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勇闖奪命堡(下)
作者:拉拉袖      更新:2021-10-04 15:29      字數:2601
  張恒一道:“請問千戶大人,清軍多少人馬?”

  茅千戶轉頭問黃百戶,有多少清軍?黃百戶說大約20騎左右,可能是清軍斥候… …。

  張恒一道:“就20騎,你們一個千戶還幹不過20騎嗎?”

  黃百戶馬上回道:“張將軍,敵人占著土堡,我們一靠近,他們就放箭,已折損了好幾個兄弟了。”

  此時,明軍一個旗令官報道,清軍大批人馬往王林堡來了, 是清軍斥候通報了消息,發現這裏有明軍,就趕來了。

  正在這時,明軍斥候又報,大批清軍進了王林堡了。

  張恒一道:“千戶大人,不要慌,你先把兵退回來,派出斥候觀看,等清軍全部進了王林堡後報我。”

  茅千戶懵了,難道不退回去,還要等清軍全部占了王林堡?

  這是什麽兵法路數?正遊移不定。

  又聽張將軍輕描淡寫地說:“聽我的,一會你就明白了。”

  茅千戶看著張恒一一臉輕鬆鎮定模樣,咬了咬牙說道:“好!舍命陪君子。”

  過了半個時辰(古時,一個時辰等於2個小時)難熬的半個時辰啊,茅千戶的內心是百感交集,總算等來了斥候的通報,清軍全部進入堡內,一個牛錄額真正在堡口列隊。

  張恒一大喊一聲,好!對茅千戶說道:“千戶大人,把你的人馬列隊好,別這樣散散拉拉,一會我說前進,別亂,別拖拉,一起上就成。”

  轉過身拿起手台說道:“命令,榴彈組,前方一公裏,方位004,半個基數急速射,開炮!”

  不到5秒鍾,隻聽見空中嗚嗚的破空聲。

  王林堡沒了,整個土墩台削去三分之一,清軍加蒙古兵完了,整整1500人啊,隻剩下不到100人左右傻子一樣的站在原地。

  這不是開玩笑,89式60毫米迫擊炮 ,彈重:1.33公斤,射速:30發/分,落彈密集度:距離1/100、方向1/200。 榴彈有效殺傷半徑為12.9米 。

  茅千戶大人,前進吧!

  此時不光是茅千戶,700明軍傻子一樣,全張著嘴。

  張恒一再一次大喊道:“茅千戶大人,命令你的軍隊前進,目標王林堡,沒有清軍了,戰鬥結束了。”

  哇靠!全傻了,這叫什麽事。

  明軍在發傻中,全懵B中,腦子不夠使時,就會出現呆立的狀態,張恒一火了,拿出小喇叭對著茅千戶的耳朵大聲道:“命令你的軍隊前進,衝啊!”

  “好玉林,朱康前出察看。”

  2輛重騎,轟轟轟往前擠去,“讓開,讓一讓,喂!一邊發傻去。”

  好不容易,擠開明軍,直奔王林堡外,就這麽一眼,2人就趴在車頭,哇!哇哇!狂吐。

  好半天,朱康道:“班長,我不行了,要吐死了,嘔!。”

  此時,相隔200米,明軍抖抖索索地來了。

  好玉林吐的擦了擦眼淚鼻涕,手拿對講機說道:“敵人已消滅,可以通過。”

  後隊一陣歡呼,發動車的聲一浪一浪,等大家緩緩通過王林堡時,全部臉也綠了,官道2邊全是明軍一排排在狂吐中,少說有四百多,剩下三百人臉色發白中。

  牧馬人拖掛上的王曉琳哭喪著臉,大罵張恒一是張屠夫,殺人犯,劊子手。

  而李美芝雙目通紅,泣淚說道:“張恒一,你會下地獄的。”

  褚老,費見深臉色陰沉,喃喃說道:“過了,過了,不能這樣下去了,今晚開會,統一下思想,把有些話說明白,不能非紅即白,亂打亂殺。”

