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我的酒廠
作者:吾澤年      更新:2021-09-29 03:29      字數:2165
  饒是這般幹脆利落的態度,洪伯仍是有些不敢相信,眼前這個小夥子居然放出豪言壯語要振新老洪家的酒廠。

  且不說有沒有造酒和銷售相關的經驗知識,運轉酒廠的開銷就要不少,單要翻修廠房招攬工人便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一個少年模樣的人哪來這麽多資金?頂多怕是酒後瘋話而已。

  “嗬嗬嗬… 年輕人別開這種玩笑,晚上天涼,早點休息了明天自己下山。”

  李明超當然不肯作罷,再三詢問:“洪伯,眼下就要秋收,事情宜早不宜遲,您還是盡早給我一個答複吧。”

  “你這小子,說風就是雨啊?”洪伯冷笑兩聲,打了個馬虎眼:“那行啊,你要是真能拿出四千塊來再說。”

  “那一言為定,今晚我就不多叨擾了,借您手電筒用用,我現在先下山,明兒一大早就去找幾個泥瓦匠。”

  “誒,這年輕人…。”

  看著李明超的背影消失在夜色裏,洪伯止不住苦笑,果然隻是個毛頭小子而已。

  剛剛他所說的四千塊,其實並不是賣酒廠的價格,因為這地方荒廢十多年,除了一堆破磚爛瓦和廢棄工具之外,唯一值錢的就是三畝地皮而已,根本不可能賣出四千的高價。

  而這四千,實際上是酒廠翻修營業的必要資金,刨去運營流轉費用,修房蓋屋新增器械聘請工人都需要不少開支,四千隻是底線。

  歸根結底,洪伯不相信這一麵之緣的小子真能拿出這麽多錢,更別說什麽酒廠複興。

  但不知為何,李明超身上那種雷厲風行的勁頭,卻仍讓自己心頭一暖。

  回到家中,李明超倒頭就睡,明日還有一大堆事情等著去做。

  而在天色微亮時分,一陣突如其來的敲門聲驚醒了一家三口。

  “誰啊?這麽大早有病啊!”

  “是我,宋立資啊,李明超在家嗎?”

  聽到這兒,李明超忍不住竊笑,昨晚在台球館劉老板家裏必定上演了一出好戲。

  宋立資處心積慮設計的一出回馬槍,到頭來搶了一堆廢報紙,十有八九以為是球館黑吃黑,恐怕要和劉老板翻臉。

  李遠山穿起汗衫,跑過來惡狠狠得瞪了李明超一眼,昨天才拍胸脯保證以後不跟宋立資瞎混,怎麽今早就跑來家門口?

  而李明超則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指了指外麵,示意趕緊把宋立資打發走就行。

  李遠山也立刻會意,點了點頭大吼道:“不在家!這鬼東西不知道死哪去了,一晚上都沒回來,是不是你帶出去瞎混了?”

  宋立資聽了這話,心裏也開始打鼓,李明超不會真出什麽事了吧?趁著老頭子還沒問自己要人,他隻能是灰頭土臉一溜煙離開。

  等宋立資走遠,李遠山這才笑著問道:“個兔崽子,還知道拿老子當槍使,我問你,昨天訂婚的事情說的咋樣了?宋立資是不是又給你使絆子?”

  “爸,這事您就先別操心了,我肯定處理得妥妥的。”李明超說完這話,省得母親也跑來問長問短,便簡單洗漱趕緊走人。

  來到縣城周邊,李明超先是去文具店買了一遝宣紙筆墨,就地寫了十多張,張貼在各路口公告欄。

  內容大抵是與招工相關,但實際效果更多還是為了宣傳。

  李明超知道自己算是撿了便宜,畢竟幾十年前的老店重新開張,無需費盡周折去造什麽聲勢,人家聽到洪家老酒這金字招牌自然就會買賬。

  招工需求並不詳細,凡是青壯年男性,能喝酒的,想學藝的,都可以去楊家溝試試。

  因為真正留人的並不是薪水,而是各人對工作環境的適應,到時候再根據使用情況進行甄別。

  而且造酒這一行都是要懂酒的細致手藝活,很多環節都需要親自拿舌頭去嚐試,更何況那幾口大甑鍋每天一揭蓋,酒量不好的估計聞見味都有些暈乎,更別說幹活。

  除了幹體力活的新人之外,釀酒師需要等日後再打算,李明超現在也不清楚,老洪究竟會不會跟著自己幹,所以目前不著急找師傅。

  接著就是酒廠翻修了,首當其衝自然是修理破敗的廠房,至於各式用具後麵再說,還別說什麽香型和用糧,就連每個酒師的工藝都略有差異,所需的工具自然不同。

  來到集貿市場西頭,這地方每天蹲著一大群待招散工,雖然本事很雜,但廠房又不需要推倒重建,這些人的手藝就足夠用了。

  “林崗村老房翻新改造,兩塊六毛錢一天包吃飯!隻要六七個人,要幹活的跟我走啊。”

  聽了這話,一大群工人提著家夥就圍了上來,李明超現在急需用工,所以工錢要比平時的泥瓦匠貴一毛左右。

  “隻要熟練的,手腳麻利的,你,還有你,這邊這個…。”

  其實這點眼力並不難,除了看繭子和年齡之外,還要看身上的工具怎麽樣。

  老工人的隨身家夥一般都會好好保養,使用壽命比較長,所以看得出一些磋磨的紋理。

  新工人就相反了,也有耍滑的喜歡在工具上留下泥垢,讓人不好判斷之類的。

  不僅如此,李明超也用了個小心思,就是俗話說的‘大活不濫工,小活不缺人。

  意思就是說,一些小活計,比如一個人能三五天做完,最好是多請兩三個人一天做完。

  因為工價是按天算的,單請一個工人,這種活他可能會給你多拖一兩天蹭點工錢。

  但請三個人就不一樣了,工人也想趕緊做完你這單雜活,去蹲下一單,這不僅是效率問題。

  另外若是一些大工程,如果不趕時間,寧願在預期之下少請幾個人,在心理上稍稍增加一下進度的緊迫。

  否則工人們人多手雜相互怠惰,隻要你不是天天蹲守這督工,他們就想著法不責眾,工期反而越拖越長。

  招工之後,眾人進入建材市場一通選購,各自推著小車走上林崗村的馬路。

  “老板,我記得林崗村沒這麽大的房子吧,咋叫這麽多工人?”

  “不是居民房,是去翻修楊家溝的老酒廠。”李明超答道。

  “楊家溝?你說的莫不是倒閉十多年的老洪家酒廠?”其中一位年長的問道。

  “以前是老洪家,但從今天起,就是我的酒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