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蔣玉娘
作者:南風音      更新:2020-03-02 01:58      字數:3681
  血染江山離人歌最新章節

  夜寒,殿涼,人暖。

  “咳咳咳……”

  崇華東偏殿,慕謙滿麵病容歪靠在床頭咳個不停,常安在一旁不停幫他順氣。

  而在床邊並排坐著的裴清和玉林剛進來不久,是慕謙命常安給他們搬了椅子,讓他們座下。

  裴清下朝之後回到太師府換了常服,晚飯還沒來得及吃上兩口,武德司暗衛便來傳口諭,慕謙召他即刻入宮問話。

  崇華殿中此時此景令裴清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五年前,同樣的深夜,同樣的君臣密話,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心境,隻因躺在那張龍床上的人不同了。

  玉林望著宮燈下靠在床頭病歪歪的慕謙,念及白日裏大殿之上的慕謙,判若兩人的情景亦令她心傷。

  乾陽殿上的慕謙是一國之君,是天下萬民及滿朝文武的君父,所以他不得不擺出帝王的威嚴與持重,那樣的慕謙讓她感覺是那樣的陌生。

  而現在,宮燈下的慕謙卻隻是一個年過半百卻失去了所有親族、幾乎到斷子絕孫地步的滄桑而孤獨的老者,一個親生兒子就在眼前、可他卻也不能前去相認的可憐的老父親,更是一個為了天下太平、百姓安定而甘願犧牲自我的讓人心疼的明主仁君。

  這樣的慕謙讓她除了心疼還是心疼,心想夫人若是看到他如今這副模樣,不知該有多心疼。

  由於白日裏乾陽大殿上已當眾澄清了乘風的身世,尤其是滴血驗親失敗,滿朝文武有目共睹,這成為堵住悠悠眾口的最致命有效的鐵證,是故乘風便還是那個乘風,是那個從山野村寨走出來的江湖草莽,是慕榮身邊的普通武將。

  那麽,於慕謙而言,玉林的身份值得他深夜召見相談,裴清身為朝中重臣亦有深夜召見的理由,但乘風他卻是無論如何都不能以天子之尊特別對待的,除非有正當理由能堵悠悠眾口,能掩世人耳目,否則便會立刻引來有心之人的猜疑,皇嗣風波便極有可能會卷土重來。

  “陛下,大周還需要您,天下的百姓還需要您,萬望您為社稷、為蒼生保重龍體。”裴清道。

  慕謙咳得輕了些,朝他二人擺了擺手,終於氣兒平了些,這才看向他二人道:“無妨,受了點兒風寒而已。”

  隨即,他看向玉林問:“玉娘,那個被你半路撿到、後來死在胡人刀下的孩子,他喚作何名?”

  隻這一句,玉林便知,慕謙理解並認可了她與乘風所做的一切,也就等於是他已經認了乘風這個兒子,頓時心中湧起一股巨大的酸楚,頓時熱淚盈眶,剛要開口說什麽,卻忽然止住,轉頭看了看身旁的裴清。

  慕謙看懂了她的顧慮,有些無力道:“你盡管放心說,此間無外人。”

  玉林立刻便明白了,慕謙既會選擇在這種場合叫他在場,那必是慕謙信得過的人。

  “奴婢不知那孩子的大名叫什麽,他隻說他叫狗兒……”

  思及那個苦命的孩子,玉林心中的悲痛曆經二十餘年仍舊難以撫平。

  “狗兒這孩子的命比乘風還苦,全家上下都被胡人殺光了,他娘拚死才讓他逃了出來,我們撿到他原也隻是巧合,不曾想,他竟為了那一飯之恩搭上了一條性命!他是為了保護我們才……”

  玉林思及那苦命的孩子便泣不成聲。

  慕謙聞言亦眉目含悲,眼中有無盡的憾恨。這個名叫“狗兒”的孩子讓他的孩子活了下來,讓他們父子還能有重逢之日,這份天大的恩情他卻再無機會報答了。

  他閉目沉痛片刻,而後再度看向玉林道:“明日我便下旨,命人將司南迎回,屍骨葬皇陵,牌位供太廟,以告慰鳳儀與我兒在天之靈。”

  那個名叫“狗兒”的孩子讓他的孩子活了下來,讓他們父子還能有重逢之日,麵對這份天大的恩情他確實無以為報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將他當做“已故多年”的慕司南,給予他一切能給的尊榮與厚待,也算是報答了他的大恩。

  玉林聞言,淚愈加洶湧,起身便向慕謙叩恩:“謝……陛下!”

  不待慕謙示意,常安便已搶先上前扶住玉林:“夫人不必多禮。”

  常安扶著她又坐回了椅子上,慕謙卻是暗自苦笑,連這個難得人間重逢的舊人也在他麵前不自覺地君臣有別起來了,果然是孤家寡人不假啊!

  吞下苦澀,慕謙接道:“玉娘啊,這些年也苦了你了,若非你將乘風養大成人,又怎會有我們父子的今日,是我和鳳儀欠你至深啊!”

