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禦河宣言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0-04 15:29      字數:2828
  費見深道:“不用跪拜,你卻先回去,我等要商量後才能做出決定,是否收留你等。”

  這可是新的情況,褚老說道:“收留,還是不收,我們5人組沒權決定,要全體表決才行。”

  立馬,王曉琳和李美芝站了出來,愛心泛濫了,背後的翅膀也出來了說道:“怎麽不收,收啊,看那李衛說的多可憐啊,對他們來說是生死,對我們隻是讓跟著。”

  王德發陰陰地說道:“要是裏麵有茅千戶的奸細怎麽辦?他們半道上為什麽會被發現,聽李衛說是走漏了消息,怎麽走漏的?這是其一,其二、要是這個李衛也是茅千戶特意安排出來的呢?其三、這麽多人,裏麵一半是老弱婦孺,就是要拖慢我們的行程,我看要提防著點。”

  林中豪說道:“本來不想說的,我還是先給大家一支預防針,我們進入大同後,不管走那個方向,都會遭遇到李自成的農民軍和大批的難民,如果難民也要跟著,到時怎麽辦?”

  王德發又補刀道:“大家可能看過電影《1942》裏麵的情節已經很震撼了,那麽明末的難民是什麽樣?我想大家現在心裏可能沒有認識到,趁現在我來說一下,我曾讀過明史,書上記載,遇人而食之,大疫起,百裏內樹木啃食,草木皆無,小兒互交而食,千裏無飛鳥,百裏無人煙,盜賊四起,這就是難民的慘狀。

  還有大家可能認為,李自成是領導農民起義,推翻明朝封建統治,散所掠之財物賑饑民,有“迎闖王、不納糧”之詞,連兒童相歌傳詠,如果我告訴你,不管是李自成,張獻忠所到之處,立變荒漠,就跟蝗蟲過境,大水漫過一樣。流動作戰,不事生產,一路燒光,搶光,殺光,真正的三光,除非加入他們。”

  明年,張獻忠會逃亡到四川,3年後,清軍會殺光了整個四川省內的人口,往後百年內都無法恢複人氣,而李自成把湖北、河南、湖南北部,陝西、甘肅東部、安徽西部全變成了一片白地,

  到今年下半年後,他把整個山西,河北也禍害了一遍,直到明年攻入北京。”

  另外我也說一下現在的明軍是什麽樣?前麵茅千戶的明軍我們已經看到了,那隻是冰山一角罷了,現在的明軍以左良玉部最大,擁兵20萬,正在跟張獻忠死鬥中,張獻忠部到了一地,就搶一地,左良玉部一樣,跟農民軍沒什麽區別,搶的更狠,要不然這20萬人吃什麽?賊過如梳,兵過如篦,不然這句話就沒出處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是隨便說說的嗎?”

  王德發的發言很震撼,大家震驚了,全默不作聲。

  褚老站起來,手裏拿著4A紙,說道:“昨天經過大家的討論和提議,通過了由富國寶等人的書麵申請,經5人小組的審核和進一步完善,現在宣布《禦河宣言》正式成為我們以後的發展方向和奮鬥目標… ...。”

  全體表決通過,接下去,表決李衛部,是接收還是不接受,表決吧,先是王曉琳猶猶豫豫地舉手,跟著有人慢慢舉手,後然大家舉手越來越多,超過半數時,就算通過了。

  褚老接著說道:“我知道大家內心都有惻隱之心,不過王德發說的情況要預防,我提議,我們的人不能跟他們混居一起,首先還是為了防疫,讓他們跟在車隊後,每到一地,分開紮營,我們盡量保證他們的糧食及必要的生活用品,以後對他們的溝通管理由後勤組張天樂,吳穎負責,保障組協助,由王德發、程學啟擔任人員甄別工作。”

  “喂!喂!趕緊了,先是男人,所有男人全部到河邊去,把身上的衣服全脫了,快洗,使勁搓,這個是香皂,你們叫胰子,多抹抹,特別是頭發,這麽長,打散重點洗。”張樂天拿著小喇叭在河邊喊叫著。

  一邊保障組的男人在分發衣服,隻能用軍服了,小孟在點著數,內褲、T桖衫、冬裝常服一套,外加冬裝大衣一件,褲子皮帶,作戰皮靴子一雙,保暖手套,襪子各一雙,這就好了,“那個,你,你,說你呢,這是你的,一邊去穿上,趕緊的,磨磨蹭蹭的,別凍感冒了,唉呀,這皮帶這樣,這樣穿在褲子上去,穿上後,拉緊一扣,就是這樣,穿好後,拿著這個毛毯、睡袋、棉被、這包裏是漱洗用品、裏麵有毛巾,牙膏牙刷、一把梳子、一個小圓鏡、一塊香皂、小茶缸,下一位… ...。”

  “叔啊,我從來沒有穿過這麽好的衣服啊,嗚!嗚!可真暖和,嗚!嗚!”

