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四麵開花,分頭出擊(一)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0-04 15:29      字數:2692
  需要做的事情很多,當務之急是製磚,魏楚說道:“我看了老田挖出來的沙土,有點像黏土,可也吃不準是不是,不過這種土混合這裏的黃土燒磚肯定沒問題,燒磚首先是建磚窯,這個好像賈建軍、潘衛業搞過,以前這2人就是幹這個的,哈哈哈!”

  5人組擠在一起,在聽賈建軍說道:“燒磚是衛業本行,就讓衛業說說。”

  衛業說道:“什麽土燒什麽磚,關鍵是硬度,有黏土燒出來可是耐火磚,不過我剛去看了挖出來的土屬於次生黏土,氧化矽和氧化鋁成份少點,沙質中帶有點粘性,不屬於純黏土,不過燒磚沒問題,要跟地表的普通黃土混合才能用。”

  費見深感歎誇道:“聽聽,這就是專業,一般人以為磚就是用土燒的,原來這土裏還有許多的礦物質成份,不明白燒出的磚易碎不說,還不能承重。”

  潘衛業接著說道:“關鍵是建窯,來到這裏一無所有,真正是白手起家了,窯分好幾種,當然最好是隧道窯,窯體通過圓形或橢圓形軌道不斷前行,前邊納入磚坯,後邊吐出成品磚完成焙燒過程,這樣連續不停每天都出磚,標準的流水線,接下去就是輪窯了,輪窯分好多種,大多差不多,我就不說了,重要是利用這裏的環境多建幾座輪窯,這樣也能達到高產量。

  我看過,在河邊上,有幾處黃土斷層,落差很大,用挖機挖進去,就像做窯洞一樣,盡大可能挖深,挖出個隧道的樣子,在最裏端,用人工斜挖向上的煙道跟地麵相通,這樣,把做好的磚坯放進去,層層碼好,留好通風道,在洞口燒就成了,不過這樣的土窯燒出來的磚因為受熱不勻,往往會有半生不熟成品,稱為夾心轉,也能用,就是硬度次點。”

  張天樂激動地大喊道:“我看這個可以,多招人手,就能出磚,建窯也簡單容易。”

  潘衛業道:“現不要激動,有一個難點,就是燃燒室,燒柴的話,就跟土窯一樣,柴火跟土坯堆一起,在窯口引火,火勢慢慢往裏燒,直到燒完裏麵的柴,這是最古老的辦法,也是現在明人的作法,可是大家看看周圍,目能及處,全是光禿黃土山嶺,要幹柴得去我們來時的那種河道兩處砍樹來用,成本高不說,還得不償失,我想過改用煤,就要用到耐火磚,在洞口砌一個長方形的燃燒室,底下還要有出煤渣的口,上部是進煤口,出渣口兩邊各有進風道,最好有鼓風機,這樣窯內溫度最高可達到一千度以上,不過不現實啊。”

  費見深接口道:“衛業,有了方向,我們先按你說著做,燃燒室先用簡單的,哪怕燒一次就廢掉了也沒關係,先燒出一窯磚出來,再建設另一窯,多挖幾個窯洞,沒有耐火磚,用燒出來的磚也用著,等找到純度高的黏土,一切就會解決。”

  潘衛業道:“那好,先找幾個木匠來,做幾台手搖式製磚機和磚坯模具,還有腳踏式攪拌機,把大塊的坯土壓實後,進手搖製磚機,出來就是磚坯了,天幕帳篷的杆子裏有細鋼絲,多拆幾根下來做切割磚坯用。”

  褚老道:“接下去就招人手,反正工地在河邊上,距營地3公裏多遠著呢,李衛正好駐紮在那邊,就有他們看著。”

  吳一在跟大虎說道:“以前看過幾篇穿越小說,主人公全是王八氣一吹,什麽都有了,最後連軸承、蒸汽機、輪船、機槍大炮、炸彈全出來了,我們有那麽多現代物資,還是無從下手的感覺,要燒製一塊磚,難度可不小啊。”

