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四麵開花,分頭出擊(二)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0-04 15:29      字數:2984
  公元1643年6月27日,明崇禎十六年,清崇德八年

  天氣轉暖,黎城日夜溫差較大,前天下了一場雨,雖然很小,天一直陰沉,

  老魏不開救護車了,和馬明霞跟王嫂學會了挖掘機,這幾天在上桂花村對付前麵落差有200米的黃土斷層,這條路是通往石灰坡的,大量的石灰石無法運來,攔路虎就是這個大土坎。

  在原西仵鄉位置,由吳一、孟夏之、賈建軍、5個大學生一起組建煉鋼廠和玻璃廠,距營地5公裏左右,老田夫婦早就平整好了一條雙向四車道寬的黃土路中間還留出了3米綠化帶,好在全是黃土平地,大部隻要把一些小坑窪平整一下就好,路兩邊的排水溝就讓十幾個民夫慢慢挖掘修繕。

  營地中,女人們由關穎帶隊每天整理一切可利用的東西,分類、儲存,現在附近幾個村的勞力差不多全在工地幹活,糧食、鹽、食用油、醬油、衣服、被子、鞋襪、毛巾、香皂、毛毯、床單、不鏽鋼碗筷和盆子,鍋子這些慢慢有些短缺。這些全是大家車裏收集起來的,被當成交換品或支付工錢使用,軍用品不能動。

  候黎城內設有縣衙,知縣姓曹,江西來的流官,在城外元村附近設有千戶所,兵員人數不詳。

  褚老說道:“我們先不要去驚動他們,再過一陣時日他們就會來驚動我們,明朝官府有一個共同點,沒有涉及到他們的利益,就不會來針對我們,好在我們的排場也大,到目前他們連問一下也沒有,我們正好裝聾作啞。”

  費見深說道:“現在我們的煤不夠用,靠這些小商販運來的煤光夠窯廠燒磚瓦,吳一那邊在建煉鐵爐等,就需要大量的煤。”

  褚老回道:“不能急,煤在西邊上黨,要多少有多少,現在我們還在理順中,等初部安定後,就把縣城占了,估計那個時候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大順朝就出來了,再看看這個曹知縣怎麽應付,他投大順,我們就師出有名了,大義在手,水到渠成。”

  張恒一道:“我們還的招兵擴軍,限於物質短缺,隻能先招200兵,成立一個連部,後續慢慢再擴。”

  費見深道:“現在不行,你把200人招了,民工就沒了,到時誰幹活,這周邊的幾個村,全部當兵也沒200人,要我看,就先招40人,弄出4個班出來,等幾個月,接管了縣城再擴軍,因為有好幾處關隘要道需要守衛。”

  林中豪、張天樂說道:“我讚同,好!現在少數服從多數,這事就這麽定了。”

  張恒一一臉無奈說道:“40就40,這人我的親自挑選,還有,現在營地周圍沿壕溝建了4個了望塔,還建了2個炮樓,接下去把磚瓦用在建兵營上了吧。”

  褚老回道:“恒一啊,這個怕也不行,接下去的磚瓦是在營地先建一個廁所,男女分開的,不能簡單地挖個坑了,要做化糞池,做成密封的,還的去買石板來,這裏出產大量紅石板,化糞池也不能太小,初級後排放得做澄清池,接下去造食堂,等有水泥後,還的造一個供水塔,兩輛拖掛裏全配置了能外接的小水泵,水管也積攢了許多,正好用上。軍營就先用帳篷,我們需要時間,一切都會有的。”

  張恒一搖了搖頭道:“一切都會有的,麵包會有的,這個知道,好在現在進入7月了,士兵們洗刷就在河邊,等天氣轉冷就不行了。”

  費見深道:“這個你放心,等營地弄好,馬上就建軍營,都想好了,一排磚石結構營房,能住一個營的安排,廁所,飯堂跟營地一樣,這幾天老田在平整場地了,這丁字河口這一片方圓二公裏內全是你的訓練場地。”

  張恒一道:“說話算數,我們5人組一致通過了哦,不得反悔,哈哈哈!”

