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人參
作者:墨七五      更新:2021-10-02 09:27      字數:2364
  “來瞧一瞧看一看了,正宗的百年野山參啊,不要一兩萬,不要一兩千,隻要一兩百了啊!”

  人群之中,一個中年男子正死命的吆喝著,腳下是一塊紅布,上麵放著一根根人參。

  劉軒擠了進去,原以為大家擠著都是稀奇人參,結果發現好像不是這樣的,他們似乎是擠著看熱鬧。

  中年男人的吆喝聲隻是引來了一眾觀眾。

  其中一個戴眼鏡比較斯文的年輕人人看都沒看一眼說道:“人參就是一草本植物,什麽百年千年人參根本就是那些采參人吹出來的。為了多騙一些錢罷了。”

  “誒這可不見得,我曾經就親眼所見,有挖到了一百五十年的野山參,最後買了兩百多萬,還送到首都去展覽。”另一個上了歲數的老大爺明顯不服。

  “一百五十年,這麽精準的年份?請問他們是怎麽辨別人參年份的,用嘴辨別的嗎?”年輕人反駁道。

  “你!”老大爺氣急:“年輕人說話不要太衝!”

  年輕人搖搖頭不再說話,沒必要和老大爺爭這些,爭出個好歹來,自己也脫不了幹係。

  “人參年份的分辨方法有幾種,如果有葉的話可以通過葉子來判斷,六年以內看參葉,一般來說人參第一年是三個葉;第二年是五個葉,第三年時三品葉,四品葉;第四年四品葉、五品葉、或者六品葉。”旁邊有人在一旁解釋道。

  劉軒轉頭一看是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家。

  “是孟醫生!”

  “孟醫生今天也來逛花鳥市場啊!”

  一旁的人紛紛和他打招呼,看得出來這位孟醫生挺受人尊敬的。

  孟醫生繼續解釋道:“不過參齡一般還是通過數頭來看判斷。

  人參自然生長一年脫落一次葉和莖,次年再長一次,每脫落一次人參的蘆頭就有一個疤,行話叫蘆碗。

  所以人參查蘆碗就可以辨別參齡。

  由於人參種子種到地下後,第一個碗在第三年出來,所以一般是一個碗加三的方法來計算,比如一隻人參有十二個碗的就是十五年的人參。

  還有一種叫圓蘆參,是指人參長到一定年頭人參蘆頭和參體連接的地方的蘆碗慢慢退化蘆碗消失,就形成了圓蘆參。

  真的圓蘆參最少一般都是十五年以上的,年頭低的在蘆碗的圓蘆上一般都能看到碗痕。隻有年頭高了碗痕才慢慢的消失,沒有碗痕的一般都要十八到二十年。”

  之前的老大爺一聽瞬間就來了勁,連忙衝年輕人嚷嚷道:“看看,看看,專業人做專業事,別以為自己不知道的事就不存在了!”

  年輕人想要爭辯,不過想了想還是算了,聳了聳肩說道:“那好吧是我孤陋寡聞。”

  “不過具體參齡,都隻是大概的估計,差個幾年都是正常的,不過這位小兄弟說的也不錯,人參確實很難長到一百年,至少我行醫這麽多年沒見到過,至於千年的人參,那是絕無可能。”孟醫生繼續說道。

  “至於這幾個人參。”孟醫生指了指地上的人參說道:“主根是白色,體型比較胖,質嫩,蘆細長而且比較稀疏,沒有三節蘆或者兩節蘆,根須稀少。

  應該是參農種植的園參,這種人參不值錢,網上買的話一塊錢一根還包郵。”

  這話裏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那就是這個人參不是野山參,你們不要被騙了。

  說完孟醫生搖搖頭走了。

  周圍的人也一哄而散,說實話,賣假貨賣到花鳥市場來,這個人參販子也是腦子不太靈光。

  中年人被揭穿了也不尷尬,收拾收拾東西就準備走,他們這一行就是坑蒙拐騙,一個地不行換個地繼續。

  他們的目標群眾可不是年輕人,而是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太太,一般早上的菜市場就充斥著大量這樣騙子。

  他們大多賣些淨水器啊,藥材啊,保健品之類的,深受那些早上出來買菜的老太太喜愛,即便到最後被揭穿了,那些老太太依然對此深信不疑,並表示下次還要買,可以說是被拿捏的死死的。

  見著人參販子要走,劉軒連忙拉住他。

  “大哥別著急走啊。”劉軒一把拉住人參販子,“你這人參還賣不賣了?”

  人參販子看了他一眼,這人他有印象剛剛那個老醫生說話的時候屬他聽的最認真了。

  “你確定?”人參販子疑惑的望著他,“剛剛他們說的話你都聽了,我也不騙你,這些人參確實是我一塊錢一根在批發市場進的養殖貨。”

  他也想快點閃人,畢竟自己是在市場外邊擺攤設點,待會該有人來抓了。

  劉軒笑了笑:“我知道,你看你在這都買不出去了,要不批發價賣給我得了,省得搬來搬去。”

  人參販子琢磨了一會兒,現在這人參確實不太好買了,懂行的人太多,網上買還便宜,不如出手給這小子,自己換一種藥材繼續。我看靈芝這玩意兒就不錯,視覺衝擊力還強。

  於是兩人就愉快的成交了。

  劉軒花了二十塊錢把他的人參全買了,人參販子甚至把紅布都送給了劉軒。

  然後把這些人參全都扔進了空間裏。

  雖然這是幹人參,但是見識了靈泉水連枯木都能重新發芽,這區區人參應該也沒問題。

  本來他是準備到網上買人參種子的,既然今天剛好碰到了,隨便就買了。

  回到鎮上,劉軒先是去鎮上的五金店買了十個花盆,這是用來培育草莓的。

  他想過了,靈泉的效果太過強大,要是就直接這樣用,導致他們大棚種的東西兩天就長大成熟,那也太誇張了。

  所以得拿水稀釋一下再用,這稀釋的比例還得他回去做實驗研究研究。

  回來的路上路過鎮上的人搞的養殖場,劉軒望著那些羽毛蓬鬆的小雞小鴨,幹脆一樣來了十隻。

  “老板要不你開車把我載回去吧,你看這東西總不能裝在塑料袋裏提回去。”劉軒恬不知恥的說道。

  老板點點頭說道:“那行,正好我打算去你們河灘那釣釣魚。”

  劉軒則有些意外,自己隻是隨口一說,居然真的坐上車了。

  老板開著他的五菱宏光出來喊道:“走吧上車。”

  “老板你跑出去釣魚,這養殖場不用人守著嘛。”

  “沒事,養殖場有狗幫忙守著。對了你是劉家村誰家的,看起來有點麵生啊。”

  “我是大山坡底下那家的。”

  老板看了劉軒一眼,說道:“大山坡啊,那邊不是有兩座荒山嘛,前些日子我還打算,承包一部分用來養雞,不過想了想還是算了,那麽大的兩座山我恐怕管理不過來,我這人比較懶,養殖場那些雞鴨已經是極限了,再多就該打擾我釣魚的時間了。”

  劉軒看了看後座那一大堆釣魚用的裝備,嘴角扯了扯說道:“看的出來你很熱愛釣魚這門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