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代價(二)
作者:南風音      更新:2020-04-11 13:02      字數:2459
  血染江山離人歌最新章節

  這日早朝,樞密府上奏兩件事。

  第一件,自九月以來,落入竘漠之手、與中原緊鄰的關北幾個州突然發大水,因而逃入關內的流民有數十萬之多,竘漠各州、縣也不加以禁止,樞密府請示是否要對這些流民進行驅逐。

  慕謙當朝下旨,命北境有關州、縣救濟接待流民,將邊疆無主之田授予回歸中原的數十萬關北饑民,並提倡歸周饑民及大周子民開墾耕種無主荒地,放免其差稅。

  關北失地始終是中原人心頭抹不去的痛。慕謙在位的這三年裏勤政愛民,虛心納諫,整肅朝綱,德政不斷,與民休息,四海之內明君聲譽遠播,如今的大周早已不是當初新立的那個大周了,它已逐漸為各方所忌憚。

  饒是如此,中原內憂外患之局依然沒有改變。

  大成國雖以紫旭群山為天然屏障盤踞不出,卻也是個潛在的威脅;

  以南齊為首的沭陽河以南數個割據政權依然對中原虎視眈眈;

  北魏依然以竘漠為後盾,時常騷擾大周北境;

  而最為可恨的就是竘漠仗著關北的天然地利優勢屢犯中原,這個最大的威脅不除,他又何談平定天下,大周太平盛世更是無從談起。

  慕謙當朝下的這道諭旨顯然會吸引更多從前被搶掠的中原百姓返歸故土,但滿殿君臣皆知這非根本之策,最根本的還是要收複關北失地。

  樞密府上奏的第二件事是關於南邊的動靜。

  樞密府收到密報,數日前,南楚大將周琦在湘州舉起了義旗,斬殺了南齊派駐的所有軍官,收編了南齊降軍,奪回了兵權。

  與此同時,南楚各地舊部亦同時揭竿而起,京畿各州、縣駐紮的齊軍皆潰不成軍,南楚聯合義軍從四麵八方向都城臨湘合攏,一路勢如破竹,最終將臨湘城重重圍困,讓駐守臨湘城的齊軍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南楚奪回主權已無懸念,沭陽河以南的局勢不日又將發生巨變,林修上奏表示,大周需對此有所因應。

  此外,由於齊楚戰事頻發,導致大周南境也湧入大批流民,林修奏請是否要阻止。

  慕謙聽了之後同樣下旨不許驅趕流民,嚴禁周軍、周吏為難百姓,願意歸屬中原的就地編入當地戶籍,安置辦法與北境流民相同。

  古語有雲,得民心者得天下。慕謙此舉必會贏得天下民心,引來各國人心向往,故而聖旨一下,群臣皆讚慕謙仁德聖明。

  樞密府上奏結束後,裴清接著上奏,政事堂昨夜分別收到兩封奏疏。

  其一,是東吳的加急國書,向大周奏稟吳王錢柊病逝、世子錢恒承襲王位之事。

  一聽東吳之事,站在群臣之首的慕榮便立刻覺出這其中必有問題。

  南齊脅迫東吳聯姻之事舉世皆知,慕謙得知此事時,於私他是很想助錢柊的,但他的身份和立場卻容不得他感情用事,所以隻能看著東吳被南齊脅迫。

  而現在,東吳的國書送到,吳王在這個當口病逝,此事實在發生得太是時候,太過巧合了,由不得慕榮不懷疑。

  而他也幾乎是立刻就想到,此事司過盟必有插手,這就讓他更加疑惑,獨孤仇到底為何要如此不遺餘力地幫他、幫大周。

  與奏疏一道送來的還有一封錢柊給慕謙的絕筆信,常安將裴清呈上的國書與絕筆信遞與慕謙。

  慕謙翻開那比奏疏長得華麗一點的國書,內中所奏簡明扼要,就是通報國主錢柊因病逝世,世子錢恒承襲王位。

  慕謙匆匆掃了一眼,然後拿起了那封絕筆信,信封上工工整整地寫著“陛下親啟”四個大字。

  --------------------------------

  陛下:

  昔陛下南遊,偶經東吳,賴陛下之助,東吳國祚方得以延續,此再造之恩,錢氏一門世代銘記。柊願以錢氏列祖列宗的名義起誓,東吳願永為陛下之臣,大周之臣!

  陛下天縱英豪,心懷蒼生,誌在天下,柊雖無緣得見周室一統天下之日,但東吳百姓將因陛下而得太平安康!

  故柊不憂東吳之前路,唯憂吾兒之將來。柊不求吾兒一生富貴,唯願東吳納入大周版圖之日,陛下可保吾兒一世平安,柊代吾兒先拜謝陛下!

  當前,周廷四麵楚歌,強敵環伺,然柊已不能為陛下分憂,也無緣再報陛下之恩,實為柊畢生之憾,惟願陛下壯誌早日得酬,願大周早日一統亂世,願天下早日歸於太平!

  故友錢柊絕筆

  --------------------------------

  慕謙怔怔地看著這封絕筆信許久沒有發話。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湧上心頭,他這才想起三年前顧節留疏自盡時,似乎也曾有過相似的情景。

  一股難以言喻的巨大酸澀自腹中迅速躥升,慕謙連忙掩住口,接連咳了好幾聲,才紅著臉止住了。

  常安一邊替他順著氣一邊小聲問:“陛下,可要宣太醫?”

  慕謙搖了搖頭,衝他擺了擺手,聲音略沙啞道:“不必。”

  “陛下。”階下傳來慕榮渾厚低沉的呼喚。

  慕謙抬頭,恰見慕榮投來的擔憂目光。

  “生老病死乃道法自然,陛下切勿過於悲傷,保重龍體要緊。”

  慕謙聞言欣慰地笑了笑,然後命政事堂草擬答複,向東吳前任國主表示哀悼,同時向新任國主表達恭賀,並酌情送去國禮。

  裴清領旨,然後上奏第二件事。

  昨日政事堂收到京兆府的奏疏,說發配到鄀方的白崇不幸染上疫症,暴病而亡了。

  慕謙聽了之後又怔了許久,然後才頗為沉重地感歎了一句:“是嘛……”

  又一位故友離他而去了,這勾起了他久遠前的記憶。

  昔日與他一同出生入死、交情至深的故人,楚天堯、林先、馮遠、吳啟、顧節、白崇、錢柊等,如今都已離他而去,怎不令人倍添傷感。

  好似時代的輪回交替,命運巨輪滾滾而過讓他生出了前所未有的蒼涼感,體內積重難返的劇毒再壓製不住,竟當場嘔紅,隨即暈厥過去,不省人事!

  “陛下!”常安嚇得臉都白了。

  乾陽大殿頓時炸了,慕榮已顧不得什麽禮儀規矩,在群臣的喧嘩哄鬧聲中箭步衝上禦階,來到慕謙身邊。

  “父親!”

  慕榮搖晃著慕謙連喊了好幾遍,慕謙都毫無反應。

  一直負責禦前安全的秦蒼見狀趕忙對常安道:“常總管,快傳太醫!”

  “哎哎!”常安也顧不得什麽禮儀規矩了,疾步跑下台階奔向大殿外傳令去了。

  這邊,慕榮背起慕謙就衝進內室去了,秦蒼緊隨其後,丟下了眾臉懵逼的文武百官。

  諸位宰相未動,百官也不好妄動,隻得原地幹等巴望,不知內中情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