  玉林慈眉一笑,道:“陛下,玉娘終身未嫁,一生僅有乘風這一個孩子,奴婢早已將他當做我親生的孩子,為他,奴婢做什麽都心甘情願,談何辛苦。再說,玉娘本是夫人的婢女,為主盡忠原是玉娘的本分,玉娘豈敢居功。”

  慕謙連連感歎:“你對鳳儀一片忠心,想來鳳儀若泉下有知,也定會萬分欣慰的。”

  玉林見慕謙語帶感傷,料想他必是又想起了鳳儀,遂寬慰道:“陛下,風雨既過,乘風也已安然回到您身邊,您大可寬心了。我想,這一切必是夫人在天之靈的保佑,往後會越來越好的。”

  慕謙明白,玉林這是叫他不要再沉溺於過往的悲傷,要向前看,遂含笑點點頭:“我明白。”

  玉林轉而提出了她心中一直不解的疑問:“陛下,奴婢一直沒想明白,滴血驗親為何會失敗,乘風他……”

  他的確是您親生的啊,這話她沒說出口,生怕隔牆有耳。

  慕謙笑著取出壓在枕頭下的一張字條遞過去,玉林接過,裴清亦斜眼瞅了一瞅,隻見字條上寫著:“是親血不認,波平歸故人。”

  玉林大駭,驚魂未定地看向慕謙:“陛下,這……!”

  裴清亦小小地驚了一下,也看向慕謙,等待他揭曉答案。

  慕謙道:“今日我入後堂服藥時,這張字條便同湯藥一道被送到了我的麵前,散朝後我曾召來當值的太醫仔細問過,他卻對這字條之事全然不知。”

  玉林仍心有餘悸:“究竟是何人,竟知……”

  玉林沒再說下去,轉而道:“所以,陛下今日在朝堂上才完全不懼滴血驗親?”

  慕謙一笑:“其實最初我也不解這字條上所寫是何意,直到回到大殿聽了沈孝則的話,我才明白。”

  此時裴清忽然道:“不論此人是何方神聖,亦不論他的動機為何,他既用如此隱秘的方式在如此緊要的關頭傳訊於陛下,替陛下解圍,那至少說明,此人應無意與陛下、與大周為敵,而結果也證明的確如此。”

  慕謙點點頭,玉林看向裴清,亦讚同,又看向慕謙問:“那這後半句又是何意?”

  慕謙稍作思索而後答:“玉娘,你可是將玉龍寨的老少都遣散了?”

  玉林點頭:“是。”

  “那就對了。以我之見,‘波平歸故人’的意思就是風波平息後,故人便可回歸,而這‘故人’應該指的就是你曾遣散的那些玉龍寨的鄉親們。”

  玉林驚喜道:“當真?!”

  慕謙微笑點頭:“不離十。”

  玉林因此喜不自勝:“那真是太好了!”

  慕謙張了張口,卻又閉上了,猶豫再三卻還是開口道:“玉娘……”

  玉林微笑著阻止了他:“陛下,奴婢知道您要說什麽。”

  “……”

  “陛下,奴婢的身份實在不宜留在京城,況且奴婢也不能置玉龍寨的鄉親們於不顧。”

  慕謙眼中有了明顯的哀傷,可玉林還是狠心道:“不但奴婢不能繼續留在京城,乘風也不能留在京城。”

  慕謙一驚,連身旁的裴清也露出了詫異之色,齊看向玉林。

  “陛下,乘風托奴婢給您帶幾句話。他說,朝中究竟還有多少像沈尚書一樣賊心不死、對他的身份存疑的人,我們都不得而知,他在京城多留一日,便多一分的風險,隻怕有心人會無中生有,利用他再興風浪,更給外敵以可趁之機。”

  “他說他不願讓陛下為難,不願這朝堂因他而動蕩,不願好不容易平定下來的大周因他再次陷入戰亂,更不願因他的存在而動搖君侯的地位,否則他選擇回來就失去了意義。他說他生存的地方應是戰場,他願意為陛下守衛疆土,他今生今世都隻是百裏乘風!”

  這一字一句傳入慕謙耳中皆如刀似劍,令他不自覺地流下了心痛自責的淚。

  一旁同樣聽得心潮澎湃的裴清眼中亦滿是敬佩地問:“夫人,請容老朽冒昧問一句,百裏將軍當真舍得放棄這一切?以他的身份,隻要他登高一呼,人間至尊榮華便唾手可得。”

  玉林能聽出裴清這話並無惡意,是以笑著看向他道:“乘風是我一手帶大的,他的脾性我最清楚不過,他自由慣了,權勢地位對他而言反而是累贅。再說,他若是貪戀權位,那這二十多年來他有的是機會,又何必非要選在陛下最危難之際回來?”

  裴清頓時對眼前這個滄桑的婦人肅然起敬,起身向她鄭重一揖,道:“是老朽冒犯,還請夫人見諒。”

  玉林亦起身低頭微福還禮,而後道:“先生言重了。”

  “哎!”慕謙沉重一歎,眼前仿佛浮現出了他今生最愛的兩個女子的音容笑貌。

  慕謙在心中再次暗暗感歎,他慕謙到底何德何能,一生竟得兩位奇女子如此傾心相待,又得兩個如此才德出眾、深明大義的孩子。

  慕謙看向站起來的兩人道:“罷了,我會下旨,令玉龍寨的鄉親全部入籍當地州府,給你們安置房產、農田,讓你們安居樂業,今後你們就不必繼續在偏僻艱苦的山上了。”

  玉林眼中立刻又飽含淚水,連忙福禮謝恩:“奴婢替鄉親們多謝陛下!”

  慕謙有些傷感有些無奈苦笑道:“玉娘,你一定要跟我如此生分嗎?”

  玉林知道慕謙的苦楚,卻也不得不狠心道:“陛下,如今您已是萬乘之尊,自古君臣有別,禮法不可失。”

  慕謙聞言苦笑,罷了,罷了,從此都罷了!

  年過半百,漸近花甲,過往的傷痛正在漸漸撫平,逐步歸於“明鏡心清塵不染,風晴止水浪無波”。這要放到別人身上或許是值得慶幸的喜事,可放在他身上,他卻知這是他即將歸塵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