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 和親(一)
作者:南風音      更新:2020-03-02 01:56      字數:3238
  血染江山離人歌最新章節

  青陽膏潤細無聲,映日繁花香滿城。

  桃李爭榮蜂蝶舞,楊柳爭春歌燕鶯。

  乾豐元年二月,大地回春,風光正好,大梁城亦迎來了一場繁華盛事:少帝楚隱登基,大魏改元乾豐,大赦天下。

  按照儒家禮儀,父母過世後,子女應當為其守孝二十七個月,因為母親用母乳哺育孩子要二十七個月,但國不可一日無君,故而天子守孝是以日代月的。

  所以,少帝的登基大典便在孝期滿、天啟帝“下葬”之後才舉行的,又恰逢少帝十七歲生辰,是故各地軍府及亂世諸國乃至異域番邦紛紛來京朝賀,大梁城一時間人潮如湧,魚龍混雜。

  當此盛事,帝都也暫時取消了宵禁,是以大梁城已連續數日得見華燈徹夜不滅之盛景,尤其是天街禦廊商鋪,連日來生意紅火,人潮如織。

  自大梁城正南門朝陽門直通皇宮正南門明暉門的南北向主街被百姓稱為“天街”,寬約兩百餘步,分為三部分。

  中間的禦道是皇家專用道路,禁止任何行人車馬進入。

  禦道兩側挖有河溝,溝內種滿了蓮荷,岸邊則種著桃、李等多種草木,如今正是春暖花開時,溝裏蓮葉無窮碧,岸邊百花別樣繁。

  河溝兩岸有黑漆叉子為界,在兩條河溝以外的東西兩側都是禦廊,是平民活動的區域,臨街都是商鋪,百姓買賣於其間,熱鬧非凡。因著少帝登基及生辰盛事,天街這些日子以來才出現了異常的繁華。

  皇宮大內,經過禮部連日的籌備,群英殿今日盛大開宴,迎接來賀的地方各府諸侯以及列國使臣。莊嚴宏大的殿內,玄衣裳袞冕十二章服的楚隱高坐禦席,宰相、禁從、親王、宗室、各地諸侯以及各國使臣列坐於大殿兩側,朝廷三省六部、各寺、台、監等機關衙門百官以及各國使臣的隨行使節列坐於大殿兩側的廊下。朝廷文武官員除個別特例外皆戴展腳襆頭,身著圓領廣袖鑲邊官袍,三品以上服紫,三品以下五品以上服緋,而五品以下服綠官員則不夠級別參加此等國宴。其餘各國使臣服色不一,風格各異,基本上中原各國使臣與異域番邦服飾的風格還是挺容易區分辨認的。

  至於個別特例嘛,譬如四爪絳紗袍玉帶梁冠的厲王楚天承。此外,曾被楚天堯放逐或者架空尊養的皇室宗親也均在列,尤其從外地回京的皇親,都隻被允許帶一些貼身隨從,嚴禁帶兵,何況他們都無兵可帶,一個個都隻是被發配到各地被供養著的皇親貴族而已,手頭並無任何實權。

  宴會上所有坐席木墩皆以紅錦覆麵,每桌分別排列一份由環餅、油餅、棗塔等陳設的看盤,其次是各色水果。

  凡此盛大宴會,一般都是禦酒行至第三輪時才會有各種讓人眼花繚亂、口水直流的下酒菜肴、糕肉果品輪番上,並且每輪都不帶重樣的。

  殿外彩棚中則是禮部協同尚儀局安排的樂隊及歌舞姬,負責宴會歌舞獻藝。

  宴會一直持續到午後,殿中禦酒已過五輪,少帝離座稍作休息後方回殿,依禮退到大殿外帷幕中休息的百官、諸侯、使臣們亦按次位拜見過皇帝後各自重新入座,開始餘下四輪的禦酒及各色表演。

  如此規模盛大的宴會並不常有,故而一旦有便是奢華無比。除歌舞獻藝外,宴會還備有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碗注、踢瓶等百戲表演,五花八門的頌詩、頌詞,以及禁軍騎射、蹴鞠、相撲等助興遊戲。各色助興節目輪番上,使得整場宴會有聲有色,熱鬧非凡,歡聲笑語不斷,歡樂氣氛充斥群英殿,乃至整個皇宮。

  宴會一直都熱熱鬧鬧、和和氣氣的,文武百官、各地諸侯及各國使臣分次向禦座之上的少帝賀壽並祝新登大寶,直到漠使臣出場時,整場歡愉的國宴才為之變調。

  隻見漠使臣頭戴後簷尖長如大蓮葉的金冠,身穿紫色圓領窄袖袍子,腰飾金蹀躞,神態傲慢來到大殿中央的錦毯上,抱拳於肩向禦座之上的少帝躬身行禮高昂道:“漠特使蕭程謹代我皇恭賀大魏皇帝陛下登基,並恭祝陛下萬壽無疆!”