  大虎說道:“你說這蒸汽機我跟王磊、孫國濤、林中豪還真討論過,孫國濤手提電腦裏還有幾個視頻,就是老式蒸汽機原理的介紹,很全麵,我們隻要能造出鋼材出來,再弄出幾台針對性的車床,不難辦到,像現代那種車床肯定還不行,發展到一個層次後,就要解決動力問題,能弄出一台老式蒸汽機,隻要能不停地轉動,這就是工業之母啊。”

  兩人說著,就來到了南橋溝村,“這位大爺,我們要木匠和幫工,每天的工錢是白麵和鹽,中午還能吃上白饅頭,有想去幹活的到前麵插紅旗的地方,會有人派工。”

  這位大嫂,“我們要… … 。”

  吳一跟大虎又說道:“這裏的百姓可真苦啊,你看看他們穿的衣服,還能看到原先的布料嗎,棉絮全翻在外麵了,現代人看電視劇裏,全是光鮮明亮,你能想像得到真實的明朝百姓是什麽樣嗎?你看,每個人的眼神全死氣沉沉的。”

  大虎說道:“這是一種對生活過一天算一天的心情,百姓對生活沒有希望,這個朝代也就滅亡不遠了,難怪李自成喊著,闖王來了不納糧,農民就成群結隊地加入了,說到最後還是社會矛盾結構的問題,先讓他們垮入舊民主時代,然後慢慢進入新民主時期,哎,看著這些村民,我很悲哀,想想,你我的老祖宗就是跟他們一樣過來的。”

  另一邊,王德發跟費見深串一起了,2隻老狐狸,帶著林阿毛的二名隊員,趕著一輛馬車來到了黎候古城,對!黎城就是黎候城,城牆不高,就一夯土牆,城門洞外牆包磚,許多全脫落了,城裏二條橫街,一條豎街,形成2個十字路口,前後就2個城門洞,一個西門,一個北門,東麵隻是一個矮門洞,平時不開,街道全是黃泥路,二邊排水溝露裸著發出惡臭,垃圾隨便堆在路邊。

  王德發道:’老費你看看,這就是明朝的一個縣,屬冀寧道潞安府管轄,我們也轉了一圈了,衙門全在南城,一會重點打聽駐軍情況。”

  費見深道:“想當年,八路軍的兵工廠就在此地黃崖洞村,這是一個易守難攻之地,慢慢來,以後我們全部接收,哈哈哈!”

  話一轉,又說道:“想要做探子,就去找人多熱鬧場所,就是茶館、飯莊之類的地方。走,先去城中最熱鬧的地方找個茶館,先去泡著。”

  富國寶、林家嘉、魏楚由好玉林、帶領2名行動組人員組成一個尋礦小隊,首先去西北麵,距營地40公裏左右,早就知道的石灰坡尋找石灰石,順便尋找鐵礦,故名石灰坡,所以肯定就是石灰石,尋找沒有難度,富國寶說:“做水泥的材料有了,不過還要尋找到黏土,等找到鐵礦就能有鐵礦渣,這3樣就是最簡單的水泥生料組合。”

  程學啟帶領嚴亮跟王和平加上李衛組2名隊員,回辛安泉鎮尋找白雲石,辛安泉出產熔劑白雲石,品質很高,砂容礦分布於石板、下莊、後家莊等村,白雲石礦主產在馬村 ,有了白雲石,石灰石,再找到長石,石英石也可以,就能生產玻璃,所以很重要。

  帶帳篷在鎮河東,在木橋邊先駐紮,等有磚有水泥後,就建造炮樓造據點。

  由張恒一帶領,林中豪、解林和、賈建軍及李衛組餘下人員9人組成北進小隊,挺進黎北鎮,主要任務聯係黃崖洞礦區,購買鐵礦石,礦沙等物資,這段路有點遠,所以帶了3輛馬車,人員全部武裝,平時武器藏車裏。

  護營溝挖好後,一輛挖機開始挖窯洞,在一處斷崖處,一共挖出7個隧洞窯。

  另一輛挖機開始拓寬平整到辛安泉鎮的道路,路麵寬6米,雙向二車道,以後有條件就改成四車道,路邊挖下水溝,好在全是黃土沙泥碎石,很少有大石頭,每天下來也有500–600米,慢慢來,也就10公裏路,由王磊、孫國濤帶領新招收的4個村民,主要是測量路麵寬度,測量前進路段地貌,村民在路兩邊整理水溝,用鐵楸怕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