借的錢全借過了,可是這二年來,就沒看過郎中,一家連吃飯沒著落了,多虧了半個月來到了這裏做工,心裏除了感激,還有一絲不安,這不安的情係可是少女的心,大女15歲了,在這個年代是可出嫁做人婦啦,一邊想著,一邊記掛著母親的病,就一起來到東水洋村。

  這一次,老跑二學乖了,老跑二有一個兄長,住在隔道村,兩村相隔很近,也就一個黃土坎,所以叫隔道村。立馬讓小兒去喊大兄過來,一邊讓二女燒水。

  吳一道:“老哥,不用麻煩,今天來,帶來了朗中,就是給你婆娘看病的,你先陪著朗中,看病要緊。”

  就這樣,胡醫生跟美鑰就在門外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後進了屋,屋裏昏暗,什麽也沒有,就一個床板上躺著病人。

  吳一留在園子裏,霞兒不安地陪著,不一會,園外來了三人,聽霞兒叫了一聲叔,吳一就明白了,站起來學著古人,對著來人一掬道:“本人吳一,是大女做工的領導,聽說大女母親病重,今找來朗中診治,不求回報,是單位一種福利。”

  聽得對麵來人一楞一楞,當然是沒聽明白什麽意思,不求回報還是聽懂了,看著吳一很真誠,也不像是壞人,說話和氣,就是最近聽說的短發胡人們。

  昨天送給兄弟東西,今天又來看病,兄弟家一貧如洗,沒什麽可占的,為何如此啊,難道是為了霞兒,圖人,可是跑二不是答應要把霞兒許配上桂花村的金老三麽?欠了金老三那麽多銀子高利貸,霞兒不嫁過去的話怎麽還債?金老三不是好鳥啊,能咽下這口氣?明朝人首先想到的是受人恩惠,必有所圖,不然無緣無故地吃飽撐得,求觀音菩薩還得買香燭錢。

  正想著呢,聽屋內動靜很大,幾乎要吵起來,吳一傻眼了,不明白胡醫生為何這麽大聲吵啊。

  隻見胡醫生氣鼓鼓地跑了出來,對著吳一說道:“都病成這樣了,那老哥還不讓醫,美鑰想抽點血,做個快檢,非說不可,寧死,你有見過這樣的人嗎?”

  吳一連忙說道:“胡醫生,這可是明朝,你生氣沒用,我敢說,他們看病花在求神拜佛上的錢,比抓藥更多,你信麽。”

  胡醫生用手拍拍額頭說道:“也對,我換個辦法,美鑰啊,你先給病人測個血糖,量一下血壓,讓李老哥出來,我有話問他,還有,李霞兒,你去幫美鑰。”古人看病,一定要有家屬陪同,萬一有事也好有個證人。

  正說著,外麵又來了一幫人,為首是李家族長,李自清,後麵是村裏幾位老人陪著,穿著破爛不堪。

  一進院落,(其實也沒什麽院子,就門前一塊空地)首先李自清對著吳一、胡醫生深深一掬道:“老朽多謝大人們出手相幫霞兒娘看病,不知需要老朽怎樣的回報?”

  吳一道:“這位老伯,我們是李霞兒單位的領導,聽霞兒說娘病的很重,我們就來看看慰問一下 ,看病也是職工的福利之一,包括家屬在內、”

  李自清道:“恕在下能問問,這單位是什麽?這領導是什麽?這個職工和福利又是什麽?”

  吳一搓著手回道:“老伯,就是說,李霞兒現在在東家做工,那麽東家就必須幫助李霞兒渡過生活上的困難,這話能聽明白否?”

  李霞兒的大叔插話道:“東家真有這麽好?這一切不要回報?”

  吳一雙手一恭道:“這個就是叫福利、”

  李自清大喊一聲道:“慢著,請大人最說一遍,是不是某聽錯了。”

  曆來做工東家給工錢,或是自願相幫就是兩清,這些短發胡人怎麽全是傻子嗎,還有慰問,還有看病,不求回報,真不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