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尋匪
作者:流淚的橘      更新:2021-09-18 12:44      字數:2207
  聽了這麽久,一枚金丹的價值確實不低。

  自始至終,這場交易買賣,林薇兒表現出來的誠意,很足!

  人也是她殺的,自己隻是把魚趕到網裏,本想一網打盡。

  現在看來眼前這個局麵,稱得上滿意。

  心念至此,李知安大袖一揮。

  一縷劍氣破空而出,飄若遊絲的青蛇縈繞在夢魘劍上。

  夢魘輕輕一顫後,沒了動靜。

  李知安隔空抬手,夢魘劍疾速掠來,猛然落入他的五指之中。

  劍身不過九寸,卻是重比青露劍,稍輕於太阿劍。

  神識沒入劍身,的確沒有感知到器靈的存在,李知安輕輕抖袖,夢魘掠入乾坤空間。

  他準備回了雅靜小院後,再以望氣術細細觀測一番,最終再選擇要不要祭血認主。

  看到他收下了夢魘劍,林薇兒笑了笑,眼神愈發嫵媚,悠悠道:

  “還請公子放心,稍後我會親自將天地司遺失的法器,一一送回,

  還有呀…奴家與公子今晚的事也決不會泄露出去。”

  “妖女,少壞我道心。”李知安麵露嗔怒,隨即轉身負手,踏劍向著城北方向飛去。

  年輕道士轉瞬禦劍離去,林薇兒急忙問道:“我師兄的這一條狗命,能否換來公子的名諱?”

  旁邊響起一股怨氣衝衝的掙劍顫音,一個元神小人在竭力掙紮,林薇兒置若罔聞。

  下一刻。

  天際之上,有一道冷冽如風的嗓音傳來。

  “無膽鼠輩李知安。”

  ……

  ……

  翌日。

  正午時分。

  郡城事了。

  雖然暫時沒有拿到自己的賞金,但是這趟春溪城之行,收獲頗豐。

  城隍神贈送的一柄古跡斑斑的劍胎,感悟出劍招十九的劍意字帖,一枚金身碎片。

  丁監司給的不知名劍經,還有雷法秘笈。

  一隻能誕生靈液的青玉葫蘆,還需要經過煉製,才能歸為已用,現在隻能暫且用來裝酒。

  至於朝廷給的封賞,屆時會有人快馬加鞭,專程連同賞金一起送上齊雲山。

  加上昨夜流春樓的意外收獲,此行滿載而歸。

  李知安沒有計劃停留在郡城,踱步去了天地司。

  分別向鍾離白,何思思,丁監司,柳溫年等人告別一聲。

  聽鍾離白說,郡城安定後。

  那位羅姓的護海將軍,突兀接到邊城來的消息。

  大致意思是南海妖族最近越發猖獗,屢屢侵擾邊城,羅將軍接到傳信,迅速率領千餘騎兵趕回了護海邊城。

  在天地司,沒有看到裴瓔的身影。

  丁監司告訴李知安,裴瓔似是感覺自己的修煉速度,還是太過緩慢。

  她猶豫再三後,決定去了靈州,拜入風靈派。

  而柳溫年努了努嘴,則是贈送了一匹能趕遠路的精壯好馬。

  丁監司提了一嘴,天地司被盜的法器靈寶,昨夜時,又離奇出現在了天地司。

  對於此事,李知安笑了笑,接過馬匹韁繩,沒有多說什麽,拱手抱拳,獨自離開了天地司。

  李知安騎馬從東邊城門而出,徑直向著常月縣的方向,策馬狂奔,離開了春溪郡城。

  在李知安離開郡城後的第二天。

  流春樓也少了一位首席花魁,老鴇兩眼一抹黑,昏厥過去。

  ……

  ……

  李知安沒有走寬闊的官道,而是選擇了一條荒無人煙的偏僻山路。

  微微勒住韁繩。

  李知安伸手探入內襯中,掏出一本剛跟丁監司要的春溪郡地理遊誌。

  一股腐朽難聞的氣味,撲鼻而來。

  李知安連忙一揮手,腐臭氣息這才消散些,“呸呸呸!怎麽這麽臭,這不會是丁監司剛從某個茅坑撈上來的吧。”

  李知安沒有急於趕路,凝神靜氣,在馬背上隨手翻閱,按照書上的一幅冊畫所記載。

  在這條官道右側的山脈上。

  有一座強盜匪徒經常出沒的虎頭山,地勢龍盤虎踞,列為險要之地。

  長久以來,由於地勢的複雜,官府對這些凶惡不要命的盜匪也極難剿滅。

  這座盜匪滿地的虎頭山,極有可能就是四虎幫的領地,也就是李知安這一趟要找的地方。

  所幸隻是春溪郡的地理誌,隻有薄薄幾頁,李知安匆匆翻閱。

  一幅幅冊畫記憶刻在腦海後,急忙燃起一張符,就地燃了這本地理遊誌。

  其實怪不得丁監司,他在庫房中找了許久,才在桌腳下翻到這本春溪郡的地理遊誌。

  山上自古來,就存在著許多的妖魔鬼魅,民間流傳的鬼怪誌異一半都來源於山上。

  在這種危險惡劣的環境下,已經很少有畫師書生敢上山繪圖寫詩。

  而其他有真氣修為的修士,對於越高的山嶽,就會越加敬畏。

  從地域範疇來講,常月縣隸屬春溪郡,隻是縣與城之間,不像臨近郡城周圍的那些縣城。

  常月縣地處齊雲山與春溪城的中間,離著郡城數十幾裏。

  由於臨近虎頭山,這一條縣城相通的官道,經常有山賊惡匪出沒,弄得人心惶惶。

  哪怕是一位行路經驗豐富的老車夫,也需要走上一天的路程。

  虎頭山是處在郡縣之間的一座荒僻孤山,因最高的山峰長相宛若一隻虎頭得名。

  山巒之長比不上自家的齊雲山,可虎頭山的範疇,也比尋常山嶽大上不少,一直重疊連綿方圓二十數裏。

  雖說站在齊雲山上的那棵柳樹下,層巒疊嶂的山河風景,可以一目了然。

  可李知安卻很少能看見山下其他山嶽的景象。

  他刻意放緩馬匹的行路速度,悠悠然的觀賞起眼前的山水美景。

  時近黃昏,天色比以往要陰沉些許。

  不知走了多久路程,這條崎嶇不平的山路,居然連個盜匪的影子都沒有。

  李知安驀然加快了速度。

  偏僻小路上揚起一道極其之長的塵煙。

  踏踏踏——

  空曠的山路之間回蕩著一陣劇烈的馬蹄聲。

  接連過了兩座不高不低的山峰,縱馬來到一處山包上。

  開闊的視野裏,總算看到了幾裏地外,有一座模糊輪廓的虎頭峰山。

  就在李知安調轉馬頭的一瞬間,兩道密林中傳來一陣哄鬧聲。

  緊接著,湧出八九名蒙著黑巾的壯漢山賊。

  他們在附近幾座山頭出沒,都是循著山間響起的馬蹄聲趕來。

  最近官府剿滅了不少官道上的同行,這讓他們隻敢窩在山頭上。

  所有匪徒中,一位氣血最為旺盛的提刀壯漢。

  他眼神示意其餘幾人,紛紛持著大刀闊斧包圍了李知安。