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大戲(4)
作者:血紅      更新:2022-02-10 21:02      字數:3327
  扶搖殿外,禁軍、羽林軍對峙。

  皇城外,蒼狼騎、羽林軍同樣和禁軍劍拔弩張。

  鎬京城東門,旌旗揮舞,戰雲升騰。

  同樣得到盧仚灌頂輸功,已經死心塌地一頭拜入盧仚門下的魚癲虎,連同三十五名同樣得了金剛法相真傳,身高膨脹到一丈開外的神武將軍,正雙臂抱在胸前,用看死人的目光,狠狠盯著東門外的東征軍團大營。

  一支東征軍團豹突騎精銳,正打著各色旗號,在城門外主馳道上往來奔走。

  不時有騎兵發出‘呦呦呦’的長嘯聲,引得魚癲虎狠狠的往城牆外吐了口吐沫:“聽皇城那邊的動靜,隻要有動靜,直接下狠手,捏吧死他們!”

  東城門的城門樓子裏,八百身披烈火色僧衣的光頭壯漢手持明晃晃的蓮花劍,正麵無表情的盤坐在地上,隻等著外麵廝殺聲起,他們立刻衝出去放手殺人!

  八百來自紅蓮宗的護法僧,一水兒半步烈火境的修為,組成紅蓮宗的紅蓮業火大陣之後,甚至可以圍殺種金蓮級的高手。

  這樣的八百僧,用來對付城外的普通士卒……佛門的手段,堪稱凶殘。

  在鎬京城的北城門附近,有大宅,裏麵隱藏了八百密藏宗大和尚。

  鎬京城的西城門附近,同樣有宅邸,隱藏了八百大天龍寺大和尚。

  而鎬京城的南門附近,同樣的大宅子裏,八百大法相寺的和尚同樣拎著沉甸甸的禪杖,做好了降妖除魔的準備。

  一旦皇城亂起,這些來自佛門的佛修,足以確保,城外的征西、征北、征南三大軍團的主力,無法踏入鎬京城一步——以這些大和尚的修為,他們足以輕鬆奪下三方城門的掌控權。

  以修士之力對付凡人……

  嘖!

  扶搖殿內,盧仚身披金剛甲,手持一柄金剛劍,雙手握著劍柄,劍尖朝下,輕輕點著地麵。

  盧仚雙手微微用力,將金剛劍虛提在空中,不敢真個讓這劍自由落體落在地上。

  以這金剛劍三百龍的自重,這一家夥砸在地上,搞不好會把扶搖殿都給震塌掉。

  盧仚站在胤垣的寶座一側,身邊就是魚長樂這名對胤垣忠心耿耿的老太監。

  這,不合規矩。

  盧仚的身份,根本不能站在如此靠近天子寶座的位置。

  但是今天的事情麽……大家心裏都有譜,知道等下會發生什麽。

  所以,麵對盧仚如此逾規的行為,就連幾名麵無表情的廷儀官,都沒有做任何反應——大家心知肚明,今天,天子唯有讓盧仚站在這麽近的地方,才會有一點安全感。

  但是,很多朝廷大佬又在心裏冷笑。

  就算盧仚站在你如此近的地方——盧仚一個人,就能保住你胤垣了麽?

  胤垣麵色微微泛白,他靜靜的坐在寶座上,俯瞰著下方國朝勳貴、文武臣子。他雙手放在麵前的長案上,手上居然捏著一串猩紅色的佛珠,‘滴答、滴答’,一粒粒的撚動著。

  朱崇等國朝重臣,更是微微搖頭。

  此時此景,你求神拜佛又有什麽用?難不成,真有真佛能夠降凡,將你普度超脫麽?

  朱崇一行人莫名的感到刺激和興奮——可見天子是窮途末路了!

  他們又看向了天子身後的那一座珍珠垂簾。

  垂簾後方,那條柔美的身影,前些日子,給了他們許諾——隻要事成,則大胤傳承前朝官製,沿襲了一千八百多年的官製,如五軍府、司寇台、太府、少府等衙門,一律作廢!

  文教官員,這些年組建的,和這些傳統衙門爭權的六部衙門,將全麵的對那些衙門取而代之!

  科舉取士,將成為大胤朝廷舉薦官員最重要的渠道。

  文教,將成為大胤朝堂最有權力的勢力。

  六聖十九賢六十三達世家的聲音,將成為大胤朝野最有權威的意誌!

  更不要說,太後許諾,隻要事成,則大胤的地方官,所有的州、郡、府、縣等官員,全都要通過文教的科舉製度後,經過戶部流調挑選,才能正式任命!

  朱崇有點口幹。

  大事將成……文教,眼看著是真要崛起了。

  莫名的,朱崇想起了自家先祖,那位文教的奠基者‘朱聖’,曾經顛簸流離,帶著寥寥無幾的弟子門人轉戰天下,傳播自家教義的艱辛歲月。

  先祖地下有知,當為後輩弟子的成就感到欣喜吧?

