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騙防寧武關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0-04 15:29      字數:3097
  能不進城最好,能不跟官府打交道就不要湊上去,價值觀不同,無話可說,除非一方能改變過來,現在的丁三公子正在改變中,改變他的人就是王德發,拿著雪碧可樂花生米,坐在了三公子的車中,兩人麵對而坐,另外2個隨從一人趕車,一人坐車轅處了。

  王德發問道:“三公子是讀過書的人,雖隻是生員(也就是秀才,其實已很了不起),也算能明道理了,可我卻有一點不明,還請三公子教我。”

  丁三公子受寵若驚地恭手道:“王大人言重,小生這點微末,隻可教人,羞煞人也!還請王大人直說。”

  王德發道:“中華從夏商周三代以來,創道“公天下”,在秦漢又被改為“家天下”,到如今成為“天下之害”,今已為“今也已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

  因為這樣,看李闖禍害,靡亂天下,關外韃子屢闖邊關,這一姓之天下還能多久?

  我卻認為,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姓已優樂。這叫“天下民本,三公子,你怎麽看?”

  這丁三公子頭冒冷汗了,這是能回答得了的,這不就是要推翻朝廷統治嗎?不過這天下民為本,說的真好啊。

  王德發繼續補刀:“咱們說淺顯一點,士農工商,士為先,商微末,商不通,則國無本,重農抑商還能走多遠啊?

  士紳官商不訥稅,民富而國窮,這大明還能存否?

  藏富於民,為何平民百姓如此貧困啊,這民為哪民?何為民?

  朝庭以文馭武,武不昌而民貧弱,國家能強否?

  生之初,人未有權也,天命本觀謬誤也,人人生而平等,沒有等級、沒有貴賤之分,隻有分工不同,這叫天賦人權,難道不應提倡嗎?

  說完,一恭手道:”三公子,我提了許多問題,本不想讓你馬上作答,按你的學問用孔孟之書,程朱理學來回答,肯定很輕鬆,可那是假大空,你細細想想,真是這樣嗎?停車!就此別過。”

  剛下車,王德發又道:還有一事,“再過幾月,李闖必過黃河攻取太原,望三公子早作打算。”

  丁三公子一臉懵逼狀,這是演那出。

  又行2日,好玉林在手台上通知,車隊進入一個叫馬家灣的村子,距寧武關還有8裏,問是不是紮營,張恒一看了看天色,回說紮營吧,看到村南麵有一個大池塘邊選平整地。

  明天就要過寧武關,今晚大家早早休息,做好必要的過關準備,5人組連夜定出3個方案,1,按商隊通行,如有不為,就好言勸慰。花點物資做交換。2,用丁三公子當人質,讓他去通融,必要時脅迫通行。3,再不行就回轉神頭泉,往東找適合地方,占山為王,建設基地,等待來年寧武關被農民軍打破後再說。

  次日一早,早飯後又是一場鬧哄哄地拔營排隊起步,行進3裏後,路兩邊的囤堡越來越密,有明軍在囤堡上了望駐守,車隊插遍三角小旗,表明是商隊,也沒看到有明軍出堡攔路,樂建其成,不管不過往寧武城而去,寧武城,城牆高大,磚石砌城,望見北城門外沒有護城河,總算是鬆了口氣,要不然車隊又不好過了,前麵李衛部5騎已經進入城內了,張恒一馬上通知5騎去南城門看看情況,大車能不能通過,一會兒李衛回報,南城門可能高度不夠,大車能不能過需丈量,不過東門可過,也是一樣,建議走東門。

  寧武關因幾次擴建修繕南城門有一個二洞,也就是城門洞外高,內矮。反而東門是南下太原的正門,就是出門洞後有一個正枴,就是90度直角轉彎,有了這個正轉如敵兵來攻,就不能囤兵城門口,這是建城時故意為之。

  5人組聽了大喜啊,一行車隊順利進入城內,正準備入東門而過,恰被城內一行官兵攔住,領首正是寧武守禦千戶所千戶官柴複洞,周遇吉手下大將,車隊已停,塞滿整個街道,雙方對持了起來,這千戶是故意把車隊引進城內才阻攔,難怪城內不見百姓人影,連街道2旁商家也沒開門。

  經過5人組用手台緊張商討後,決定采取第二套方案,由好玉林、朱康保護王德發帶丁三公子去交涉。

  丁三公子跟柴複洞還真認識,那時在三公子老父60大壽時見到過,因丁應壁是山西承宣布政使做壽,四麵八方的人全來了,當然少不了3關總將周遇吉了,柴複洞作為手下大將當然也來了,可丁應壁是文官,跟軍隊也是個應付,就由丁三公子出麵招呼,不過丁三公子眼高於頂,自己是讀書人,跟這些丘八也沒什麽話可說,認是認得了也沒什麽交情。