  張天樂道:“現在就是木匠太少,還得去城裏惑悠綁架幾個過來,那怕拖兒帶女的一家子也不放過,食堂、兵營建好後,全是木匠活,桌椅板凳,軍營還要打造一批雙層床,得多少木工活啊。”

  費見深道:“聽關建林說,可以先用燒磚的窯,燒製水泥,可以試試,難題就是破碎生料,土造水泥有許多種做法,先說二種,一是先把生料敲碎,用水磨法,磨細混合,弄成一個個小圓球,放進窯裏燒,溫度最後要達到1500度才好,溫度不到水泥的品質就會下降,所以最好是用焦炭煤,這樣做法前期粉塵小汙染小,因為是濕的,燒製時間要長,燒好變成熟料後再磨細就很容易。

  二是把生料敲成小塊,大小差不多,直接進窯裏燒,燒好後磨細,如果沒有機器的話先要大石碾子,接著再大石磨子,直到很細,這樣做最簡單,就是粉塵大,汙染大。

  不管采用哪一種辦法,前期都會有一個破碎生料,這個最好能做出鑄鐵機械出來,在河邊造個大水車來帶動,有了動力,最後磨細也會容易。”

  最後,褚老拍板,“先準備起來,等條件成熟馬上可以做成,

  還有,李衛小隊現在駐紮在辛安泉,林阿毛小隊駐紮在石灰坡,石灰坡不用駐紮,改駐北桂花村,在距村口一裏地路口駐紮比較好,北桂花村和大喬莊村是2個大戶家族,守住路口,可防從縣城跟這2村的通道,也是去往石灰坡的通道,跟我們營地也近,這個大馬路我們也不是白修的,這路口,以後就是一個要道,有條件就建個據點。

  先買點生鐵料,等煉鋼爐做好,就可以用這些鐵料翻沙做成破碎機配件,在沒有機器前,先試著用手工破碎生料,燒製水泥,出產量少點也很有用,還要跟關建林說,耐火磚可以燒製了,黏土雖不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造煉鋼爐等著用。”

  營地中的女人們在沒事的時候,在學騎馬,特別的李美芝、王曉琳、程晨和章美鑰特別來勁,順便在周圍山坡上找些花草樹苗回營地種上,現在護溝邊稀稀拉拉地種著小樹苗,還有原本車內小盆中翻出來的仙人球,有人還在營地找了塊空地,用繩子圍了起來,種上了土豆、辣椒、芹菜、小蔥、大蔥、生薑、大蒜,紅薯、冬瓜、甘蔗。西紅柿很難種活,重點保護,挑幾個成熟度好的整個埋在盆中,看能不能發芽。凡是能在冰箱,車尾箱裏能找到的可以種活的全種上,空下來時,大家全圍一起悉心照料,一到晚上,就蓋上薄膜,(這是關建林做車頂用剩下來的半卷透明防雨膜),當成寶貝似的,骨架就用天幕帳的撐杆,正好利用,每一樣東西全是很寶貴。

  不日,林阿毛小隊用對講機來報,有3個商人模樣,說是從上黨過來有大買賣要談,問道是否帶過來,在得到張天樂同意後,林阿毛派2個隊員一起帶來,在營地門口,了望塔邊上找了個地兒,張天樂、王德發接待,擺上新做的桌椅,沏了茶,備了小點心,這裏也是每天晚上發放民壯工錢的地方。

  王德發一臉笑咪咪,讓他們坐,一一上了茶,問道:“各為大莊家,有什麽買賣就說,不用繞圈子。”

  王德發是怕了這些古人了,說話就喜歡繞來繞去,特別是這些商人,為了一個銅板能跟你繞半天,最近深有感觸。

  3人裏麵,有一位是帶頭的,黑瘦黑瘦的,眼光很有神,透出精明道:“鄙人餘有發、這位費自玉、這位張和興,前旬日,在黎候城王老板處看到一隻玻璃杯,沸水泡入後蓋緊,水不漏,手握不燙手,能保溫,一咬牙,本人花了20兩銀買了此杯。”說完就從懷裏摸出一隻玻璃茶杯出來道:“你看,今早上泡的水,現在還溫熱著,回老家後,跟幾位同行看了此杯,都說沒見過,說是這買賣要是能做的話… ...。

  前幾日,我等又去了王老板處買杯,可是王老板吞吞吐吐說隻此一杯,最後請了一桌,王老板才說是城外新來的一批胡人所出,就在城外10裏處,營門插紅旗的便是,我等這就尋來了。”

  此時,王德發跟張天樂全是一臉便秘狀,心裏罵開了,它奶奶地,當初跟這個王掌櫃買了幾車煤,就用這杯當銀支付的,這樣算起來,此杯20兩銀,一大車一兩銀,可以換20大車煤了,張天樂望著王德發,滿眼是在問,我們做了些什麽?臉上滿是精彩。

  餘有發說完,等了許久也不見對方回應,內心正七上八下,

  難道哪裏說的不對?正恍然間,對方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