  朱崇微笑。

  他身邊的出身六聖世家的國朝重臣微笑。

  站在文武班列前方,姿態肆意的諸侯質子們也得意的笑著。

  有幾名大諸侯的質子,更是和站在勳貴班列最前方的兩名男子,輕聲的攀談著。

  兩名男子容貌頗為俊美,身穿漆黑貢緞底,銀絲鯤鵬紋的袍服,身上的配飾之物,每一件,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枚環佩,都價值萬金以上。

  他們站在勳貴班列的最前方,顯然身份超過了所有人。

  他們是‘白陽君’樂歡、‘首陽君’樂喜……

  以‘樂’為姓氏,卻得封了‘君’位。

  他們的身份麽……

  他們的身份頗有點尷尬——太後樂氏進宮之前,曾經嫁過兩次,每次都孕下了一個孩兒。

  等她進宮後,得了天齊帝胤熇的寵愛,在宮中地位一步步拔高,曾經的兩位前夫的孩兒,自然是得了恩澤、封爵。他們的姓氏,也改成了太後的‘樂’氏。

  等到天齊帝胤熇親征慘敗,龐大的遠征軍團居然一兵一卒都沒能逃回來,樂氏在各方發力之下,坐上了太後寶座,她這兩位和天子同母異父的寶貝兒子,就直接有了‘君’的封爵。

  這些年來,樂歡、樂喜仗著親娘是太後,自己是天子兄長,自家親舅舅是大將軍的緣故,在鎬京城內,幾乎是能賺錢的買賣他們都占了一手。

  什麽包攬訴訟啊、販賣人口啊、強征土地啊、青樓妓館啊、賭場酒樓啊……除了街頭臭豆腐攤這等‘小買賣’他們看不上,其他的他們全都占了一手。

  他們的身份太特殊了,就連朱崇等人,都不願意和他們對上。

  以至於,司寇台、大理寺曾經查到過幾次大規模販賣軍械的案子和他們有關,但是這些個案子,最終也就變得無聲無息了。

  今日,樂歡、樂喜兄弟兩,是滿麵紅光,意氣風發。

  他們已經收到了風聲。

  今天會有大好事發生。

  而那大好事帶來的後果……兩人隻是想起來,就渾身直哆嗦。

  一旦事成……那麽……

  兄弟兩目光如刀,狠狠的朝著胤垣屁股下的那張寶座看了又看,盯了又盯——原本,給他們裝上十個狗膽,他們也不敢窺覷這張寶座。

  但是現在,他們有機會了啊!

  隻要今天事成……

  改天換地,就在眼前啊!

  扶搖殿內,亂糟糟的,鬧哄哄的。

  就連廷儀官們,也無法震懾大殿內的心情複雜的勳貴官員,讓他們閉上嘴。

  好些人都在竊竊私語,目光鬼祟的打量著胤垣,以及他背後那道簾子後麵,那條柔美的身影。

  輕輕的腳步聲傳來。

  扶搖殿驟然安靜。

  太史令魯步崖,帶著一群史官,麵無表情的走進了扶搖殿。

  他們在靠近天子寶座的一塊平台上坐定,鎮定自若的往麵前小方桌上,放上了筆墨紙硯諸般記錄之物。

  很多官員輕輕的咳嗽了一聲,清了清喉嚨,然後一個個挺直了腰杆,目不斜視的站在了班列中。

  他們敢罵大將軍凶殘暴虐,敢罵太後穢亂宮廷,敢罵天子失德無道……但是,他們在魯步崖麵前,是一點兒都不敢放肆!

  罵罵大將軍能怎樣呢?

  罵罵太後又能怎樣呢?

  就算對著天子破口大罵,天子還敢下令砍了他們的腦袋不成?

  但是太史令……不同!

  這老家夥,他們魯家世代擔任太史令一職,家族淵源可追溯到大胤之前曆代十八個國朝。

  魯家史官的一支筆,權威性得到了天下人的認可。

  他們對某個人的記錄,幾乎可當蓋棺定論的鐵證。

  他們筆尖一不小心劃拉一下,你就變成昏君了;他們的筆尖子再劃拉一下,你就變成奸臣了;他們的筆尖再稍稍晃蕩一下,你就變成不忠不孝無恥下流的悖倫孽子了。

  總之……不能得罪魯步崖。

  扶搖殿一片安靜,胤垣向在身邊不遠處坐定的魯步崖點了點頭,然後看向了大殿中一片死寂的臣子們。

  過了許久,他微微的歎了一口氣。

  魚長樂慢吞吞的上前了兩步,幽幽道:“今日,有何要務,需要驚動太後和天子大駕的麽?”

  胤垣輕咳了一聲,淡然道:“一大早的,敲鑼打鼓,鬧個不停,究竟有什麽大過天的事情……喲,今天,居然到得整整齊齊。尤其是兩位兄長,我登基十九年,你們還是第一次在扶搖殿上冒出來呢。這是,吹了哪路邪風了?”

  朱崇輕咳了一聲。

  文臣班列中,‘嘩啦啦’一大堆禦史衝了出來。

  他們同時舉起了手中奏折,一名年過六旬的老禦史顫巍巍的上前了兩步,帶著哭音大聲呼喝起來:“太後啊……臣等,冒死彈劾天子無道,禍國殃民,實為大胤江山風雨飄搖,社稷不穩的罪魁禍首!”

  於是。

  一個個禦史帶著哭音,將這些日子,大胤天下各地發生的事情,逐次的數落了出來。

  什麽安平州的叛亂啊。

  什麽四極坊的命案啊。

  什麽東琦伯的反叛啊。

  什麽吉州城的血案啊。

  乃至最近半個月來,大胤諸多州郡突然打起了反旗,到處戰火翻滾、屍山血海啊……

  所有的責任,全都扣在了胤垣頭上。

  天子無道嘛!

  珍珠簾子後麵,太後柔美的聲音傳來:“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