  車隊越過王林堡後停了下來,褚老和費見深找到茅千戶,讓茅千戶打掃戰場,也不用回大同了,功勞全歸他,讓茅千戶上報時,少報斬獲,數量最好是600人左右為佳,報多了起疑。反而不美,茅千戶爽快地同意了。

  車隊繼續趕路,大家全默不作聲,連中午飯也不吃,心情有點壓抑,氣氛慢慢變的沉重。

  太陽漸沉,車隊在一個老牛坡的地方背靠禦河紮營,這條禦河流向大同,穿城而過,看來明天就能到達傳說中的邊關重鎮大同。

  下午15點時,大家在對講機中爭論的很激烈,是關於怎樣對待外族人的問題,展開了一場大討論,主要是對蒙古,滿清的看法上,明顯分成了幾派。

  張恒一被2美女罵的很慘,最後連“打倒張恒一,民族大統一”這樣的口號出來了。

  張恒一覺得自已做的沒錯,二個凡是,凡是一切威脅到穿越眾人身安全堅決遏製住。凡是有人向穿越眾發起衝鋒,堅決消滅。

  對敵鬥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沒有一絲一毫讓步,沒有妥協。隻有生死,戰爭就是殘酷的。

  吳靜,馬克琳認為,戰爭有生死沒有錯,可也有不戰而屈人之兵,太多的殺戮,隻能適得其反,四麵樹敵而被反噬。

  而王曉琳抓住張恒一的2次殲滅戰,太殘暴,就不能嚇退他們嗎?今天打了30炮,就不能隻打3炮嚇唬一下嗎?敵退了就好麽。

  而大學生們支持張恒一的觀點,不過又提升了一步,提高到了民族矛盾的層麵,是團結還是對立,又分成了2派。

  大虎,孟夏之的觀點是關於民族矛盾,是要看時間的,明朝對蒙古,滿清就是對立的,這就是政治準確,大宋時期,對敵先是西夏,後遼國,也是政治準確。現在的明國抗清就是最大的政治準確,邊關就是一個雙方殺戮場。

  林中豪,賈建軍他們認為,民族大團結是要建立在統一的基礎上,誰的拳頭大聽誰的,就說滿清最後統一了全中國,最後滿漢一家親。

  王磊,孫國濤立馬跳出來反駁,作為屁民,卻有不同的看法,滿清雖然滅了明,帶來的是社會倒退,從封建社會退到奴隸社會,一個口稱奴才的國民是沒有希望的,事實就是明擺著。

  王德發認為,一個民族統治另一個民族,就會產生矛盾,最後就會發展到仇恨,而這種仇恨是不可調和的,比如:一個野蠻種族的擴張屠戮本性,統治另一個民族,從根上就是對立的,隻不過你用野蠻殺戮來統治,這樣的統治不長久的,不可持續的,新中國成立後,消滅了剝削製度,實現了各民族間的平等和團結,從而消除了民族間的對抗,從根上解決了利益一致,如果產生了某種矛盾,演變成為人民內部矛盾,除非受某外部勢力挑撥。

  野蠻種族就是滿清,被統治為漢族,滿清入關後也不得不提出滿漢一家,滿漢平等口號,貫穿正個清朝,從多爾袞到慈禧全在高喊滿漢一家親,還弄出個滿漢全席出來,可結果呢?

  就說說眼前吧,再過6年,也就是1649年,滿清“皇父攝政王”多爾袞、“英親王”阿齊格、“敬謹親王”尼堪、“端重親王”博洛、“承澤親王”碩塞等在山西大同、朔州、渾源縣等地進行的一次大規模屠城,大同大屠殺後,全城隻剩下5個重案犯。

  這就是滿漢一家親,更別說入關時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揚州十日之內就光被收掉的屍體就達到了驚人的八十萬之多,還有鎮江全城死光,一個種族征服另一個種族就是一部血腥史,

  殺戮被征服,反抗被殺戮,在曆史長河中就是這樣反反複複,而我們來到了這裏,難道也這樣去殺戮征服嗎?

  大家心裏全憋著一肚子氣,誰也說服不了誰。

  最後,褚老說道:“紮營後,全體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