  麵對蕭程禮貌其表、傲慢於內的態度,楚隱並不似在場諸官及各地諸侯胸有憤慨卻隻能選擇隱忍,年少的他對於當年關北淪陷之事並沒有多大感觸,麵對人家還算客氣禮貌的謁見,他選擇了以禮相待。

  “貴使遠道而來,不必多禮。”

  “謝陛下。”蕭程微微鞠躬再謝恩,而後接道:“我皇有話命敝使轉達大魏皇帝陛下。”

  楚隱麵帶微笑一臉和氣道:“貴使請講。”

  蕭程自懷中掏出一羊皮卷上呈道:“我皇有意與大魏國聯姻,特命敝使呈國書一封,為我國三皇子齊王殿下求娶大魏瓊華長公主,以促兩國交好。”

  楚隱猛然拍案而起:“你說什麽?!”

  禦案上酒杯都被他一掌拍翻,酒水灑出,順著禦案流到了錦毯上,酒杯亦翻滾著落地,再一路鐺鐺鐺地滾下了禦階,一直滾到了使者腳邊才停了下來。整個大殿的氣氛也在漠使者提出聯姻時陡然為之一變,大殿之中侍候的宮女、太監因天子一怒而嘩啦啦跪了一殿,列國使者各懷鬼胎看大戲,各地諸侯個個摩拳擦掌,文武百官亦皆義憤填膺,其他皇室宗親也都麵麵相覷,唯有楚天承自始至終穩如泰山,好似一個毫不相幹的局外人。

  楚隱氣得牙關咯咯響,龍顏大怒道:“你再說一遍!”

  蕭程卻是對楚隱的暴怒完全無視,再度抱拳行了一個禮,傲慢之態盡顯道:“我國三皇子齊王殿下一直對中原文化十分向往,早已有意納一位中原王妃,今聞瓊華長公主風華絕代,才情無雙,而我國齊王殿下文韜武略當世無出其右者,與長公主可謂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我皇承諾,若長公主嫁與齊王殿下為妃,則漠願與中原永結秦晉之好,陛下在位期間,我軍將永不再擾大魏國土一分!”

  多年來,中原與漠邊境雖無大的戰事,但小範圍的尋釁不斷,胡人頻頻越界肆意掠奪殺戮,邊境百姓不堪其擾紛紛舉家內遷,致使邊境流民不斷向內地湧入,沿邊各州縣向朝廷請求賑濟的奏疏就沒停過,可胡人絲毫沒有收斂的意思,這兩年甚至有變本加厲的趨勢。耶律楚雄在這個當口提出聯姻,其居心大有可疑,說好聽點兒叫聯姻,說白了這就是和親!聽蕭程的口氣,中原若是不答應,他們就要大舉興兵犯境了,這簡直就是要挾!是逼婚!

  “夠了!”

  楚隱再一掌將禦案拍得震天響,滿案的杯盤碗盞稀裏嘩啦一陣叫喚,先前不曾為關北諸州的淪陷而遷怒漠使者的他此刻卻氣得麵紅耳赤,渾身發抖,不顧帝王威嚴指著漠使者道:“你算什麽東西,竟也敢口出狂言要挾於朕!來人!”

  仇正身披盔甲腰懸寶劍應聲跨進大殿,立於殿下恭敬揖道:“末將在!”

  “把這個狂妄之徒給朕拖出去砍了!”

  “……!”

  仇正第一反應是少帝瘋了,怔怔地望著少帝,正不知該如何是好時,三個聲音同時響起。

  “你敢!”使者再無顧忌,對著楚隱高喝。

  “且慢!”與此同時,慕謙與裴清的聲音也同時傳來。

  慕謙看一眼裴清,兩人視線一個交錯,隨即便雙雙起身離席來到錦毯中央。

  慕謙:“陛下請息怒。”

  裴清:“請陛下三思。”

  兩軍交戰尚不斬來使,況此人乃為朝賀而來,若無端問斬,恐惹天下非議不說,甚至還可能引發戰火,這個楚隱不可能不知道,隻是蕭程這個提議戳到了他的痛處,令他失去了理智,乃至對兩位天啟帝欽定的首輔也怒目相向。

  “太師與慕公對朕的決定有異議?”

  慕謙與裴清視線再一個交錯,隨即裴清上奏道:“陛下,事關重大,老臣以為,該召集百官細細商議再行定奪。”

  楚隱將視線投向慕謙,因為楚天堯曾有交代,這滿朝的大臣若要選一個相對來說值得信任、對大魏對楚氏絕對忠心不二的人,那這個人非慕謙莫屬,所以楚隱自登基以來對慕謙便有著明顯不同於其他人的親和。

  慕謙無聲衝他輕輕搖了搖頭,楚隱再看一眼一臉有恃無恐的蕭程,一咬牙一怒哼,猛然甩袖離席。

  慕謙轉身,向一副小人得誌模樣的蕭程揖道:“適才多有得罪,還望貴使莫怪,接下來我們將立刻商討貴國提出的聯姻建議,不日定會給貴使一個答複,還請貴使暫且到驛館歇息。”

  蕭程仰望著比他高出半個頭、一臉和善卻不怒自威的慕謙,壓迫感令他本能地咽了咽口水,強作鎮定道:“……既是如此,那蕭某便先回驛館等你們的消息。”

  慕謙不卑不亢有禮有節一揖,楞是讓蕭程背後脊梁骨一陣惡寒。

  而後,慕謙命禁軍將蕭程護送回驛館,同時裴清也安排所有閑雜人等各回各處,五品以上要員則立刻趕往乾陽殿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