  “哎呀呀!這不是柴大人,柴千戶嗎?怎麽不認得某人了,某是丁布政使家三公子啊,打擾,打擾啊,咦!周大人怎麽沒見?一會我親自上門去請見,啊!柴大人為何攔在此地啊,此地不是說話處,找個地方咱們好好敘敘舊。”

  柴複洞先是一楞,心想,還不是因為你嗎,這幾天,那丁老頭都急瘋了在找你嗎,麻的,關我屁事,死了到好。

  口中回道,“原來是丁三公子,三公子可好?”

  丁三公子手一揮道:“你先把兵讓開,我這一行要回太原去,

  對了快快引見周將軍,我要去見他。”

  柴複洞回道:“周將軍不在城裏,在偏頭關,就不引見了,你等真的是回太原?。”

  丁三公子回道:“可惜了,下次有機會定要拜見周大人,柴大人不用擔心,我不是人質,也沒有被脅迫,這車隊的人要去見我家父,事關朝廷大事,不得不趕路要緊。”

  接著丁三公子為了證明沒有受到脅迫,慢慢走到了對麵柴複洞麵前,輕聲說道:“實話相告,我後麵不是商隊,而是軍隊,一支奇軍,是朝廷密秘派去西安的,為了不引起注目,打著商旅旗號,沿路不住衙,不進鎮,遮人耳目繞大同而來,你等快快放行吧,我可不想再惹什麽事了,哎!”

  柴複洞本是聰明人,可被丁三公子這一番話,聽的雲裏霧裏,半信半疑。

  問道:“前幾天不是招集了三千人馬去伏擊他們嗎?哦!難怪後來各自散了。”

  丁三公子連忙低喝道:“快快別說出口,這事還沒完,他們要到太原狀告我父親大人,我算是倒黴了。”

  人就是這樣,聽到別人倒黴,別提自己多快活,特別是哪些文人,哼!柴複洞現在的心情就是這樣,當然麵上還得裝出一付關心模樣,說道:“三公子也不用擔心,最多受點責罰也就過去了。”

  丁三公子回道:“借你吉言,但願如此。”

  話剛落,隻見柴複洞手一揮,嘩啦啦,足足兩邊屋頂上站出來5、6百兵,個個手拿弓箭,還夾雜著幾門虎蹬炮。

  大聲喊道:“收兵,回營!”

  又對著丁三公子一掬道:“公子莫驚,也是以防萬一之舉,見笑!”

  三公子當然驚啦,在相隔不到20步處,有可連發火烔一直在向著自己啊,說這些話,還是昨晚和今天一路王大人教的啊,自己該怎麽說,該什麽時候要說自個倒黴,全是把握人心的套路,現在全應驗,不覺頭冒冷汗。

  可在柴複洞看來,以為是被伏兵驚到了,心底裏瞧不起這些公子哥兒,膽小怕死之輩,怎麽不嚇死,咦!我心裏怎麽很痛快啊。哈哈哈!

  又大喊道:“戒除警備。”轉身說道:“三公子,你請便,本將軍務繁忙就不相送了,請!”說完,蹬蹬蹬而去。

  唉呀!大家都鬆了口氣啊,立馬挖掘機首出城門洞在直角轉彎處一頓猛挖,硬生生變成了一個大彎道,挖出的土因為2邊全是高坡,沒地放,全鋪在了路上,在20米長的道上被墊高了20公分哦!後麵車一頓發動,一屢煙跑沒了影。

  這中間其實時間很長的,差不多有一個小時,古人為半個時辰,可是守兵全看呆了,也沒見過這樣的騷操作啊,這些大車無牛馬而動,這是朝廷神秘大軍?

  等到徬晚時柴千戶回過點味來了,越想總覺得那個地方不對頭,最後一怕腦門,對了,通關文書,嘶!所過關隘,不管哪路人馬一定要有兵部及總督簽發的通關文書啊,又一想,關老子屁事,有山西布政衙門丁三公子作保頂著我能奈何,這樣一想也就釋然了。

  再說穿越車隊惶惶然如喪家之犬,拚了老命地一陣急趕,如逃出山門野和尚,前路最無關隘阻斷,心情大好,直到天色將暗時到達一個叫餘莊的村落,也不管了,就在一條河流邊紮營,起碼有條河阻斷,一邊是安全的,晚上隻要守著另3麵就成,大家還是有點後怕,如在寧武關城內火拚,地方狹隘真打起來也不見的好,畢竟千戶手下上千人,武器再好也打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