  “我說二狗子,他們可真講究啊!這衣服,這布料,這鞋子,這要多少銀子啊!”

  “我說過了,我現在叫李衛,是天軍上差賜的名,以後不許叫狗子了,叫我也不理。”

  “吆嗬!你就得瑟吧!喂!喂!二狗子,要不你跟上差大人說說,也給我取個名。”

  “換下來的衣服不要拿,放下!放下!聽見沒有,趕緊放下,去換女人孩子來。”

  接下去輪到吳穎、新娟了,這是女裝,我點好了數量,內褲、T恤、作戰常服一套、冬裝大衣、製式皮鞋一雙、褲皮帶一條、保暖手套、襪子各一雙,毛毯、睡袋、棉被,挎包裏麵是毛巾、牙膏、牙刷、梳子、小圓鏡,一塊香皂、小茶缸,咦!女人麽,缺一樣,我說缺一樣,沒有那種胸罩。我說王磊啊,一邊去!

  營地中,關建林說道:“他們一共是十一戶人家,男丁21人,女人17人,小孩8人,5歲以下2個,6個是9–12歲,一共是46人。其中男丁中老人8個,女人中老人11位。”

  張恒一說道:“這就是負擔了,雖然營地的物資還能湊合,可擋不住人多啊!馬上去,把他們的行李全部扔掉,換下來的衣服,他們的睡被什麽的全燒掉。”

  “哎呀呀!我的衣服啊。這是婆娘花了300個銅板扯的鬆江棉布,可惜了,全燒了。”

  “上差大人,我這棉被很新,不燒行麽?”

  “大人啊,大人啊,老婆子出嫁時的嫁妝啊,平時舍不得穿,還新著呢,不燒掉行嗎?”

  “上差大人啊!破家值萬貴哪!不能燒啊。”

  “李衛,李衛,李衛過來,你去跟她們說,不燒掉也行,就不要跟著我們。”

  “大嬸子啊,我們入了東家了,東家說燒掉,我們就燒掉,再說了,東家給我們的東西全是新的,一樣也不缺,有些東西,我們還沒見過,有些東西做夢也沒夢到過,你看這小圓鏡子,看這皮鞋,咦!這個我去問問東家,這鞋能不能不燒,你的小腳穿皮鞋怕是不行。”

  亂哄哄地一直忙到夕陽下,關穎對張天樂說道:“給他們送2個大帳篷,就是解放軍的那種,讓張恒一派2名戰士去教會他們怎麽搭建,讓他們自己分配,還有晚上最少有2人警戒。”

  張天樂道:“關教授啊,女人心就比我們要細致,我馬上去說,還有,送點米麵、鹽、蔬菜跟肉食,就讓他們自己弄,這樣以後我們也不用去操那份心。”

  邊上胡醫生說道:“再告訴他們,以後喝的水一定要煮開了才能喝,不許喝生水,再給他們每人一個保暖水壺,還有不許隨地大小便,小孩也不行,讓他們在河灘邊先用鵝卵石圍個半人高的圈,挖個坑,大小便就去裏麵,再送點衛生紙去。”

  張天樂立馬道:“對!對!對!這個是重點,以後不管去哪裏,全要這樣執行,每一次紮營,首先就要把廁所弄好,哪怕就是一個坑也要挖好。”

  今晚營地裏大家心情很好,沒有了那種壓抑感,燒烤爐子也架起來了,烤著禦河裏的魚,有人拿出了一台手提音響,播放著廣場舞的曲子,解林和原本是餐廳廚子,在表演拿手好菜,紅燒魚尾,把褚老、吳一吃的滿口稱讚,一邊解林和還在解說:“這紅燒魚尾,是上海菜肴,做法就是濃油赤醬,小火微燉。”鹹甜中帶鮮,最說了,這明朝的野生魚水中沒有汙染,就是不一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