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避其鋒芒
作者:吾澤年      更新:2021-09-29 03:29      字數:2156
  踩好了地方,李明超轉去隔壁富民村,這兒有幾個燒陶的大窯,半數村民都是以此為生的手藝人,陶器質量絕對有保障。

  找到一家土窯老板已經是傍晚時分,二人很快確定好草圖,李明超直接一次性訂購了五百隻印著老洪家標誌的小酒罐,酒罐大概兩斤容量,隻有巴掌大小。

  預付了一半訂金,打算五天之後來取,李明超最後也不忘囑咐道:“時間緊迫,但也不能做得太粗糙,拉胚可以用模具,但上釉必須均勻。”

  “五天有點太急了吧?這種小玩意兒都是精細活,不太好做。”陶窯老板皺眉道。

  “沒事,那先做三百個也行,剩下的等月底交貨就好。”

  對於李明超來講,現在不差這三五天的時間。慶林酒廠估計很快就會搞一波大型活動,他當然不急著直接撞槍口上,最佳的窗口期就是月底。

  酒這玩意兒對大多數家庭來說也不是啥必需品,有一半以上的購買用途都是擱在家裏備著,逢人來客才會整點。所以慶林酒廠的營銷活動就算設計得再怎麽精妙,優惠力度再大,不出一個禮拜就會銷售疲軟。

  當然,他們目的也是利用這種冗餘的購買量,抵消酒廠新開張的熱度。不過這種小花招,在李明超眼裏其實並不夠看的。

  回村之後已經臨近夜半,但李明超還是拿著幾隻五斤容量的酒壇上了山,此時學徒們雖然早已散工,老洪卻也沒休息,仍在和王軍忙活著。

  似乎在慶林酒廠的壓力之下,大夥兒都繃緊一股繩,心裏幹勁十足。

  “李老板,你這計劃是不是有點問題啊?”王軍見他上來,急忙跑過來問道:“雖然咱的精品雜糧酒暫時造不出來,但為啥要釀這麽多包穀燒?整整三千斤,賣的完嗎?”

  “沒問題,照我說的做就行,時間不急,質量要緊。”

  很明顯王軍不太滿意,仍然問道:“其實酒這東西,賣不賣的完倒也不打緊,主要是壓縮了其他品種的生產效率,你看看,為啥這高粱酒隻產八百斤?”

  李明超正要耐心解釋,老洪卻笑著打斷。

  “王胖子其實說的在理,不過我覺得小李也是有自己的打算,這個計劃我不參與討論。”老洪抽著煙提醒道:“不過有個細節之前也提了一嘴,這種酒的出酒率不太穩定,三千斤的產量之中,質量上乘的可能隻有三成,我最多保證做到五成。”

  想到之前訂購的五百隻兩斤裝小酒罐,三成剛好夠用,李明超點頭回應道:“那這段時間就麻煩二位了,我保證這些酒賣得火爆。”

  他說著便將手裏的幾隻五斤酒壇放下,讓老洪從自家酒缸裏舀起來灌滿,這些可都是洪老爺子封存的佳釀,李明超當然要物盡其用。

  “怎麽?看樣子你父親喝上癮了?”老洪笑著問道。

  “當然不是,他就算再喜歡,也沒這個量啊。而且這麽好的東西,也不能全給他浪費了。”李明超聳了聳肩接著說道“對了,洪伯,您家酒缸裏還剩下多少啊?”

  “差不多五十來斤吧,這些當然都是不賣的,咱自己人用來喝足夠了。”

  “這麽說來,最近您這口大缸可能要被我搬空了。”李明超抿嘴笑道:“我有大用。”

  其實這就和村口的壓水井一個道理,出水之前,得先灌點進去潤潤通道。

  次日一早,李明超拎著三個酒壇就去了縣城。他直接來到昨天看好的三家餐館,找到老板閑談起來,大概問了問自己之前的猜想。

  閑話聊完,便送出一壇酒,李明超先讓老板親自嚐嚐。

  “嗯,這果然是老洪的手藝!這麽多年了,沒想到如今還在自個兒釀啊。”

  “這是咱們酒廠新開張的一點心意,不過您可別藏著掖著,我送給大家夥兒嚐嚐鮮,下午到了飯點,來客每人僅限二兩,先到先得。”

  李明超特意囑咐道:“這陣子我會隔三差五送來一壇,如果有人問起來,您就說酒廠門店正在裝修,還沒正式營業。”

  除此之外,他也故作神秘地給老板們勾兌,粗略解釋了一下代理商這個概念。總之就是全縣城的餐館絕無僅有,以後想喝到洪家老酒,除了自己買之外,隻能來固定的餐館裏。而且酒廠新開產量有限,專營店如果賣脫銷,依舊會首先保證代理商的貨源。

  老板們聽了這話當然高興,再加上李明超這幾天會一直免費送酒,有便宜不占白不占,此事便很順利答應下來。

  不一會兒,轉到了農貿市場,李明超找了個木匠訂製了一塊專營店的招牌。雖然自家門店麵積顯得有些逼仄窄小,但招牌這東西必須大氣,這就好比人的臉麵,不能太馬虎。

  臨走之前,他注意到人來人往的市場裏忽然擁堵起來,一陣濃烈的酒香忽然飄過。慶林酒鋪的叫賣聲隨之傳了出來,看來是已經按耐不住要先出手了。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慶林酒廠大酬賓,五年陳釀散裝出窖開壇,七折優惠起步,量大購買更有小瓶十年珍藏相贈!”

  叫賣之餘,這人又掀開另一隻大酒鋼的蓋子,兩隻重達千斤的大瓦缸就這樣露天敞開,酒味竄得滿街都是,圍觀群眾也越來越多。

  店門口鋪著紅布毯,幾個麵容姣好的姑娘從裏麵走出來,手上分別端著一個大托盤,上麵滿是二三十隻小酒杯,這當然是讓眾人先嚐後買。

  除此之外,他們為了吸引注意力營造氣氛,還要舉辦類似拚酒活動,就和國外那種吃辣椒比賽差不多,這當然都隻是諸多促銷方案的一環。

  李明超沒打算去湊這個熱鬧,隻在人群外瞟了兩眼,這些都是再樸素不過的促銷手段了。他當然對這種老土的活動方式不感興趣,此時僅僅是判斷了一下對方招牌酒的香型。

  轉身離去之後,李明超愈加對自己的策略充滿信心,慶林酒廠也不過如此,想通過這種爆發式的營銷方式去搶占甚至填充市場,實在是沒怎麽見過世麵。

  其實李明超早就走了避其鋒芒的一條路線,這招撒網式見縫插針屬於慢熱開局,他隻需要等到自己布下的這些針眼逐步爆發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